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门务工促就业谱写为民新篇章
蒙自市期路白苗族乡聚焦山区发展谋产业,立足家门务工促就业,以三项务实举措推动“山区”变“园区”,全力打造“家门口务工车间”,探索一条“产业兴、就业稳、村民富”的乡村振兴新路径。
拓路增渠,推动外输变内引。

强化产业优势,打造“家门口”就业平台,创新劳务派单模式,依托乡级集体公司,定向输送劳动力至产业园、加工厂等就近就地就业,将输出型就业转为“输引同步、家门就业”。
依托“蒙自蓝莓”品牌,通过“招小商”引进蒙自首家蓝莓精深加工企业落地并投产,建设家门口的务工车间,为当地村民提供60余个就业岗位。
以产促产、以链延链,结合本地枇杷和玫瑰资源优势,为农户托底收购农产品,优先对青年回乡创业者、“一老一小”家庭精准引流,近半年实现就地回引70余人,有效助力耕地保护和产业拓增。
盘活闲置,实现资源变资产
实施项目进度动态监测、闲置帮扶资产盘活、闲置厂房土地盘活三项工作机制,通过乡、村、组三级拉网式摸排,盘活乡内8处闲置资源30余亩厂房地,联动乡级公共资源、村级集体资源招引企业进驻,建立乡级劳动力动态监测和调配机制,根据企业需求和个人请愿进行精准劳务派单。
2025年一季度,乡集体公司已统筹劳务派单16件对接就业50余人,形成了“车间+集体经济+劳务输出”的就地就业优循环。
同步争取专项扶持资金,优先支持车间基础设施改造,搭建落地企业与金融机构的沟通桥梁,为入驻企业破解初期融资难题,做实“盘活一处资源、带动一片就业”。
技术赋能,助力人力变人才
强化技能支撑,提升“家门口”就业质量,为破解农户“技能弱、就业难”难题,在直播电商领域先行先试,围绕市场需求和群众意愿,打出“技能培训+新兴业态”组合拳。

2024年共开设“电商直播”等特色技能培训班12期,培训1200余人次,孵化乡村主播23名,进一步夯实“村播”产业带动效益发展路径。

有效撬动新质动能,抢抓“低空经济”机遇,及时与无人机业务企业达成合作,开展无人机培训,派好低空生产力就业单,提供“家门口”无人机就业30余个岗位,实现村集体经济增收10万元以上,助力打造“田园车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