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乡村热土上的养蚕致富梦

来源: 发布日期:2016-11-07 浏览次数:

蒙自市水田乡的秋天仍旧是一片郁郁葱葱的景象,在斜坡村委会湾田二组李袁春家“别墅”顶层房间里,一只只肥硕的天蚕分散在蚕架上,有的闭目养神,有的悠闲地吃着木薯叶,憨态十足,煞是好看。

李袁春抚弄着蚕儿说到,虽然自己8月份才刚接触这一“新鲜事物”,但已经嗅到了到了它将带来的巨大致富潜能。

其实,比湾田二组早两个月,嘎马底村委会新村已经开始进行天蚕养殖。

新村距离蔓耗较近,属于热带,是水田乡贫困村之一,以前全村经济靠种植木薯、甘蔗等作物支撑。多年来,交通不便、农业产业发展缓慢,加之青壮年劳动力纷纷外出务工,农村劳动力缺乏,经济发展受到严重制约,给村民增收致富出了不小的难题。

今年初,在脱贫攻坚政策的引导下,该乡党委、政府结合当地实际,经多方考察,并征求村民意愿,确定在新村进行试养殖。

6月初,在乡政府的大力引进下,云南省琴封酒业有限公司种养殖基地的工作人员来到新村,为农户带来了蚕种,并手把手教会了他们如何饲养天蚕的技术。

短短几十天时间,养殖的蚕儿带来了不小收益。该村以及邻村不少农户动心了,纷纷报名购买蚕种。

8月份,在自家做好蚕架,李袁春花60元带回了1盒蚕籽,没过几天就孵化出了1万多条天蚕。

“这些蚕40多天的生命周期里将消耗掉300多公斤木薯叶。”李袁春坦言照顾天蚕不是一件简单轻松的活计,每天除了看好几十亩木薯、甘蔗外,还要抽出两三个钟头照管蚕,“虽然很辛苦,但木薯叶也得到了很好的利用,政府作出的这个养殖计划真的非常好。”

目前,第一波天蚕试养已经接近尾声,一些蚕已经化成蛹。琴封酒业有限公司收购蚕丝,蚕沙,蚕蛹后,李袁春家将获得500元到800元利润。

“时间短,成本低,见效快,第一个报名参加试养殖一点没错。”李袁春说,等明年,自己一定要扩大养殖规模,日子也会越来越富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