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引号mzsjytyj/2025-00008
-
发布机构蒙自市教育体育局
-
文号
-
发布日期2025-07-14
-
时效性有效
蒙自市教育体育局关于受理2025年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的通告
为认真落实国家助学贷款政策,切实做好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工作,现将蒙自市受理2025年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相关事项通告如下:
一、贷款对象
学生本人入学前户籍在蒙自市,已被全日制本(专)科院校(含高职)正式录取,家庭经济困难(如:脱贫不稳定家庭、低保户、特困供养学生、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烈士子女、残疾学生及残障家庭学生、突发重大疾病或灾害致贫家庭、重大变故致贫家庭学生),家庭年收入不足以支持完成学业的大学新生或在读大学生、研究生。
二、贷款事项
(一)贷款用途及额度: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主要用于支付学生在校期间学费和住宿费,酌情考虑生活费。具体贷款金额根据“学费+住宿费”就低的原则确定。
(二)贷款期限:剩余学制+15年,最长不超过22年。
(三)还款期限:学生在校读书期间利息全部由财政补贴。毕业后继续攻读研博学位的借款学生,应在毕业当年的7月31日前向蒙自市教育体育局提交申请并提供书面证明,审核通过后,可继续享受贴息;不继续攻读研博学位的,自毕业当年起自行支付利息,可享受最长不超过5年的还本宽限期,期间只需偿还利息,暂缓偿还本金,如毕业后剩余贷款期限小于5年,则按《借款合同》约定的还款计划还款。
(四)借款利率:执行中国人民银行授权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发布的同期五年期以上贷款市场报价利率减70个基点(即LPR5Y-0.7%)。
三、所需材料
(一)高校新生和在校生首次贷款所需资料
1.学生身份证、户口簿原件。
2.共同借款人身份证、户口簿原件。
3.新生需带录取通知书,在校生需带学生证原件和学信网学籍在线验证报告。
4.《国家开发银行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申请表》原件。(登录“国家开发银行助学贷款学生在线系统”注册并打印,网址http://www.csls.cdb.com.cn)
5.未进行预申请,但确因家庭经济困难需要申请助学贷款的学生,据实提供《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表》原件。
(二)在校生续贷
借款人登录国家开发银行生源地助学贷款学生在线系统,按照要求上传资料,自行在“网上签订合同”完成贷款申请,蒙自市教育体育局不接收纸质资料。
如因特殊原因确需现场受理的,提供以下资料:
1.借款学生或共同借款人身份证原件。
2.学生证或学信网学籍在线验证报告原件。
3.《国家开发银行生源地信用助学续贷申请表(续贷)》原件。
注:续贷学生共同借款人如若更换,必须和变更后的共同借款人一起到现场进行办理。
四、受理流程
(一)首次贷款学生
1.网上申请
学生登录国家开发银行助学贷款学生在线系统(http://www.csls.cdb.com.cn),完成注册并填写个人及共同借款人基本信息,提交贷款申请,打印《国家开发银行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申请表》(以下简称申请表)。
2.现场确认
借款人和共同借款人一同到达现场办理,提交以下材料:
(1)借款人和共同借款人身份证原件、户口簿原件;
(2)高校新生提供录取通知书原件;高校在读学生提供学生证、学信网学籍在线认证报告(纸质版);
(3)《国家开发银行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申请表》;
(4)《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申请表》(未通过预申请的学生需提交);
(5)《备用人联系表》(现场填写)。
(二)续贷学生
借款人登录国家开发银行生源地助学贷款学生在线系统,按照要求完善信息,自行在“网上签订合同”完成贷款申请,蒙自市教育体育局不接收纸质资料。
借款人签订《贷款合同》后,携带《贷款受理证明》到高校报到注册,高校须在2025年10月10日前录入电子回执,逾期视为自愿撤销贷款申请,贷款合同无效。
五、受理结果公示
贷款受理成功的借款人名单通过“蒙自教体”微信公众号、蒙自市教育体育局政务公开宣传栏进行公示。
六、受理时间
2025年蒙自市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申请和受理时间为:2025年7月15日至2025年8月31日上午8:30-11:30,下午14:30-17:30(周末、法定节假日不办理),逾期不再受理学生的申请。10月10日为高校回执录入截止日期。
七、受理地址及咨询电话
(一)受理地址:蒙自市观澜路市教育体育局便民大厅(蒙自市第三中学旁)
(二)咨询电话:0873-3856909
八、重要提醒
(一)贷款有风险。借款人和共同借款人应综合考虑贷款用途、偿贷能力、贷款逾期对个人征信的影响等因素谨慎贷款。若不能按时偿还本息,借款人和共同借款人将在全国联网的个人征信系统内留下不良信用记录,此举将终身影响学生和共同借款人今后的学习、工作、生活。
(二)谨防上当受骗。国家助学贷款无需短信验证,为保障学生资金安全,特别提醒:生源地助学贷款办理银行和支付宝不会发该类短信。有可能是诈骗的第一个行骗环节,可能还有后续诱骗步骤等。希望有涉及助学贷款等事项的同学们,看到相关验证网站和验证码,均不要进行任何与资金流出有关的操作,谨防上当受骗。
特别提示各位学生和家长:电信诈骗高发,不法分子通过伪造教师、教育部门工作人员或资助机构身份,利用短信、电话、社交软件(含微信、QQ等)实施诈骗行为。包括但不限于:以各类名义索取公民个人身份信息、银行账户信息等敏感资料;以办理助学贷款、发放助学金等为由,要求先行支付所谓“保证金”、“手续费”等费用。擦亮眼睛,提高警惕,抵住诱惑,避免上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