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000014348/2020-01625
信息分类
工作报告
主题分类
国民经济管理
发布机构
市政府办
文号
发布日期
2016-02-10
信息名称
蒙自市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蒙自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各位委员提出意见。

  一、2015年及“十二五”工作回顾

  2015年以来,在州委、州政府和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市人大、市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市政府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和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落实中央和省州党委、政府系列重大决策部署,统筹抓好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基本完成年初人民代表大会确定的目标。全年完成生产总值144.03亿元,增长13.1%;公共财政预算总收入24.7亿元,增长3.1%。其中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6.82亿元,增长11.9%;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支出31.68亿元,增长3.8%;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214.74亿元,增长36.86%;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922元,增长8.8%;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417元,增长11%。

  一年来,我们主动适应新常态,应对经济下行压力,力促社会和谐稳定,突出抓好了四件事。一是抢抓利好机遇扩投资、强基础。研究把握国家扩大内需稳增长的一系列政策导向,积极争取中央专项债券资金、专项建设基金和政策性贷款,加大了金融支持发展的力度。蒙文砚、蒙自绕城高速公路加快建设,弥蒙铁路、滇南中心城市群轨道交通开工建设,红河蒙自机场飞行区试验段建设通过评审,提升改造农村公路263公里;蒙草路、火车站进站道路等31条市政道路开工建设,龙井路、南环路等市政道路加快推进;杨柳河引水工程竣工验收,马鞍山、玉屏水库工程完工,鲁嘎水库开工建设,城市供水扩建项目投入试运营,三岔河水库、中心城区排水和雨水工程、长桥海环湖截污工程加快推进;洛戈底光伏电站开工建设,老寨风电场、草坝光伏农业项目前期工作有效开展。二是紧盯产业支撑调结构、转方式。坚持一手抓培育、一手促转型,实施创新驱动,突出产城融合,推动了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加快推进25万亩高原特色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实施52个基础项目,石榴庄园、绿蔬生态园基本建成。全年完成农业总产值34.58亿元,增长6.3%;农业增加值22.2亿元,增长6.4%。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海润光伏组件厂投产并纳入规上企业,浩志橡胶制品深加工、宏汇食品加工等项目顺利推进,蒙自现代林业产业园启动建设,节能减排项目深入实施。全年完成工业总产值201.35亿元,增长10%;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46.2亿元,利税总额7.08亿元。大力发展以旅游、仓储物流和现代服务业为重点的第三产业,碧色寨滇越铁路历史文化公园、过桥米线小镇、法式风情小镇、查尼皮云南一大会址等旅游项目加快推进,积极创建尼苏小镇国家3A级旅游景区。全年接待国内外游客283.3万人次,增长21.2%;完成旅游收入24.82亿元,增长13.8%。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4.37亿元,增长12.4%。金融机构存贷余额分别达411.08亿元和279.74亿元,分别比年初增长11.73%和13.5%。建成蒙自农业电子商务产业园,成功申报全国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三是实施脱贫攻坚补短板、促公平。按照“两增两减一保护”1)的基本思路,以“六个精准”(2)和“五个一批”(3)为主要抓手,全面打响精准脱贫攻坚战。深入开展“挂包帮”、“转走访”(4),实现13379户50511人贫困人口挂钩帮扶全覆盖。组建利民扶贫开发投资公司,争取易地扶贫搬迁贷款7.5亿元。实施西北勒新寨村、水田俄马孔村等5个精准脱贫示范项目。立足改善低收入人群的住房问题,纵深推进“美丽家园”建设,实施做特民居4050户、做美村庄23个、做优集镇1个,完成城镇棚户区改造任务6500户。四是加强社会建设惠民生、建和谐。市级财政投入社会民生领域的资金达23.93亿元,占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支出的75.6%。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四小教学楼、一小新校区投入使用,云师大蒙自附中扩建项目开工建设,北部学校前期工作加快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通过省级督导评估,高考综合质量提升到全州第三;新中医院项目投入使用,市第一医院扩建、市第二医院新建、市妇幼保健院迁建项目有序开展;单独二孩政策平稳实施。社会保障更加有力,新建2800套保障性住房;新增就业5673人,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853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0%以内;新农合参合率达98%,城镇职工、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基本实现全覆盖。社会治理更加有序,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富有成效,扎实推进安全生产常态管理,突出抓好信访维稳工作,强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各类违法犯罪活动得到有效遏制,严厉打击了传销、“两抢一盗”等突出问题,有效处置了一批群体性事件,全市社会大局保持了和谐稳定。

  各位代表,2015年各项工作目标的实现,既给“十二五”发展划上了圆满句号,又为顺利开启“十三五”征程、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了坚实基础。过去五年,我们走过了极不平凡的发展历程,取得了极其辉煌的发展成就,积淀了极为厚实的发展优势。

  五年来,经济实力跃上了新台阶。生产总值突破百亿元大关,是2010年的1.96倍,年均增长13.1%;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是2010年的2.33倍,年均增长18.4%;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支出是2010年的2.4倍,年均增长19.1%;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2010年的1.79倍,年均增长12.3%;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2010年的2.1倍,年均增长16%;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实现翻两番,年均增长32.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是2010年的2.2倍,年均增长17.2%。在岗职工人均工资55360元,是2010年的2.04倍,年均增长15.4%。

