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冷泉镇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工作,积极推进“一核多元”工作机制,推动安全生产工作落实到位。
“一核”做主导,重视安全生产核心工作。在安全生产工作中,冷泉镇党委政府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安全第一”的原则,将安全生产作为头等大事来抓。通过制定安全生产工作方案,明确各部门职责分工,整合各方资源,形成工作合力,确保安全生产工作有序开展。
“多元”出实招,破解辖区安全生产难题。冷泉镇以人民财产安全、食品安全、道路交通安全、校园安全等方面为重点,深入研究并精准施策,通过“23456”举措抓落实,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
冷泉镇“两步走”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守好群众的一砖一瓦,夯实住房安全“硬基础”。
走好房屋摸排第一步。对全镇范围内的农村住房,特别是监测户、“一老一小”重点户等进行全面的安全隐患排查。重点检查了房屋结构、承重墙、屋顶等关键部位,对存在安全隐患的房屋进行登记,形成风险隐患清单。
走好房屋改造第二步。针对排查出的危房,制定改造方案,消除隐患因素。同时在群众申请建房阶段做好宣传教育,引导群众采用更加安全、环保的建筑材料和建造方式,从源头上保障住房安全。并通过应急广播、村组会议的形式,向群众普及住房安全知识,提高其遇到地质灾害时的安全意识和自我防护能力。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冷泉镇始终以食品安全“四个最严”为引领,把百姓对食品安全的关切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严把“三道关”,确保百姓“舌尖上的安全”。
严把“认识关”,强化安全意识。冷泉镇通过发放宣传单、公众号普及食品安全知识、发布野生菌中毒预警、签订《食品安全承诺书》等形式,让人民群众了解食品安全相关知识,提升食品安全风险防范意识,警惕食品中毒,筑牢食品安全防线。截至目前,今年共发放食品安全、预防野生菌中毒宣传单500余份,签订承诺书40余份。
严把“生产关”,强化源头管控。冷泉镇坚持“预防为主、源头治理、全程防控”的原则,持续开展食用农产品“治违禁、控药残、促提升”,对辖区内20余个农资销售点进行监督检查,坚守食品安全源头关口,确保百姓“菜篮子”安全;对9家食品小作坊开展专项治理,严查生产环境、卫生状况等,从源头上确保食品安全。
严把“市场关”,强化监督检查。冷泉镇持续开展食品安全综合治理,不定期对辖区内超市、餐馆饭店、农贸市场等82家食品经营单位进行监督检查,严查从业人员健康证、从业单位许可证、安全设施配备情况,督促食品经营单位落实各项管理制度,守护全镇人民“舌尖上的安全”。
以确保校园安全稳定为主线,以“四个着力”筑牢校园安全防线,持续推进校园安全保障工作。
一是强化隐患排查,着力筑牢校园“防火墙”。联合相关部门对辖区8所中小学、幼儿园开展校园安全检查,通过翻阅台账、听取汇报等方式详细了解校园安全管理和学生安全防护情况,并重点查看学校的消防设施、电器线路、食品卫生等方面的情况,对检查出的隐患问题,督促相关责任人限时整改,并要求举一反三,加强自查整改,严防各类安全事故的发生。
二是加大巡察力度,着力站好校园“护学岗”。根据辖区校园分布、人员密集程度、治安交通等实际情况,科学优化警力部署,建立警方“护学岗”,加大上学、放学等重点时段,重点区域巡逻防控力度,做到校园周边“见警察,见警车,见警灯”,切实提升“见警率、管事率”,着力提升震慑力和突发情况处置能力。目前,出动护学警力30余人次,累计护学2000余人次,开展视频巡查100余次。
三是延伸法治宣传,着力上好校园“安全课”。“线上+线下”立体化开展法治宣传。线上充分利用微信公众号、家长群等平台,向学生家长定期推送校园安全常识;线下定期深入辖区内各校点开展法治宣传,紧密贴合青少年身心发展特点,开展内容丰富、浅显易懂的普法宣传教育。通过多种方式不断延伸宣传覆盖面,引导师生积极学法、守法、用法,远离违法犯罪行为,进一步增强师生安全防范意识。
