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蒙自市水田乡:“五色”绘就水田人大工作新画卷

来源:蒙自市水田乡人民政府 发布日期:2023-07-27 浏览次数:

水田乡位于蒙自市南部,面积181.3平方公里,距离市区35公里。辖4个行政村,40个自然村,44个村民小组,户籍人口7600余人,区域内以彝族、苗族为主。水田乡人大代表工作站,由人大主席任主任,副主席任副主任。下辖水田社区、鲁嘎村委会、斜坡村委会、嘎马底村委会4个代表联络室,有人大代表48名,其中蒙自市级代表11名,乡级代表48名。

水田乡科学把握“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深刻内涵,坚持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不动摇,明确了“一镇、一路、一林、一果、一基地”的“五个一”工作思路。水田乡人大主席团紧紧围绕乡党委“五个一”工作思路,按照“聚焦‘红’色引领政治本色,突出‘蓝’色提升基层治理效能,围绕‘黄’色增强产业发展动力,立足‘粉’色提升阵地建设广度,着眼‘绿’色绘出生态文明底色”工作思路,积极推动水田乡人大工作创新发展,充分发挥人大代表作用,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谱写好中国梦的水田篇章贡献人大力量、彰显人大作为。

“红”色引领政治本色。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着力夯实基层基础。以政治理论、宪法法律和人大业务为重点,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切实把学习成果转化为推进人大工作的强大动力,全面提高人大代表思想政治水平和依法履职能力。利用乡四届一次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座谈会等大好平台,精心组织代表培训3次,提高代表对人大工作及代表的权利和义务的深层认识,增强代表依法履责的自觉性和责任感。在乡党委的领导下,精心组织、认真筹备,2023年1月13日顺利召开了乡第四届人大二次会议,选举乡人民政府乡长和乡人大副主席,同时代表分组认真讨论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收集代表建议、意见52件,为加强和指导我乡城乡建设管理、促进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发挥重要作用。

“蓝”色提升基层治理效能。以意见和建议案办理为契机,提升社会治理效能。以提高建议办理质量为重点,以解决实际问题为目标,辖区人大代表聚焦道路建设、房屋建设、水利建设、人居环境、产业发展等64件代表所提建议、批评,主动融入基层,化身“治理”卫士,积极宣传政策、排查化解矛盾,协调解决群众关心关注问题,目前已答复代表54件,已经落实解决或正在落实的A类有19件,占总数的29.70%;代表所提问题在3年内能够基本解决,已列入改进计划的B类有22件,占总数的34.37%;受目前条件限制、暂时还不能解决的C类有22件,占总数的34.37%;完全不能解决的D类有1件,占总数的1.56%。

水田乡代表建议“落地有声”,民生实事“温暖人心”。一是修复河水冲毁桂花树村生产道路的建议办理,该工程于2022年3月开工,2023年1月完工。工程建成后,有效解决了周边1000余亩土地种植生产运输问题,桂花树小组、石头寨小组、下寨小组等7个小组约225户986名群众受益。二是帮助湾田修建农业生产用水一事的建议办理,该工程于2023年5月17日开工,于6月24日竣工通水。工程建成后,湾田村3000余亩土地得到有效灌溉,156户664名群众受益。

“水田乡人大将以代表意见建议办理为抓手,促进代表履职工作再上新台阶,将持续以高度的责任意识积极参与、努力推动代表建议办理的全过程,力促代表在群众中收集、反映的问题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乡人大主席郑义说。

“黄”色增强产业发展动力。结合代表履职和产业振兴,发挥人大代表主体作用。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核心要义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水田乡人大主席团积极引导人大代表立足区位特点,在发挥人大代表主体作用基础上,将代表履职和产业振兴相结合。根据不同区域特征,组织片区人大代表开展专题视察调研并发挥代表特长优势提出意见建议。