  五年来,城镇化建设实现了新跨越。按照滇南中心城市核心区“两城、两区、四组团”(5)的思路,统筹推进文澜、雨过铺、新安所、草坝四镇一体化发展,城镇体系更加完善,建成区面积达31.22平方公里。累计投资76.99亿元,大规模推进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建成47条城市道路,“一环四横六纵两走廊”(6)的城市骨干路网基本形成。先后启动12个片区棚户区改造,改造面积87.95万平方米。推动房地产业持续发展,新建商品房面积516.34万平方米,是“十一五”时期的1.97倍。严格执行城市绿地控制,实施城市主干道两侧绿化景观工程,新增城市绿化面积4.93平方公里,城市绿化覆盖率由21.9%提高到36.1%。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新增城镇人口5.43万人,城镇化率从56.4%提高到65.7%。探索推进城镇化健康发展综合改革,成功申报全国新型城镇化建设试点、全国智慧城市试点。加快推进城乡统筹协调发展,2013年以来共投入11.41亿元实施“美丽家园”建设,城乡面貌得到明显改善,打造了尼苏小镇、永宁等一大批特色示范村。

  五年来,基础设施取得了新突破。累计投资603亿元,建成一批事关全局的重大项目,基础设施瓶颈得到有效缓解。综合交通网络更加完善,玉蒙和蒙河铁路、锁蒙高速公路、蒙屏和冷清二级公路建成通车,公路总里程提高到3182公里,通车高速公路71.33公里。改建乡村道路1178公里,通乡(镇)公路路面硬化率、行政村公路通达率、自然村公路通达率均达到100%。建成杨柳河、“润蒙”引水工程和波黑、木栖凤、马鞍山、玉屏等水库,完成蒙开个大型灌区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项目,全面实施小(Ⅱ)型水库除险加固,启动高效节水灌溉项目、蒙个开地区河库连通工程,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和“五小”水利工程8659件,累计解决16.2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新增引调水能力1104万立方米、新增和改善灌溉面积4.57万亩。建成朵古风电站,新增电力装机9.95万千瓦,对城乡电网、配网实施改造,建成500千伏冷泉通宝变电站和220千伏草坝开关站。移动电话每百人88部,宽带普及率57.5%,3G网络基本覆盖城乡,4G网络实现规模商用。

  五年来,产业建设结出了新成果。坚持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三次产业结构由15.9∶52.5∶31.6调整为15.3∶45.8∶38.9。农业组织化、规模化程度显著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达到47%。粮食生产实现“十二连增”,粮食、肉类总产分别达17.09万吨和7.94万吨。水果、蔬菜种植面积分别达38.15万亩和15.71万亩,果蔬两大主导产业效益初显。25万亩高原特色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建成一批乡镇农产品交易市场,创建了3个国家级农业标准示范区和1个省级示范区。培育农业龙头企业46家,发展新型经营主体403个,带动农户7.3万户。农业总产值从22.64亿元增加到34.58亿元,年均增长12.1%。新型工业化进程加快,工业总产值累计达983.9亿元。累计完成非电工业投资123.15亿元,推进一批技改项目和重大工业项目,形成了以冶金、建材、进出口加工、新能源等为重点的支柱产业。年产值超亿元工业企业发展到10户。蒙自工业园区被纳入全省重点工业园区,园区产值占到工业总产值的25.45%。发展壮大非公经济,非公经济增加值年均增长19.9%,比重由32.2%上升到40.8%,从业人员达7.37万人。商贸、金融、物流、文化旅游等服务业快速发展,第三产业增加值达56.04亿元,年均增长9.5%。建成尼苏小镇等一批旅游项目,国内外游客从158.37万人次增加到283.3万人次,旅游总收入从9.68亿元上升到24.82亿元。荣获“中国最具发展潜力旅游城市”、“中国石榴之乡”等荣誉称号。苏宁、国美、肯德基、横店等知名企业落户蒙自,富滇、交通、民生、华夏等15家金融机构入驻蒙自,烟草物流、天马医药物流等一批流通项目正抓紧推进。

  五年来,改革开放创造了新优势。制定实施全面深化改革的系列政策措施,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实质性进展。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成市政务服务中心、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投资项目审批服务中心和11个乡镇为民服务中心,落实了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制度。审慎推进企业改制,完成原国有破产企业清算收尾工作。深化农村综合改革,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稳步推进,流转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8.3万亩。突出市场化取向和民生需求导向,统筹推进了教育、卫生、财税、投融资、公共服务等各领域改革。随着国际大通道和国家级蒙自经济技术开发区、红河综合保税区的构建,更加凸显了蒙自对内对外的通道优势和平台优势,开放型经济得到新发展。创新招商引资方式,组建工作队长期驻珠三角、长三角等发达地区招商,全方位、多层次的开放合作格局基本形成。累计招商引资签约项目129个,协议总投资608.16亿元,省外实际到位资金138.1亿元,外贸进出口总额累计达4.68亿美元。

  五年来,社会民生增添了新福祉。强化政府公共服务职能,保持每年3/4以上的财政资金投向社会民生领域。实现文澜和蒙自高中合并办学,新建云师大蒙自附中,改扩建一小、二小、四小、三中、职中,全面消除学校B、C、D级危房,教育基础建设取得重大突破,教育教学质量有了显著提升。新建、改建和扩建市医院、疾控中心、中医院、计生服务站和12家乡镇卫生院,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基本药物制度实现全覆盖。全面落实计划生育基本国策,人口自然增长率均控制在6.2‰以内。建成一批乡镇文化站、行政村文化活动室、农家书屋和村级文化活动广场,实施广播电视“村村通、户户通”和“七彩云南”全民健身工程,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深入开展,文化遗产保护和开发富有成效,“蒙自过桥米线”成功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注重科技进步与应用,取得科技成果29项,获得国家专利 214项,建立了向仲怀院士工作站。抓好就业再就业工作,新增城镇就业2.53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3%以内,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6.79万人。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完善,2.7万城乡低保群众实现应保尽保,建设各类保障性住房17206套。实现贫困识别建档立卡全覆盖,累计脱贫3.06万人。实施移民后期扶持发展项目41个。实施“十大民心工程”(7)、“十项便民设施”(8),建成一批平安小站、绿色自行车站点和公共直饮水机,开设“市长信箱”(9),实行残疾人、老年人免费乘坐公交车,公厕免费向市民开放,真正让群众共享发展成果。

