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小枇杷串起致富链 石榴籽凝聚团结情

来源: 发布日期:2025-08-21 浏览次数:

期路白乡党委立足资源禀赋,创新“党建+民族团结+特色产业”发展模式,通过打造四季产业矩阵,推动10000余名各族群众在产业链上抱团发展。百年前新疆枇杷扎根滇南的民族情谊,让期路白苗族乡1825户种植枇杷4万亩,产值3亿元,占全乡水果总产值的72.7%。是期路白苗族乡人民致富的“黄金果”。

如今NFC枇杷技术赋能传统产业,这个曾经闭塞的边疆乡镇,正以产业振兴为笔,绘就出“石榴花开映红河”的民族团结新图景。

百年枇杷情 牵起民族致富纽带


在期路白乡莫别村的花果山上,两株跨越世纪的枇杷古树见证着民族团结的深厚情谊。1913年,新疆督军杨增新将家乡枇杷苗寄至滇南苗乡,如今这片“致富金果”已发展成4万亩产业林海,年产值近3亿元。乡党委创新“支柱引领、多元共生”产业体系,通过“公司+村集体+农户+基地”模式,将次果变废为宝,带动60余户各族群众实现家门口就业。脱贫户陶勇福感慨:“现在每天挣200元还能陪家人,这日子比枇杷果还甜!”

科技赋能产业链 民族文化绽新颜


期路白苗族乡通过“招小商”方式,引进云南归于自然绿色科技有限公司。作为蒙自首家枇杷深加工企业,“归于自然”生产基地采用NFC非浓缩还原技术,让新鲜果浆锁住原香。企业深度挖掘苗族“药食同源”文化,将传统养生智慧融入果膏软糖研发,推出兼具民族特色与现代健康理念的产品。乡党委牵头搭建平台,计划联合云南农业大学设立专家工作站,通过“理论授课+田间实训”培养新型职业农民,为民族地区产业发展注入持久动力。

四季产业兴 共绘团结新图景


在党建引领下,期路白乡构建起“春赏玫瑰、夏摘枇杷、秋采八角、冬品橙香”的四季产业矩阵。通过实施枇杷万亩、橙子万亩、八角万亩的“三个万亩”工程,同步推进玫瑰千亩、金银花千亩、特色林果千亩的“三个千亩”特色产业布局,形成规模化种植、链条化发展的产业格局。各族群众在标准化种植基地携手劳作,在现代化分拣车间有序协作,科技创新与传统技艺深度融合,让“一树枇杷金果”延伸出致富产业链,书写出民族团结与乡村振兴的生动篇章。

从承载百年情缘的万亩枇杷园,到科技赋能的精深加工厂;从各族果农丰收的笑脸,到车间里各族员工协作的身影,期路白乡在党的旗帜引领下,以“一粒枇杷果”为媒,铺就了一条“党委统领、产业筑基、加工赋能、文化润心、人才共育”的民族团结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