在水田代表小组,乡人大代表牛勇带头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带领全乡190余户群众发展种植百香果1000余亩,开启了群众的富裕之路,为解决劳动就业和增加村民收入作出了贡献。在鲁嘎代表小组,市乡代表、鲁嘎村党总支书记牛国华带领鲁嘎村群众积极探索林下经济新模式,抓紧抓牢产业兴旺这个“牛鼻子”,鲁嘎村委会共种植白及、铁皮石斛等中药材110余亩,当归60亩、柴胡30亩,有效带动群众持续增收,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助力乡村振兴。在嘎马底代表小组,市乡代表、嘎马底村党总支书记黄玉成带领村“两委”班子积极探索嘎马底村发挥区域优势,发展特色产业之路,先后实现了土地流转1万亩建设香蕉基地,1千亩柠檬基地,带领群众发展种植青花椒1000余亩,甘蔗740亩,芒果520亩,红桃300余亩、甜柿子283亩,马铃薯132亩,改善了本村产业单一、滞后的状况,接续乡村振兴打下坚实基础。同时到广州市白云区长辰渔业生态养殖基地考察养鱼项目,考察交流养殖项目可行性。在斜坡代表小组,市乡代表普进华尽心竭力带领群众探索产业发展。他带领斜坡代表小组成员以及部分群众先后到文山州砚山市考察罗汉果种植,草坝镇考察种桑养蚕技术、甜柿种植技术等。在他的带动下,斜坡村委会已经有19户村民预定了约22万株桑树苗准备试种,同时还试种了3500株罗汉果,农村产业发展更趋多元化。

“粉”色提升阵地建设广度。加强人大阵地建设,推动为民服务落地落实。一是乡人大代表工作站按照“一屏二码三员四室五功能”标准打造包容式工作站。在完善工作站标准功能基础上,坚持“主业不打折,服务更贴心”,根据群众需求,采取履职、服务联动模式,使工作站成为聚人气、聚民意、聚合力的最佳场所,使之真正成为人大工作的阵地、代表履职的平台、联系群众的桥梁。工作站的5块智能化数字屏,它梳理展示代表先进事迹和亮点工作,展现人大代表履职尽责,听民声、察民情、聚民智、解民忧的全过程。在联络室集中公示人大代表信息,让人大代表在履职活动中主动亮明身份,人大代表主动接受选民监督和评议,实现履职监督全覆盖。二是依托各村(社区)联络室履职平台,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水田乡工作站致力打造一个轻松愉快的反映民情民意的场所,可以让代表们经常和村民围坐在圆桌“拉家常”,小到邻里矛盾、大到家乡发展大家都畅所欲言。以“百名代表大走访”为契机,倾听民声、了解民情,尽心尽力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切实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其中参与宣讲党的二十大精神、《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以及各项方针政策的代表有42人;参与接待群众的代表有14人;参与走访群众的代表有29人;参与疫情防控、地质灾害等视察活动的代表有34人;参与产业发展、文化传承等调研活动的代表有41人,共解决问题18件。

“绿”色绘出生态文明底色。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道路,绘出生态文明鲜绿底色。水田乡人大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充分发挥人大制度优势,形成了具有时代特色的“绿色化、优质化、特色化、品牌化”代表联络站,聚焦乡村振兴、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文明乡风等方面工作,助推“绿色”崛起蓝图“绘到底”“干到底”。一是在农闲时节、茶余饭后,乡人大代表到村民家里唠家常,把党的理论政策方针用老百姓听得懂、易理解的语言进行宣讲,主动帮助村内困难户解决生产、生活上的问题,实现了人大代表与群众对接“零缝隙”、解决问题“零懈怠”、为民服务“零距离”。二是乡人大代表主动带头参与“周二·扮靓家园 ”主题志愿服务活动,积极整合村党员干部、志愿者、保洁员等力量,并不断升级活动内容,引导群众清垃圾、清死角、清沟渠,掀起人居环境整治热潮,人居环境质量得到有效提升。三是以绿美乡村建设为抓手,积极组织人大代表开展义务植树活动,充分发挥人大代表建设生态文明的模范带头作用,切实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文明发展理念,为建设生态水田、绿美水田奠定坚实的生态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