  五年来,生态环境获得了新改善。全面推进城市面山绿化、通道绿化,新增绿化面积1.36万亩,治理水土流失68.5平方公里。造林12.44万亩、石漠化治理18.49万亩,森林覆盖率由19.4%提高到33%。森林防火连续21年无重特大火灾。全面取缔饮用水源一级保护区内的排污口,切实加强五里冲、菲白、庄寨水库和杨柳河等重点水源地保护。建成“两污”工程5项,推进犁江河引水渠污染治理和南湖、长桥海周边截污治污工程。建成PM2.5环境自动监测站,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91%。实施重点污染减排项目84个,淘汰落后产能43万吨,节约能源6.27万吨标煤。加大违法违规开发利用土地和矿产资源整治力度,实施农村土地整治项目7个,新增耕地231.96公顷。全面改善城乡环境卫生,成功创建全国卫生城市和4个省级生态乡镇、7所省级绿色学校、3个省级绿色社区。

  五年来,社会政治局面呈现了新气象。重视和加强民主政治建设,稳步扩大基层民主,有序推进村民自治。扎实推进法治蒙自建设,实施“六五”普法,深入开展平安蒙自创建活动,逐步构建社会治安立体防控体系,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成效显著,群众安全感从全州倒数第二上升到正数第三。积极拓展信访诉求渠道,推行领导干部下访、接访,不断完善社会矛盾纠纷调解体系,解决了一批历史遗留问题和信访积案。着力构建安全生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失职追责”责任体系,安全生产形势持续平稳。禁毒防艾、防范和处理邪教、反恐、国防动员、食品安全等工作不断加强,社会稳定、宗教和顺、民族团结、拥军爱民的局面更加巩固发展。老龄、残疾人、妇女儿童、侨务、防震减灾、慈善事业等工作取得新业绩,税务、金融等驻蒙单位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成功创建为 “全国双拥模范城”、“全国法治县(市区)先进单位”、“省级药品安全示范县”、“省级文明城市”,获得全国文明城市提名资格。

  五年来,政府自身建设得到了新加强。扎实开展“四群”教育活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和“忠诚干净担当”专题教育,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和省州有关规定,持续纠正“四风”问题,政风行风明显好转。严格依法行政,政府工作逐步迈入法治化轨道。深入推进简政放权,完成2轮市政府机构改革,政府工作部门和直属机构由35个减少至31个,清理取消一大批行政审批事项,推进行政审批集中受理,大幅提升行政效率。认真执行重大事项向人大报告和政协通报制度,自觉接受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支持政协履行参政议政职能。办理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1394件,办结率100%,满意率100%。加大对行政权力运行的监督管理,扎实推进政府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查办了一批违法违纪案件,纠正了一些损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

  各位代表,过去五年,我们攻坚克难、励精图治,探索中创新、创新中突破,实现了超常规、高速度、成梯次的发展。成绩来之不易,经验弥足珍贵。实践证明:我们党是推动发展的领导核心,必须坚定不移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强化政府责任,坚决贯彻落实党的大政方针和决策部署;改革开放是推动发展的不竭动力,必须坚定不移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强化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工业化和城镇化是推动发展的强劲引擎,必须坚定不移推进产城融合、城乡一体,实现工业转型升级、城乡统筹发展;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是推动发展的主要支撑,必须坚定不移实施项目带动、投资拉动,通过高水平资本运作确保高投入高产出;公平正义和人民福祉是推动发展的主旨所在,必须坚定不移改善民生、促进和谐,最大限度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指数。成绩与经验源于共识共为,蒙自能有今天的发展,得益于州委、州政府和市委的坚强领导,得益于人大、政协的监督支持,得益全市各族人民的团结奋斗,得益于社会各方面的鼎力相助。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广大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干部、离退休老同志,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党外人士、各人民团体和社会各界人士,向各驻蒙部队、武警官兵、公安干警和中央、省州驻蒙单位,向所有来蒙投资客商、建设者和关心支持蒙自发展的同志们、朋友们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认识到,政府工作离组织的要求和人民的期待还有差距,发展中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亟待解决。主要表现在:一是发展动力支撑不足,经济总量偏小,经济结构不合理,农业经营粗放,工业层次不高,三产比重偏低,产业链和价值链短,产业集聚度和关联度低,转方式、调结构、促跨越的工作十分繁重;二是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低,产能投资和财源建设不足,大项目、好项目储备不够,缺乏新产业、新业态和新商业模式,市场发育不充分,基本建设欠账大,保运行和搞建设的矛盾十分突出;三是区域发展不平衡,城乡和山坝发展差距大,基础设施瓶颈尚未消除,乡村建设和山区综合开发投入不足,贫困面广、贫困程度深,脱贫攻坚的任务十分艰巨;四是城市发展积弊逐步显现,城市规划不够超前,城市建设有失特色,城市管理严重滞后,基本公共服务产品供给不足,硬件设施和配套服务难以满足现实需求,破解城镇化加速发展中的难题十分紧迫;五是社会矛盾进入凸显期,征地拆迁、企业改制、重点工程建设、农业人口市民化等领域不稳定因素较多,历史遗留问题和现实发展中的新问题交织在一起,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的形势十分严峻;六是政府职能转变还不到位,行政能力和行政效率有待提高,政府系统执行力、落实力还有差距,不同程度存在慢作为、不作为、乱作为的现象,建设法治政府、责任政府、廉洁政府和服务型政府的历程十分漫长。对于这些问题,我们必须高度重视,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二、“十三五”奋斗目标和主要任务

