登录 | 注册

民族文化新引擎 创业就业新路径——期路白民族文化技艺传承中心揭牌

来源: 发布日期:2025-09-29 浏览次数:

9月23日上午,期路白苗族乡民族文化技艺传承中心揭牌仪式在民族团结广场隆重举行。红河职业技术学院、州民族研究所、市委统战部、市人社局、市文旅局等部门领导出席活动,与非遗传承人、绣娘代表共同见证这一重要时刻。

在民族文化技艺传承中心揭牌暨刺绣大赛上,市委常委、统战部部长许斌表示,千年刺绣技艺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华民族智慧和心血的结晶,期路白不仅要把民族文化技艺传承中心建成弘扬中华技艺、民族文化的基地,同时也要把中心建成推动民族地区乡村振兴、促进文旅深度融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平台,建成全市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的一个亮点、一张名片。

路白苗族乡党委书记杨洛致辞。中心将发挥“三大作用”:一是打造研学培训“主要阵地”。联合红河职业技术学院等高校,搭建“中心+高校+平台”共建机制,开设“专家讲坛”“非遗讲堂”,培养民族文化技艺传承人,推进非遗技艺体验与研学。二是搭建文创农特“展销窗口”。深度整合刺绣、蜡染、芦笙等民族元素,探索开发文创产品。布局蓝莓、枇杷、玫瑰等全市农特产品展销平台,促进各民族在互动中共识、在共销中交融。三是构建创业就业“孵化引擎”。探索“民族文化+产业”融合发展模式,联动电商村播培训,创新“文化IP+电商定制”产品体系,培育发展刺绣产业,带动群众居家就业,让“指尖经济”成为乡村振兴新动能。

张馨予专家团队入驻中心。张老师表示,苗绣是“穿在身上的史书”,千年针脚承载民族记忆。我们要以文化自信守护非遗根脉,以工匠精神锤炼极致技艺,以创新思维把图腾转译为时尚,在守正创新中让传统技艺焕发新生。

传承中心的落成标志着期路白苗族乡在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中迈出坚实步伐。未来将继续通过文化传承与产业发展的深度融合,让传统技艺成为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载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