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面对城市扩容发展带来的污染增量,大气污染来源的复杂性,省级对地方优良天数比例的更高要求,人民群众对大气环境的更高需求等新形势新压力,蒙自市采取一系列切实有效的措施,强化大气污染联防联治。
一、领导挂帅,高位推动。 2016年12月蒙自市成立了由市长担任组长,分管的常务副市长为副组长,环保、住建、城管、工信、发改、公安、交通、安监、气象、卫计、市场监督管理等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大气污染联防联治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市环保局,由市环保局局长兼任办公室主任,并建立联席会议制度。明确工作目标,全面落实、细化相关职能部门工作职责。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亲自过问,多次就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做出批示。市政府主要领导及分管领导带领环保、住建、城管、市场监管、交通、工信等部门和乡镇多次专题研究和部署大气污染治理工作,认真督查督办大气污染治理工作,确保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取得实效。
二、制定方案,精准施策。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要求以扬尘污染为问题导向,精准施策解决当前扬尘治理面临的突出问题。在联防联治上下功夫,先后制定下发了《蒙自市大气污染联防联治工作方案》、《蒙自市环境空气质量联防联治应急响应措施》和《重点工作目标任务细化表及重点区域问题清单》等文件,细化压实任务;同时,建立党政领导干部环境保护综合考核和责任追究机制,制定了《蒙自市各级党委、政府及有关部门环境保护工作责任规定(试行)》和《蒙自市贯彻落实中央环境保护督察反馈意见问题整改方案》,督促各级党政领导干部在生态环境领域正确履职用权,明晰各级党政领导干部在生态环境领域的责任红线,实现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违规要追究,必将发挥制度监督作用。
三、摸清问题,明确重点。根据监测数据,我们摸清蒙自市大气污染的主要特征污染物为PM2.5、PM10、SO2,污染物主要来源于蒙自市及周边工业企业废气排放、机动车尾气、建筑扬尘、交通运输扬尘、挥发性有机物、生活污染源等,加之地形、气象等因素,在大气扩散条件不利情况下,容易导致大气污染。针对这些问题,我们进一步明确了工作方向和工作重点。一是联防联治,防治结合。在“保护优先、发展优化、治污有效”上下功夫,优化产业布局,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项目准入达到环境保护相关标准要求,合理配置资源,实现减排增效。二是标本兼治、源头治理。统筹规划、分步实施。通过“关、停、并、转、迁”和工程治理,积极化减污染历史欠债,减少新的污染。三是完善和创新联防联治机制,巩固防治成效。建立健全职责部门分工协作、联防联治长效机制,全力推进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治理。把工作措施和职责分工细化成10个方面的内容,按照部门职责,住建、城管、工信、环保等主要责任部门制定相应工作方案,突出“联”和“共”的治污合力,形成上下联动、部门联动的“共治”局面,全力推进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治理。
四、保障到位,投入有力。在扬尘整治中,加大了对资金和人力的投入力度。一方面,累计投入扬尘治理资金6420多万元。其中:包括路面修复、新增扫地车、洒水车辆、新建冲洗站、增绿工程项目等;另一方面,在原来的全市884名环卫工人的基础上新增20余名环卫工人及时清扫泼洒泄露的砂石、渣土。
五、协调配合,联防联治。市环保局切实履行大气污染联防联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的职能职责,建立健全大气污染防治联防联治机制,及时开展大气联防联治工作。一是建立联动机制。当蒙自市环境空气出现预警时,及时下达《蒙自地区环境空气质量轻度污染预警调度指令》。二是各部门联动开展巡查排查。收到《蒙自地区环境空气质量轻度污染预警调度指令》后,各部门按照部门职责对辖区内重点排放企业、建设工地、砂石料厂、渣土运输车辆等开展现场检查。三是开展现场执法。各部门针对现场检查情况,一旦发现违法排放单位和个人,按照法律法规下发整改通知书等行政处罚。四是推广使用清洁能源。通过开展联防联治工作,大气污染得到有效控制,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明显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