  与全国一样,“十三五”期间是我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发展仍处于大有可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同时也面临诸多矛盾叠加、风险隐患增多的严峻挑战。我们必须增强机遇意识、忧患意识、责任意识、率先意识,准确把握时代脉搏和形势走向,更加有效地应对各种风险和挑战,坚持以质量和效益为中心,着力优化结构、增强动力、化解矛盾、补齐短板,着力融入大局、融合发展、融洽共享,着力推动产业和城市转型、民生和环境改善、机制和能力建设,继续集中力量把蒙自的事情办好,不断将蒙自的发展带入一个全新境界和高度。

  未来五年政府工作的总体思路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及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四个全面”10)的战略布局和关于云南发展的“三大定位”(11),省委、省政府建设滇南中心城市核心区的战略部署,州委、州政府“融入滇中、联动南北、开放发展”的工作要求,全面落实市二届五次党代会的决策部署,紧扣“滇南中心·国家门户”12)的战略主题,围绕“山水田园·宜居蒙自”13)的城市定位,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以“强基础、补短板,转方式、调结构,重统筹、惠民生,促跨越、奔小康”作为发展思路,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加快建设中国面向东南亚辐射中心新门户、滇南中心城市核心区、红河重要区域经济增长极、区域产城融合示范地,努力闯出一条跨越式发展的路子,与全国全省全州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按照市二届五次党代会的部署,今后五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建议为: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2%左右;三次产业结构从“十二五”末的15.3∶45.8∶38.9调整到“十三五”末的12∶48∶40;公共财政收入和支出年均增长分别达10%以上,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25%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2%以上;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11%以上;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13%以上;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74%,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达70%,森林覆盖率超过40%;实现综合实力全面提升、经济结构更趋合理、城乡环境更加宜居、综合改革重大突破、人民生活全面改善、社会建设明显加强。

  今后五年,我们要突出抓好八个方面的重点任务:

  (一)实施项目带动战略,构建支撑跨越发展的基础网络

  坚持依靠投资拉动经济增长、增强发展后劲,抢抓“五大基础网络”14)建设机遇,着力建好资金池、优化投资结构,提高投资有效性和精准度,谋划和实施一批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储备项目规划投资总额3227亿元。打好“综合交通”战役。建成蒙自绕城、蒙文砚高速公路,配合推进弥蒙铁路和红河蒙自机场建设,启动蒙文铁路、蒙屏高速公路、蒙文二级公路等项目建设,打通联接滇中和通江达海的快速通道。加快建设交通枢纽和节点,合理布局客货运站点,建成蒙自城区东、南、西、北4个一级汽车客运站。实施农村公路通畅通达工程,提高农村路网密度和等级,力争到2020年自然村通村公路硬化率达100%。狠抓水利基础设施建设。配合推进蒙开个地区河库连通工程、金蒙调水、南溪河调水等战略性水利工程,加快推进鲁嘎、三岔河等在建水库,启动蚂蚱冲水库、明白海、仙景海、黑水洞等水库建设和长桥海水库扩建工程。力争到2020年,开工建设2座中型水库、22座小型水库,建成6件重点引水工程;新增蓄水库容0.59亿立方米,新增有效灌溉面积7.49万亩,改善灌溉面积6.15万亩,巩固提升4.93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保障水平。提升能源和通信保障能力。建成西北勒光伏发电项目,实施老寨风电和冷泉、草坝光伏发电项目。力争到2020年,实现全市电力总装机117.5万千瓦以上、年发电量超过12亿度。配合推进“安玉蒙”成品油管道和“玉红”天然气管网支线建设。继续加强骨干电网建设,改造升级城乡电网。深入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加快建设“宽带蒙自工程”15)。力争到2020年,实现城市主要区域无线局域网网络全覆盖、行政村宽带网络全覆盖。

  (二)实施新型城镇化战略,促进区域和城乡协调发展

  坚持融入滇中、联动南北、开放发展,既主动融入和接受滇中城市经济圈的辐射,又推动滇南中心城市同城化发展,辐射带动红河南部及周边地区,打造云南次区域中心和增长极。加快《滇南中心城市总体规划》修编,科学编制新型城镇化发展规划,按照“一环、四片、多点”的城镇空间布局,推进文澜、新安所、雨过铺、草坝四个片区组团式发展,构建以城市为中心、集镇为重点、中心村为节点的城镇发展格局。推动城市规划向城市设计延伸,挖掘城市文化,擦亮城市名片,塑造城市精神,彰显蒙自独特魅力和形象。完成“一环四横六纵两走廊”城市骨干路网建设,实施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城市停车场,加快推进水电路气信、垃圾和污水处理设施建设。高水平规划和开发大屯海、长桥海片区,力争建成产城融合发展的典范,成为滇南中心城市新的拓展区和引爆点。强力推进城镇棚户区、城中村、城乡接合部改造,规划建设一批高品质城市综合体,完善城市配套功能,全面提升城市综合承载能力和人居环境质量。力争到2020年,建成区面积达53.95平方公里。加强城市综合管理,着力破除城市加速发展中的积弊,探索建立精细化、数字化、智能化的管理体制机制。全面放宽城镇落户限制,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推动农村人口向中心村、集镇和城区聚集,力争到2020年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达70%。加快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完善村镇规划体系,科学合理布局,规范有序建设。继续实施小城镇战略,优先支持人口聚集度高的中心集镇发展,依托集镇实现就地就近市民化。有力推进美丽宜居乡村建设,加强乡村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建设,健全完善乡村治理机制,积极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向乡村延伸。

