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蒙自市切实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整治 绘就美丽乡村新貌

来源:市农业农村局 发布日期:2020-12-07 浏览次数:

蒙自市创新工作机制,突出六个治理,农村“脏”的问题明显减少,“乱”的现象有效控制,“差”的状况逐步改观,农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明显增强。

落实改厕补贴机制,全面推进“治厕”。按照“因地制宜、有序推进、整体提升、建管并重、长效运行”的基本思路,积极推广水冲式卫生厕所改造模式,同步实施厕所粪污治理,以“水冲厕+三格化粪池+资源化利用”方式为标准,坚持不懈推进“厕所革命”。2018—2020年乡镇集镇所在地公厕提升改造33座,行政村村委会公厕提升改造60座,保障集镇所在地、行政村所在地公厕达到“三有三无”及“四净三无两通一明”,户厕改建任务47026座全部完成。

创新垃圾处理机制,全面推进“治脏”。创新“农村垃圾、城乡一体”工作机制。制定《蒙自市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城乡一体化试点实施方案》,首批4个试点顺利推进,日垃圾清运量达2000余吨,建立了“村收集、镇转运、市处理”模式,严格落实操作流程,做到了收集及时、中转密闭快速不滞留、终端处理规范达标。创新“清洁家园•荣誉超市”工作机制。建成“清洁家园•荣誉超市”13个,实现乡镇(街道)全覆盖,打造“清洁家园•荣誉超市”示范村68个,发放“荣誉存折”5.09万本,为群众累计发放积分321.60万分,为群众累计兑换积分162.67万分,组织开展“2343农村家庭环境卫生整治”8458次,召集志愿者8.11万人次,创建“卫生示范户”1.25万户,回访巩固“卫生示范户”8033户,实现全市农村环境逐步向好的转变。

建立资源利用机制,全面推进“治粪”。大力实施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整县推进项目,加大畜禽粪污、秸秆、农膜等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完成提升改造规模养殖场59户,农村牲畜改圈分户建圈4550户,集中养殖圈舍65户;做好田间利用设施建设,完成液肥输送干管9000米、配套水肥一体化首部系统300套。牲畜粪便资源化利用率达93.92%,全市粪污综合利用率达88%,规模养殖场粪污综合利用率达96%。

构建绿色防控机制,全面推进“治肥”。坚持减量与增效并重,坚持生产与生态统筹,坚持重点突破和整体推进相结合,开展化肥、农药减量增效试点,以点带面、示范带动,提高化肥、农药利用率,提高科学施肥用药技术覆盖率,提高耕地基础地力。目前化肥施用量2.493万吨,商品有机肥施用量1.44万吨。测土配方施肥面积55.91万亩,肥料利用率40%。实施绿色防控面积55.6万亩次,农药使用量835吨。

深化贯彻河长制,全面推进“治水”。对全市辖区河(湖)进行片区划分,全部纳入河长制责任体系,设立市级河(湖)长26人,乡镇级河(湖)长26人,村级河(湖)长82人,明确了市乡村三级河(湖)长职责,清查河湖“四乱”问题共114个,累计清理河湖库渠38条(个),清理河道垃圾1630.3吨,清理拆除临湖沿河违章建筑456平方米,恢复水生态面积8.27平方公里。

严格落实村规民约,全面推进“治风”。做到四有配备,即有一批环境卫生基础设施(垃圾箱、垃圾池、公厕、垃圾中转站和垃圾填埋点)、有一支专业环卫保洁队伍、有一套行之有效的长效管理制度、有一套考核奖惩机制。建立日常宣传长效机制,录制“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宣传小广播”,组织宣传车和利用村广播到田间地头、户内户外,宣传好、发动好、落实好各项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要求。在今日蒙自等媒体开辟专题、专栏、专版,集中报道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系列宣传活动,深入开展“文明家庭”、“感动蒙自人物”评选等活动,引导推动乡风民风持续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