四是巩固安全防范,着力绷紧校园“平安弦”。常态化开展反恐防暴应急演练、消防安全演练、防震应急演练等,强化应急处突能力。同时加强对学校安保人员培训,通过定期训、抽检考等方式,提高校园安保队伍整体能力素养。截至目前,共开展演练培训15次,参训人次3000余人。
“五聚焦”策略靶向发力防范化解农村道路交通安全隐患
为全力预防和减少道路交通事故,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冷泉镇“五聚焦”策略防范化解农村交通安全隐患。
一是聚焦隐患排查,强化源头治理。冷泉镇建立健全农村道路交通安全隐患排查机制,通过“镇党委政府+派出所+执法小分队+村两委”四员合力,共巡查道路隐患25处,针对路面破损、坑洼、警示标识缺失、护栏破损等问题进行及时处理,全面提升农村道路交通安全保障水平。
二是聚焦车辆管理,建立长效机制。镇派出所牵头,政府村组配合,全面起底冷泉辖区内二三轮摩托车、低速货车、轻型货车、重型货车、面包车、拖拉机等各类车辆,建立“一车一档”体系,对重点车辆进行登记管理,掌握车辆的基本信息和运营情况。同时加强车辆安全性能检查,确保车辆安全上路,预防因车辆故障引发交通事故。
三是聚焦人员管理,筑牢安全防线。通过定期开展驾驶人安全教育培训,增强驾驶人员的安全意识和驾驶技能并签订《道路交通安全责任承诺书》,减少因驾驶不当引发的交通事故,督促驾驶人员严格遵守交通规则,杜绝酒驾、醉驾等违法行为。此外,建立驾驶人员信用档案,对严重交通违法行为的驾驶人员进行重点教育和处罚,形成有效震慑。
四是聚焦宣传教育,提升群众意识。通过结合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举办交通安全知识培训,通过悬挂横幅10条、微信公众号发布信息4条、117个村小组微信群扩散宣传等方式,广泛发布交通安全知识和提示信息,增强群众对交通安全的认知度和重视程度,做到遵守交通规则,文明出行。同时,紧盯赶街赶集、婚丧嫁娶、传统节日等重要节点,及时查纠酒驾醉驾、无证驾驶、超员载客、违法载人等交通违法行为,落细落实农村道路交通安全“十盯十防三提示”工作清单。
五是聚焦部门联动,形成合力共治。重视部门间协作与联动,确保在防范化解农村道路交通安全隐患方面形成合力。派出所牵头,党委政府、执法小分队、村组等建立定期沟通机制,共同商讨解决交通安全隐患问题,共同推进道路交通安全。
一是责任压实到位。召开冷泉镇防汛减灾工作培训会议,传达省州市防汛救灾工作会议精神,落实镇、村、组三级包联包抓责任体系,推行网格化管理,明确防汛减灾工作重点。
二是灾害隐患排查到位。镇水服中心牵头,自然资源管理所、武装部等配合对镇域内的水库河流风险点、地质灾害地灾隐患点、道路薄弱点及房屋进行深入排查。已经完成排查山洪隐患23个,地质灾害隐患点6个。出动人员20余人,对三岔河、清水河等河域以及辖区内沟渠开展清理,确保排水通畅、提高河道排水能力。共清除河道淤塞500余米,疏通沟渠垃圾4吨。
三是预警宣传到位。通过应急广播、微信公众号、微信群等方式实时发布雨情预警预报,宣传科普防汛减灾自救知识,做到灾害防范知识家喻户晓;通过进村入户讲、开展工作讲等方式进行各类防汛减灾安全宣传。目前共开展宣传教育20次、发送天气预报120次,切实增强群众防汛减灾安全意识,提升抵御自然灾害的防范能力。
四是备战值守联动到位。严格执行汛期24小时带班值班制度,密切关注雨情、水情、汛情和灾情信息,落实“1262”精细化预报与响应联动机制,迅速将预警信息传达到村到户到人,及时进行科学调度。
五是应急保障机动到位。组建医疗救援、森林防火应急救援、防汛抗旱应急救援、民兵营、应急排等5支队伍545人,储备防爆头盔、防火服、折叠床、棉被等各类应急救灾物资574件,确保在关键时刻能够正常使用。
六是应急演练到位。为提高汛期应对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能力、防汛抢险救援实战能力,在全镇范围村寨、中小学开展防汛救灾应急演练。同时镇消防队到辖区内冷泉中小学开展地质灾害防治知识科普活动,为师生讲述地震、火灾、洪水等自然灾害时期的逃生和避灾知识,并传授观察、预判和预防自然灾害的办法,提升师生自然灾害防范能力。
安全是民生之本、和谐之基,冷泉镇党委政府将继续保持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以更加坚定的决心、更加有力的措施,推动农村安全生产工作不断取得新的成效,为构建平安、和谐、美丽的冷泉镇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