  (三)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立现代产业体系

  坚持调优做精一产、做大做强二产、激活突破三产,加快产业培育和转型升级,建立现代产业支撑体系。强化农业基础地位。坚持以水、田、路、产业结构调整和新型经营主体培育为重点,加快建成25万亩高原特色现代农业示范区,全面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重点培植10万亩石榴、10万亩枇杷、10万亩苹果、10万亩蔬菜、5万亩桃子、5万亩枣子、5万亩葡萄、5万亩优质稻,扶持培育10个新型畜牧业龙头企业、100个畜禽规模化养殖场、1000户畜禽科学养殖示范户、种植改良1万亩连片优质牧草(场)。构建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力争到2020年,新型经营主体发展至1500个,带动农户13.35万人。积极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充分释放农村生产力,力争到2020年,耕地流转面积占家庭承包总面积的35%左右,农业总产值突破69亿元、农产品出口额突破3.1亿元。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以发展创新型、开放型和绿色化、信息化、高端化“两型三化”产业为导向,改造提升传统优势特色产业,培育发展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先进装备制造业、现代林业加工等新兴产业。坚持创新驱动,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依靠科技进步提升产业层次,推动发展方式加快转变。依托国家级蒙自经济技术开发区、红河综合保税区,加快蒙自工业园区建设步伐,推动市域内各园区优势互补、抱团合作、集群发展。力争到2020年,引进和培育产值超百亿元企业1个、超十亿元5个、超亿元10个。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依托“三个百年”16)历史文化资源,重点打造“四镇四园一洞一山”17)十个旅游品牌,推动蒙自由旅游集散地向旅游目的地转变。力争到2020年,建成2个国家5A级、3个4A级、5个3A级旅游景区18),旅游接待人数超过550万人次,旅游收入达到83亿元。创新发展文化产业,力争到2020年,全市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的6.4%。加快发展特色农产品、冶金、烟草、医药、口岸贸易等专业物流,建设蒙自大物流园区。有序推进沿边金融综合改革,建设(蒙自)泛亚次区域金融服务中心。全面实施电子商务进农村工程,推动“工业品下乡、农产品进城”。

  (四)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健全完善发展新机制

  坚持整体推进与突破试点相结合,率先在重大改革上引领示范、在难点问题上探索攻坚。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增强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加大简政放权,提高行政效率,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提高执法和服务水平。推进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放宽市场准入,更好地发挥民间资本的作用。严格区别公益性和经营性功能,协调推进教育、文化、卫生等各项改革。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改革,深化农村综合改革,促进要素在城乡区域间合理流动和最优配置。全方位推动政策和制度创新,大力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积极促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鼓励发展多种形式的混合所有制经济,大幅提升非公经济比重。坚持开放发展理念,依托“一个试点·三大平台”19),更好地融入和服务“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等国家战略,推动与沿线地区交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拓展与区域重要节点城市的合作,加大招商引资工作力度,形成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聚集蒙自的“洼地效益”。

  (五)大力发展社会事业,推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加快教育扩容、提质、均衡发展进程,力争到2020年,人均受教育年限达到13年,创建1所一级一等完中,1所一级二等完中,高考一本上线率达到25%以上。深入实施健康蒙自行动5年计划,进一步深化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全面加强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力争到2020年,创建1所三级医院。加强基本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加快建成市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加大城乡文化、体育和群众活动场所建设力度。实施就业、创业富民行动计划,提高城乡居民的生产经营性、工资性、财产性、转移性收入。推进城镇居民医疗、城镇职工医疗、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三保合一”,全面实施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健全完善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重视和关心农村留守儿童、妇女、“空巢”老人和残疾人问题,保障改制企业职工、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加强社会救助体系建设,建立新型社会福利体系。

  (六)坚持全民共建共享,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坚持把脱贫攻坚作为最大的政治任务和头等大事,贯彻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用足用活国家和省州各项扶贫开发政策,锁定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深入落实“四个切实”(20、“六个精准”、“五个一批”和 “挂包帮”“转走访”。整合美丽宜居乡村、农村危房改造、抗震安居工程、“一事一议”财政奖补(21等项目,大力实施产业培植、生态补偿、社保政策兜底等11项脱贫专项行动。健全完善政策支持和投入增长保障机制,坚持把更多的工程和项目向贫困山区倾斜,把更多的资金和力量向贫困人口覆盖,对扶贫资金进行全程跟踪管理,实施最严格的考核督查问责,确保每一分扶贫资金都用在刀刃上。建立完善资源整合机制、社会参与机制、驻村帮扶机制、退出约束机制,举全市之力推动精准脱贫,力争到2019年,4个贫困乡摘帽、50511人贫困人口脱贫。坚持精准脱贫攻坚与山区综合开发相融合,探索“小产业大市场、小设施大基础、小社区大服务、小网格大和谐”山区综合开发格局,改善山区、半山区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增强贫困群众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七)贯彻绿色发展理念,加强生态文明建设

  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保护优先、发展优化、治污有效,协调推进绿色产业发展,深入实施生态修复和大规模国土绿化工程,推进城市和交通干线的面山绿化工作。加强水资源综合利用,实施滇南中心城区水资源保护工程。坚持最严格的土地用途管制和耕地保护制度,集约节约利用土地。加强节能减排,严格控制污染排放总量。持续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管理,全面整治农村水环境、生产生活垃圾和农业面源污染,提高城乡环境质量和容量。不断巩固国家卫生城市创建成果,深入实施城乡环境卫生整治行动,积极开展省级卫生乡镇创建工作。力争到2020年,新增造林10万亩,新增城市绿化面积150公顷,森林覆盖率提高到40%。

