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积极推动各地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活动深入开展,教育部于2018年6月开始遴选一批“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和“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营地”。在各地教育部门推荐的基础上,经过专家评议、营地实地核查及综合评定,2018年10月命名了377个“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和26个“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营地”。蒙自市青少年活动中心成功入选“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
一、加强工作的前瞻性,把握教育发展趋势
市教育局准确把握国家政策,根据全国新课程标准改革的要求,未雨绸缪,先行一步,于2017年在青少年活动中心成立了研学旅行的教师团队,组织教师们参加省级培训,让教师们学习专业的研学旅行课程设计及研学产品开发,成功地开发了丰富多彩的课程。
二、开发一批育人效果突出的研学实践活动课程
课程一:烽火学涯长歌行——西南联大(蒙自分校)
2010年5月,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同志在蒙自调研时提出:对西南联大蒙自分校旧址进行保护和利用的指示精神。在各大级领导的关怀和支持下,在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西南联大蒙自分校纪念馆于2011年9月29成立并开馆。
充分利用本地资源,并根据国家媒体宣传动向及对抗日精神及西南联大精神的解读,将“西南联大(蒙自分校)”作为研学的最重要的本地资源载体,同时,由于《无问西东》电影的效应,让“西南联大”成为一种时代精神,加之2018年《西南联大》专题片的拍摄为“西南联大”研学提供了丰富的非物质文化资料。
课程二:无问西东、觅芳华——碧色寨火车站
碧色寨,滇越铁路上的特等车站,碧色寨是滇越铁路和个碧石铁路的交汇点。滇越铁路是云南省的第一条铁路,也是全国为数不多的米轨铁路之一。个碧石铁路是国内民族资本家自己集资修建的中国第一条、也是唯一一条民营铁路,这是条寸轨铁路,只有60厘米宽。
随着《芳华》、《无问西东》的上映,碧色寨成为全国知名景点,它作为中国近代史上的屈辱史,可以成为今天的时代精神和国家主权意识培养的反面教材,可以让学生探究碧色寨承载的文化意义,理解一个时代的屈辱与一代人的芳华。而且碧色寨项目与“西南联大”研学内容紧密相关。
课程三:天下第一碗——好吃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过桥米线”
“过桥米线”作为蒙自的一张名片,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热爱家乡、以家乡为自豪的情怀,而且可以吸收外来研学团队关注蒙自的餐饮文化。“过桥米线”吃的不仅是味道,更重要的是要“吃出文化”,所以开设了“米线文化”研学课。
课程四:“龙虎人”新家园——社会主义新农村尼苏小镇
红河州是一个哈尼族、彝族自治州,而蒙自新农村的典型村——尼苏小镇就是彝族文化村,为弘扬和传承乡土文化,激发同学们对乡土文化的热爱,我们加入了以彝族文化为代表的红河州多种少数民族文化。
三、打造具有影响力的研学实践精品线路
以线串珠,以点带面,打造具有蒙自特色的研学线路,引导全市中小学生聆听窗外声音,探寻乡土生活,培育审美情趣,拓展户外实践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四、部门联动,为研学保驾护航
蒙自市青少年活动中心全国研学基地申报工作得到了省、州教育部门及各级领导部门和单位的支持。研学旅行活动得到了红河学院的大力支持,高校为活动提供了食宿、教室和户外活动场地;得到了州交警大队的支持和帮助,州交警大队给研学学生提供了安全出行知识教育和交通安全手势训练;得到了保税区以晴集团的配合,让学生们参观了展示厅,给学生们做了高科技产品的演示和讲解;得到了梯田旅行社的协助,为研学学生提供了车辆租用、景点协调等免费服务,使得活动取得了圆满成功。
2018年8月2日至8日,蒙自市青少年活动中心筹办了第一期研学旅行夏令营,招生了100个学生,另在全市各学校,特别是农村学校招收了20个免费公益学生。
通过7天的研学活动,让城市学生学会了关心弱者,懂得了感恩,让农村贫困学生感受到了温暖,变得开朗大方;通过出行,让学生们开阔了视野,学会了相互信任、依靠团队,听从指挥;通过研学课程的学习,让学生学会了研学的方法,学会了写研学报告。目前,研学团队有教师10人,志愿者13人。活动得到了学生及家长的广泛好评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