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我市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上台阶、见实效

来源:蒙自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发布日期:2022-10-12 浏览次数:

聚焦动态监测帮扶、严守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一是常态化开展监测帮扶。截至9月30日,我市三类监测对象共989户3300人,今年以来消除返贫致贫风险141户618人;通过“蒙自市精准防贫救助基金”,累计发放救助基金380.25万元,救助228户945人;用好“政府救助平台”实时调度监测对象帮扶政策落实,为1123人次群众办结申请件1112件,办结率99.02%。确保“线上救助平台”与“线下监测帮扶”高效对接。二是紧盯“两不愁三保障”及饮水安全目标。持续推进农村危房改造,完成100户抗震安居房改造和100户农村低收入危房对象改造;持续巩固医疗保障,脱贫人口和三类监测对象医保参保率达100%;持续增强教育保障,新增义务教育阶段学位7130个,开设普职融合班接收蒙自籍初三疑似辍学学生;持续提升饮水保障,顺利完成“水窖村清零”工程。三是持续用好财政政策。今年以来到位中央、省、州财政衔接资金8081.63万元,累计实施项目92个,其中:产业项目39个,投资5266.3万元,占比65.16%。目前,92个项目开工率100%;资金支付6744万元,支出率83.35%。

聚焦脱贫成果巩固、推动农村集体和农民稳增收。一是产业带动提升经营性收入。持续加大衔接资金产业投入,建成3000亩突尼斯软籽石榴、1400亩苹果、200亩蓝莓及4个万头牧场等产业园项目,并以“国有公司+农业龙头企业+村集体+农户+基地”模式,通过专项资金投入,集体实现“资金变资本、资本变资产、资产变收益”,群众实现“土地租金、务工薪金”双增收。2022年,全市88个村集体可实现经营性收入达5—10万元的44个、10—50万元33个、50万元以上11个,80%以上脱贫人口收入达到万元以上;二是转移就业提升工资性收入。结合“技能蒙自”建设,抓好就业岗位精准有效动态供给,“点对点、一站式”输出劳动力累计258批,开展技能培训128期、参训4800余人次、开发各类公益性岗位2.3万个。实现脱贫人口务工2.83万人,完成年度任务的103.3%;三是盘活资源提升财产性收入。制定《蒙自市壮大村集体经济实施意见》,实现村干部在村集体经济组织交叉任职、增发绩效,建立定期核查村集体经济制度。用好强村经济“飞地经济法”,依托蓝莓产业,实施以“政府+金融机构+村集体+合作社/农户+龙头企业”发展模式,吸纳全市88个村集体及监测对象,今年可实现每个村集体年均分红达10万元以上,有效保障农民及村集体持续增收;四是惠农政策提升转移性收入。贯彻落实好粮食直补、良种补贴、耕地地力保护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退耕还林等补贴政策,列出财政惠农支农补贴资金目录清单,累计及时足额兑付到农户“一卡通”账户727.17万元,涉及8801户。

聚焦乡村振兴衔接、推动美丽乡村建设稳妥扎实。以“干部规划家乡行动”和“十百千”乡村振兴示范工程为抓手,扎实推进乡村建设和乡村治理。积极探索“部门+公司+项目+金融”投融资模式,借力金融杠杆撬动乡村建设资金。争取银行贷款3亿元,启动300余公里农村公路建设;争取银行贷款4亿元,启动“乡村振兴百千万示范工程”,全覆盖建设乡镇污水处理站及配套管网,实施全市7个山区乡镇集镇和5个重点精品村人居环境整体提升整治项目,碧色寨村、江水地村被评为省级“美丽乡村”。西北勒乡西北勒村和芷村镇白石岩村被确定为全州第一批“干部规划家乡”行动试点村,芷村镇白石岩村经验在全州推进会上分享交流。(市乡村振兴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