  (八)加强治理能力建设,保持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全面推进依法治市,促进司法公正,深入推进法治蒙自建设,充分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动发展、化解矛盾、解决问题,大力营造学法、守法、用法、护法的良好社会氛围。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加快建设法治政府、责任政府、廉洁政府和服务型政府。加强民主政治建设,发展基层民主,保障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加强农村法治建设,强化村民自治法律规范和引导。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抓手,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施全民素质提升工程,广泛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提高全社会文明程度。统筹规划公共安全保障体系,加强国防动员和后备力量建设,依法严厉打击暴恐犯罪活动,维护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大局。全面深入开展“平安蒙自”创建工作,继续推进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严厉打击“两抢一盗”、传销、邪教等各类违法犯罪活动。强化安全生产基础建设,全面提升安全生产水平。推进社会治理创新,加强矛盾纠纷排查,探索引入第三方力量参与信访维稳和纠纷化解,平衡各类社会利益关系,切实解决影响社会稳定的突出问题。

  三、2016年工作重点

  2016年是实施“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抓好全年各项工作至关重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2016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建议为: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1%,财政总收入增长3%,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长5%,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2%,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1%,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3%。

  要实现上述目标,为“十三五”开好局、起好步,我们要切实抓好以下十项工作:

  (一)继续保持投资高位增长

  更加注重发挥投资对稳增长的关键作用,用好财政资金,拓宽融资渠道,强化要素保障,增加有效投资,全力推进200项重大项目建设,确保年内完成投资276亿元。综合交通方面:继续配合推进弥蒙铁路、蒙文砚高速公路、蒙自绕城高速公路和城市轨道交通建设项目,争取蒙屏高速、砚山—文山—蒙自—弥勒高铁项目进入国家投资盘子。完成年度农村公路“通达、通畅”工程和农村客运站点建设任务。水利方面:提升西北勒菲白水库调水工程管网配套和运营管理水平,建成冷泉三岔河水库、水田鲁嘎水库和芷村污水处理及配套管网工程,加快长桥海水库改扩建、文澜豹子冲水库、芷村蚂蚱冲水库、草坝明白海和仙景海水库前期工作,配合推进蒙开个地区河库连通工程,筹备金平马鞍底调水工程前期工作,抓好山区“五小水利”、农村饮水安全、高效节水灌溉、烟区水利等工程。能源方面:建成西北勒洛戈底光伏发电项目,力争开工建设老寨风电场、冷泉和草坝光伏发电项目,积极推动城乡电网改造升级,配合完成“安玉蒙”成品油管道和“玉红”天然气管网支线建设,启动中石油天然气管道红河支线和开蒙支线天然气管道工程。

  (二)加强城市工作

  坚持规划引领,加强规划管理,严格规划控制,强化规划执行,增强规划的刚性约束作用。配合完成《滇南中心城市总体规划》修编,编制新型城镇化建设规划,完善“两海”片区控详规和城市各项专项规划,探索推进土地利用规划、城市规划、产业发展规划、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四规合一”。抓好重点区域、重要地段建筑和景观规划设计,变规划为设计,严格按规划设计组织实施。坚持以道路牵引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建成天马路西延延伸段(火车北站—蚂蝗塘)、火车站通站大道、蒙草路、彩云路、贲古路、龙井路、学府路、鱼水路等市政道路,开工建设长桥海环湖东路、环湖南路、环湖北路和南环路、西环路,年内新增城市道路24公里。启动建设城区15个停车场、6个专业市场和4个客运站。基本完成轴承厂片区棚户区改造,提速大园梓、老邮政局等片区改造,力争年内改造棚户区7000套47.1万平方米。加快推进西湖水岸、南湖新世界城市综合体建设,开工建设长泰中天城市综合体。实施城市绿化、美化、亮化、净化工程,提升城市品质。健全完善城市管理的常态化、长效化机制,整合城市管理机构和力量,继续加强城区和坝区四镇的综合整治,下大力气解决违法用地、违规建设、占道经营、交通混乱、噪音扰民、城市“牛皮癣”等突出问题。规范出租车和公交车运营管理,引入市场竞争机制,提升公共交通服务水平。加快“智慧城市”建设,完善城区交通信号灯、视频监控系统等设施,强化市政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管理。全面推进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实施市民素质提升工程,从细节入手抓起,倡导争当文明市民,加大对各种不文明行为的曝光力度,努力实现让城市更美丽、让市民更满意。

  (三)推动现代农业稳定增长

  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力争实现农业总产值增长6%以上。继续稳定粮食生产,确保粮食种植面积不低于68万亩。推动畜牧业向支柱型迈进,力争实现畜牧业产值17.36亿元,肉类总产8.87万吨。加快建设高原特色现代农业示范区,规划实施雨过铺、草坝片区3.5万亩产业融合示范园区项目。继续完善配套政策,扶持发展种植大户、产销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鼓励农业龙头企业筹建农业庄园和标准化示范园。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延伸产业链和价值链,重点研究推进石榴产业的深度开发。搞活乡村流通,充分挖掘农村消费市场的巨大潜力。扎实推动电子商务进农村,规范运营农业电子商务产业园,探索线上线下、园内园外并轨运行新模式。加强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重视培养乡土人才,促进农业技术一线创新与推广应用。全面落实各项农民直补政策,加大农村劳动力培训转移力度,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

  (四)促进新型工业提质增效

  瞄准工业发展战役的主攻方向和突破口,加快打造工业平台、发展园区经济、推动产业聚集。建立健全与国家级蒙自经开区、红河综合保税区的协调机制,强化用地和劳动力等要素供给,力促以晴集团产业园项目上半年竣工投产。组建蒙自工业园区管理机构,完善园区规划修编,重点加快现代林业产业园基础设施建设,年内完成路网、水网、电网和标准化厂房建设,入园企业4户以上。加快推进浩志橡胶制品深加工项目、海润光伏发电等重点工业项目,年内开工建成草坝农光互补项目。推动蒙自矿冶公司矿山复产达产和转型升级,抓好海润光伏发电、云南浩志橡胶、云南宏汇食品加工、银烁冶炼等企业纳规、升规。全面落实扶持非公经济发展的各项政策,加强贷款、融资等方面的政策支持,促进中小微企业创新发展。力争年内工业总产值增长18%、工业增加值增长18.8%。

