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坚持把培育全体市民文明出行良好习惯作为贯彻落实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具体举措,结合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采取将每年9月设立为蒙自市文明交通月的形式,集中开展宣传教育活动,取得明显成效。
加强顶层设计,拓展文明交通宣传教育新阵地。一是设立法定机制。经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调查研究、听取群众意见建议,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总指挥部、市道路交通安全委员会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并提请市第三届人民政府第七十九次常务会议审议,决定自2021年开始,将每年9月设立为蒙自市文明交通月,既开辟了文明交通宣传教育和整治工作新阵地,又创新建设了常态工作的新机制。二是科学制定计划。制定《首届“蒙自市文明交通月”工作方案》,明确宣传教育和综合整治两大方面重点工作,其中宣传教育突出社会面宣传教育和分众化教育培训,综合整治强化多部门联动和加强重点路段基础设施建设。三是夯实基础保障。建设智慧化的交警指挥系统,依靠科学技术提高交通管理水平,实现城市交通管理信息化,保障道路畅通安全。总投资2亿元,实现“大数据+可视化调度,互联网+交通信号控制,新举措+新技术,云计算+‘一键护航’”等功能,为促进交通畅通和开展文明交通宣传教育打下坚实基础。
创新载体抓手,实现文明交通宣传教育全覆盖。一是在全民总动员上下功夫。按照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建设思路,在每一个机关企事业单位、每一个社区(小区、村小组)抽选一名热心公益事业的群众担任蒙自市文明交通宣传员,在全市统一培训后,对本单位本部门本小区(村)开展文明交通知识宣传。全市累计登记注册文明交通宣传员2864名,受众达30余万人。结合开学第一课,以“小手拉大手,争做蒙自文明出行人”为主题,在全市近10万名中小学生中开展主题团(队)活动,充分发挥“1+N”的裂变式宣传教育作用。二是在全方位宣传上下功夫。在抓好课堂式、案例式宣传教育的同时,把文明交通由传统媒体向抖音、火山小视频、微信视频号等新媒体延伸拓展,先后在“文明蒙自”“蒙自警方”“今日蒙自”等专用账号上发布文明交通视频47条,点击量达2750万次。抓住车辆驾驶员这个关键,连续4年开展“争做蒙自文明好车主·挑战交通零违法”活动,参与人数达16.5万人次,获奖车主4800余名。在出租车、公交车、公共运输、网约车、物流公司以及公务用车等行业持续开展“文明安全驾驶员”群众性岗位练兵活动,见贤思齐遵法守纪的氛围进一步浓厚。三是在全时段劝导上下功夫。采取分时段的方式,先后组织开展“蒙自因我文明”之“机关干部作表率”“驻蒙大中专学生在行动”“文明出行,我为你点赞”等一系列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让更多市民在劝导他人的同时,自己也受到教育。通过建设的无人机、鹰眼、高点、路面四个层级可视化视频监控系统,实现对高清视频图像、车辆信息、交通流量、交通事件、违法行为检测等多种交通数据信息的综合采集分析,对发现的交通违法进行高空喊话,进一步规范驾乘人员自觉守法、文明出行。
聚焦陋习整治,营造文明交通宣传教育好氛围。一是攻坚克难敢宣战。按照源头管控遏制“新增量”、保险备案上牌,设置过渡期淘汰的工作思路,率先在全州开展低速电动车综合整治行动,力争到2023年得到彻底根治。在城区设置5个固定备案登记点,截至目前,已通过保险备案登记低速电动车15379辆。二是重拳出击治顽疾。精准锁定城市道路机动车违反交通信号、不礼让斑马线、夜间不规范使用灯光、开车打手机,非机动车、行人不遵守交通信号、行人翻越护栏,机动车、非机动车驾乘人员“车窗抛物”等“八大交通陋习”开展集中整治行动,累计批评教育32462起,行政处罚74617起。州市两级公职人员不文明交通行为通报和专题组织生活会“红红脸、出出汗”成为常态,被通报人数自2018年的1497人次下降至2021年1至12月的83人次。三是坚持不懈去疴除弊。紧盯酒驾醉驾、无牌无证、超员、非法改装、“炸街”等重点违法行为,每周不定期开展3—4次夜间集中整治,坚决做到发现一起、查处一起、绝不姑息。累计出动警力20975人次、设置临时卡点21个,依法查处饮酒(醉酒)驾驶661起,特别是对酒驾醉驾案件,第一时间联动纪检监察部门采取“先曝光、后核查、再处理”的工作方式,以“零容忍”态度持续通报曝光党员、公职人员违法线索,形成强大声势,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和财产安全。(市创文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