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000014348/2023-00166
信息分类
公示公告
主题分类
人口与计划生育、妇女儿童
发布机构
蒙自市卫生健康局
文号
发布日期
2023-01-13
信息名称
@蒙自市民,我市这样落实“乙类乙管”
从1月8日起
新冠病毒感染
由“乙类甲管”调整为“乙类乙管”
在疫情防控新形势下
“乙类乙管”并不是放任不管
而是有了更加精准科学的防控措施
“乙类乙管”后
蒙自有哪些实际举措?
权威解答来了!

    一、迅速调整优化指挥体系和工作流程
    组织召开新冠病毒感染“乙类乙管”工作部署会,调整优化指挥体系和工作流程,及时制定具体实施措施,进一步提升医护人员和社区(村)基层人员的业务水平,精细、精准、高效推动新冠病毒感染“乙类乙管”方案落地见效,确保疫情防控平稳过渡和顺利转段。
    二、接种新冠疫苗151.15万剂次
    坚持“应接尽接”原则,持续推进疫苗接种,不断提高市民接种率,筑牢群体安全免疫屏障。目前,全市累计接种新冠疫苗151.15万剂次、54.25万人,60岁以上老年人共接种6.66万人次。
    三、保障医药物资
    成立市指挥部医药物资保障组,加强财政、工商信、卫健、市场监管等相关部门协调联动,严厉打击囤积居奇、哄抬价格、价格欺诈、串通涨价等价格违法行为,做好医药物资储备,守住药品保障底线。目前,蒙自定点医院相关药物和检测试剂充足。充分发挥中药制剂生产快、投入小、防治有效等作用,储备新冠预防方及治疗方原材料4123.55公斤,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向社会群众免费提供“大锅药”累计15万人份。
    四、整合医疗资源
    统筹整合辖区医疗资源。调整优化市指挥部医疗救治组人员结构,整合医疗资源,统一组织、协调各方力量,全面落实各项医疗救治措施。目前全市共有医疗卫生单位289个,执业(助理)医师1783人,注册护士2936人,病床2889张,已基本形成了覆盖城乡的市、乡、村三级医疗预防保健网。全面开设发热门诊(哨点)。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发热门诊(哨点)“应设尽设,应开尽开”,24小时接诊,并将地址和咨询电话进行公示。全市开设发热门诊1家,发热哨点16家,民营医院增设发热诊室11家。加强分级诊疗和基层诊疗能力保障。通过开展“1+4+N”紧密型医共体建设,快速提升基层医疗技术水平及服务能力。建立了上下医疗机构间的转诊绿色通道,简化手续、提高效率,落实发热患者基层首诊、双向转诊,落实优先看病、优先检查、优先住院等。
    五、调整核酸检测策略
    加强各级医疗机构和核酸检测实验室监管,进一步优化采、送、检、报环节衔接,简化阳性标本复核,提升核酸检测效率,引导群众优先使用抗原检测,非必要不做核酸检测,核酸样本采集实行单人单管,不开展混采,最大程度减少核酸混管阳性时单管复查对群众造成不便,满足群众“愿检尽检”的需求。
    六、做好重点人群服务
    组建蒙自市重点人群健康调查工作专班,持续摸清重点人群底数、划定范围,分级分类建立重点人群台账。发挥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网底”和家庭医生健康“守门人”作用。抽调201名医护人员,组建4支市级、32支乡级“防重症”巡回诊疗小分队,深入农村和城市社区,对辖区内65岁以上8类重点人群进行巡回动态监测。强化社区“一对一”跟踪管理。抽调1700余名党员、社区网格员、志愿者等组建131支“保健康、防重症”专项服务队,深入开展重点人群“一对一”暖心服务活动。目前开展“敲门行动”10658人次,“一对一”暖心服务7032人次。
    七、加强重点机构管理
    组建“一老一小”疫情防控工作专班,对养老机构、社会福利机构等场所科学评估适时采取封闭管理,防范疫情引入和扩散风险,建立完善感染者转运和救治绿色通道机制,第一时间发现、救治和管理感染者。加强医疗机构防护指导,强化日常消毒和通风,降低场所内病毒传播风险,保障医务人员和就诊患者安全。做好学校、学前教育机构、大型企业等人员聚集的重点机构人员健康监测,建立重点党政机关和重点行业工作人员“两点一线”和人员轮转机制。
    八、抓好农村疫情防控
    积极整合乡村组三级党员干部队伍和各方资源,密切联系驻乡单位,构建上下联动、左右衔接的高效运行体系,形成了“一张网”联动覆盖,党员群众广泛参与的良好工作局面。实行模块管理、条块划分的工作方式,实行领导包村、干部包组、疫情监测员包户、联户联防,从严落实24小时值班值守和“日报告”“零报告”制度,利用大数据线索、主动登记、发动群众提供线索等方式,全面摸排调查。截至1月12日,共为摸排出来的重点人群发放“健康防疫包”5038人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