  (五)加快第三产业激活突破

  集中优势资源发展文化旅游业和现代服务业,将尼苏小镇创建为3A级旅游景区,建成过桥米线小镇,开工建设哈尼小镇,加快建设碧色寨滇越铁路历史文化公园和法式风情小镇,配合推进红河人民广场建设,积极推进鸣鹫缘狮洞、南湖公园5A级景区、长桥海国家湿地公园、犁耙山国际山地户外运动康体休闲度假区等项目前期。力争全年接待国内外游客340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28亿元以上。探索建立购租并举的住房制度,打通供需通道,消化存量、满足增量,稳定房地产市场。重视发展专业性物流,加快推进烟草物流、天马医药物流等现代物流项目。全力推进电子商务进农村示范县工作,启动市、乡(镇)、村三级服务中心(站点)建设,力争年内基本实现快递到村和村村通4G网络,培育3家电子商务龙头企业,培养电商专业人才200人,开展电商知识普及培训5000人次,实现农村电子商务年销售额5000万元以上。

  (六)全力抓改革促开放

  抓住城镇化健康发展综合改革试点机遇,率先突破重点领域的改革,把改革开放扎实推向纵深。稳步推进行政区划调整,积极做好撤镇设街道办事处筹备工作。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完成公务用车制度改革。深化农村综合改革,力争完成农村土地承包权确权、登记和颁证,加快推进农村宅基地确权登记颁证,充分盘活农村资源、资产。深化经济领域改革,探索政府购买服务机制,促进公共资源合理配置。深化财税金融、投融资体制改革,探索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拓宽政府性融资渠道。健全服务“三农”和中小微企业的金融体系,加快培育地方小微金融机构。深化社会领域改革,重点推进医药卫生、教育、文化、社会保障等方面的改革。

  以更大的气魄推进对内对外开放,从规划到具体项目抓紧与滇中城市经济圈实现对接,以互联互通为纽带、以产业合作为支撑,推动城际间的分工协作。发挥独有的通道和平台优势,积极打造大进大出的中心枢纽,促进区域市场大开放。准确把握国家政策和产业转型导向,紧盯合同履约率、资金到位率、项目落地率和产业投资比重,提高招商引资的精准度。年内促成中电新能源草坝光伏农业项目,引进家乐福、麦当劳及酒店管理知名企业入驻,全面完成招商引资各项目标任务。

  (七)以脱贫攻坚统领民生改善

  坚持把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作为当前最大的民生工程抓牢抓实。加强规划引领,用好专项贷款,全力抓好22个整村易地扶贫搬迁项目建设。制定实施产业培植、转移就业、教育支持、生态补偿、医疗保险和医疗救助、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政策兜底、“三留人员”(22和残疾人关爱服务、农村电子商务、农村道路交通、水利建设等11个专项脱贫攻坚行动计划,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和政策覆盖广度,确保工作有抓手、项目能落地。严格贫困户申请、评议和认定程序,公平、公正、公开确定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健全贫困对象动态监测机制,精确制导、精准施策,做到“一乡一方案、一村一计划、一户一对策”。进一步抓好“挂包帮”、“转走访”工作,引导教师、医生和社会各界力量参与脱贫攻坚,形成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整体合力和氛围。坚持把山区乡镇作为脱贫攻坚的主战场,加大对山区综合开发的投入,从最迫切、最关键的地方入手,重点抓好修路、治水、办学、安居、调结构五项工程。

  更加重视民生问题,着力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推进计划生育服务管理改革,启动实施“全面两孩”政策,开展计划生育家庭青少年健康发展项目,积极帮扶特殊困难计划生育家庭。完成一小新校区的收尾和云师大蒙自附中、二小惠民校区扩建,开工建设北部学校,启动新安中学和草坝中学扩建项目,积极推进城乡村幼儿园、标准化中小学校项目建设,注重职业教育发展,实施高中阶段扩规提质工程,集中优势资源办好蒙自一中、云师大蒙自附中。全面启动公立医院改革,力争市第二人民医院基本完工,市第一人民医院扩建、市妇幼保健院迁建项目加快建设。实施积极的就业创业政策,促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加快推进农民工返乡创业园建设,力争全年城镇新增就业5000人、转移就业1300人、扶持500人实现自主创业。提高住房保障水平,财政给予适当补贴,鼓励农民、教师进城买房,支持符合条件的外来务工人员落户买房。实施西北勒、水田和老寨3个乡镇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为2537户13750人提供更加安全、可靠的用水。

  (八)推进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

  深入实施退耕还林、荒山造林和石漠化治理等生态修复和大规模国土绿化工程,继续推进城市道路、面山绿化,重点抓好高速公路和乡村公路绿化,积极构建绿色通道和景观走廊。加强耕地保护、天然林保护和水资源管理。继续整治城乡环境卫生,严格控制农业面源污染,完善城乡垃圾处理设施,稳步提高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工业固体废物处置利用率。加速淘汰落后产能,全面完成各项节能减排任务,依法督促重点行业、企业提高污染治理水平,切实降低噪声、大气、土壤、水体污染。大力发展生态农业、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构建特色鲜明的生态产业。

  (九)确保社会和谐稳定

  围绕群众反映强烈的征地拆迁、农民工维权等热点难点问题,不断完善大调解、大化解长效机制,有效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不断推进法治蒙自、平安蒙自建设,加快创新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扎实推进禁毒防艾人民战争,严密防范、依法处理传销、暴恐和邪教等问题。依法管理互联网,维护网络安全。加强应急管理,健全突发事件预防预警和应急处置机制。扎实推进依法治市工作,抓好普法教育、人民调解、法律援助、社区矫正和基层法律服务等工作。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强化安全监管,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

  (十)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坚持立破并举、标本兼治,从权责、作风、效能等关键入手,敢于正视问题,率先推动政府自身革命。落实全面从严治党,深入推进从严治政,扎实开展“三严三实”和“忠诚干净担当”专题教育,推动政风行风进一步好转。加快编制权力清单、责任清单和负面清单,依法全面履行政府职能,做到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加快建设法治政府、责任政府、廉洁政府和服务型政府,加强政府诚信建设,有序化解政府存量债务,增强政府执行力和公信力。规范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自觉接受人大、政协监督,认真听取社会各界的意见。推行政府重大行政决策合法性审查制度、法律顾问制度和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制度,完善依法行政决策机制。规范政府议事规则和工作程序,推行并联审批、网上审批,构建跨部门联动服务机制,提升行政效能。旗帜鲜明地支持和保护干事创业者,坚决杜绝慢作为、不作为,坚决惩治乱作为。强化行政监察和审计监督,加大问责力度,保持政令畅通。深入开展政府系统的党风廉政建设,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坚决查办滥用职权、权钱交易、贪污贿赂、腐化堕落、失职渎职等违法违纪行为,努力营造风清气正的政务环境。

  各位代表!“十三五”征程的序幕已经拉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鼓已经敲响,我们肩负的使命神圣而又光荣。让我们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省州党委、政府和市委的坚强领导下,解放思想,真抓实干,开拓创新,团结奋进,为推动蒙自率先跨越发展,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努力奋斗!



  注释:

  (1)两增两减一保护:“两增”即增加群众收入、增加教育资源供给;“两减”即减少贫困人口、减少农村人口;“一保护”即保护生态环境。

  (2)六个精准:即扶持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因村派人精准、脱贫成效精准。

  (3)五个一批:是指按照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的具体情况,计划实施的脱贫工程。即:发展生产脱贫一批,易地搬迁脱贫一批,生态补偿脱贫一批,发展教育脱贫一批,社会保障兜底一批。

  (4)挂包帮、转走访:领导挂点、部门包村、干部帮户;转作风、走基层、遍访贫困村贫困户。

  (5)“两城”、“两区”、“四组团”:“两城”即文澜休闲商贸城,雨过铺工业物流城;“两区”即新安所历史文化旅游片区、万亩石榴园区,草坝现代高原特色农业示范区;“四组团”即南部半山组团、长桥海国家湿地公园组团、碧色寨国家铁路遗址历史文化公园组团、小东山生态休闲组团。

  (6)一环四横六纵两走廊:“一环”即鸡街至羊街高速、鸡街至文澜高速、锁蒙高速连接形成的绕城快速通道;“四横”即天马路、红河大道、龙井路、南环路;“六纵”即贲古路、银河路、文萃路、凤凰路、北京路和西环路;“两走廊”即环大屯海和长桥海走廊、环草坝走廊。

  (7)十大民心工程:即学有所教、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居有所安、贫有所扶、饮有所源、劳有所得、娱有所地”等十大民心工程。

  (8)十项便民利民设施:小型体育设施、小型停车场、平安小站、便民环卫设施、公共自行车、休闲座椅、直饮水机、增绿增亮、标志标牌、公共网络。

  (9)市长信箱:为拓宽广大群众参政、议政和诉求渠道,2014年4月在城区设置了6个实体“市长信箱”,组建了专门机构,力争做到反映事项件件有回音、件件有落实、件件有结果。

  (10)四个全面: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

  (11)三大定位: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面向南亚东南亚的辐射中心。

  (12)滇南中心·国家门户:“滇南中心”就是凸显州府所在地的优势和影响力,努力发展成为滇南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国家门户”就是凸显云南面向东盟开放的重要交通枢纽优势,努力建设中国辐射东南亚的门户城市。

  (13)山水田园·宜居蒙自:“山水田园”就是凸显蒙自的“一山一湖两海”风景和坝区农业田园风光,努力建设北回归线上的生态园林城市。“宜居蒙自”就是凸显蒙自良好的秩序、适宜的气候、浓郁的绿化、齐全的功能等优势,努力建设成为全州乃至全省最适宜居住生活,最让人感到幸福自豪的城市。

  (14)五大基础网络:即路网、航空网、能源保障网、水网、互联网。

  (15)宽带蒙自:是指蒙自城镇按计划进行的以工程化的思想、方式、方法,设计、研发和解决网络系统问题的工程。

  (16)“三个百年”:百年滇越铁路、百年开埠通商、百年过桥米线。

  (17)“四镇四园一洞一山:“四镇” 即过桥米线小镇、尼苏小镇、法式小镇、哈尼小镇;“四园” 即碧色寨滇越铁路历史文化公园、南湖国家5A级景区公园、长桥海国家湿地公园、小东山森林度假公园;“一洞” 即缘狮洞;“一山” 即犁耙山。

  (18)2个国家5A级、3个4A级、5个3A级旅游景区:2个5A级即南湖5A级提升改造项目、碧色寨滇越铁路历史文化公园;3个4A级即法式风情旅游小镇、过桥米线小镇、哈尼小镇;5个3A级即查尼皮云南一大会址、鸣鹫缘狮洞、尼苏小镇、犁耙山国际山地户外运动基地、长桥海温泉小镇。

  (19)一个试点·三大平台:“一个试点”即全国城镇化健康发展综合改革试点;“三大平台”即国家级蒙自经济技术开发区、红河综合保税区、中国河口—越南老街跨境经济合作区。

  (20)四个切实:即切实落实领导责任、切实做到精准扶贫、切实强化社会合力、切实加强基层组织。

  (21)“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政策:即农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政策。

  (22)三留人员:留守儿童、留守妇女、留守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