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引号mzsjytyj/2025-00004
-
发布机构蒙自市教育体育局
-
文号
-
发布日期2025-03-21
-
时效性有效
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改革,提升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
近年来,蒙自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职业教育的重要指示批示和全省职业教育大会精神,着力抓改革、促就业、创品牌、提质效,推动职业教育内涵式发展。
一、抓改革,推动优质学校优质专业建设
一是构建多元职业教育体系。整合资源,推进“四校合一”办学体制改革,形成以蒙自市职业教育中心为“龙头”,红河影视舞蹈学校、警星职业技术学校为辅的多元职业教育办学体系,集中资源办好一所县级公办中职学校,推动全市中职学校多元特色发展。二是紧盯市场需求优化专业设置。坚持把专业建在产业链上,按照市场导向和民生需求对专业设置进行动态调整,撤销会计、酒店服务等19个专业,新增新能源汽车运用与维修、老年人服务与管理等8个专业,打造省级优质专业1个。三是创新办学模式满足学生升学需求。深化与高职院校合作办学,与云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锡业职业技术学院等高职院校实施“3+2”五年一贯制培养,每年联合培养学生500名。通过职教高考1183名学生升入大专,6名学生考取本科院校,其中2名学生被“211”高校(北京体育大学)录取。探索将职业教育纳入普通高中教育集团,整合资源建强职教高考班,2024届招收305人,最高分654分,入学平均分创历史新高。
二、促就业,打造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共同体
一是深化校企校地合作。聚焦好就业、高薪就业,加强与企业、产业园区、高校合作,搭建人才培养平台。与华为公司共建鸿蒙系统产业学院,打造华为云开发者创新中心,成为与华为公司合作的全国首家中职学校。与深圳汇鹏、上海彦佳餐饮等9家公司开展校企合作,在上海、广东等城市拓展稳定的学生实习实训基地,学生在企业导师指导下进行技能实操训练,培养学生市场意识、经营意识,提高就业竞争力。与红河学院商学院合作,共建过桥米线产业学院,依托高校科研技术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编写校本教材,邀请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入校授课,强化学生专业技能和创新能力,聚力培养满足市场需求的高素质技能人才。二是建强技能实训实践基地。市职教中心设立“职业认知体验班”,提质中餐烹饪、汽修实训基地,创新“校中店、校中厂”产教融合模式,让学生直接参与到商业运营中,熟悉市场分析、客户定位和企业管理等管理技能,培养具备市场意识、经营意识的技术技能型人才。红河影视舞蹈学校打造从课堂到舞台、从校园到职场的艺术类人才培养基地,编创《芳华·碧色寨》《初心·查尼皮》等9部舞台剧100个主题节目,成为红河州唯一的艺术类中等职业学校。蒙自警星职业学校先后与屏边、金平、河口、元阳、弥勒等多家公安局(派出所)用人单位建立“警务人才培养”实习实训基地。努力提升职业技能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实效性,促进学生就业率保持在95%以上。
三、创品牌,助力区域经济产业布局发展
一是打造过桥米线劳务品牌。编制《蒙自过桥米线制作技艺》,成为行业首本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校本教材,开发线上教程,培养培训学生210人,助力过桥米线产业链和价值链向中高端发展。二是打造计算机网络技能品牌。市职教中心2024年在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项目网络建设与运维赛比拼中获得铜奖,成为全省首家荣获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电子与信息奖项的中职学校。6人取得红帽认证的工程师、系统管理员证书,9人取得华为公司“1+X”网络系统建设与运维高级证书,是IT领域最高价值的认证之一,学生就业前景广阔。三是打造终身学习服务品牌。成立社区教育学院1所、社区教育学校13所、社区教育学习中心23所、社区教育实践基地6家,荣获国家级成果奖3项,其中青云社区“小候鸟课堂”被教育部确定为“能者为师”实践创新项目。发挥职教优势,开展高素质农民培育和村干部双学历提升培训,累计培训1580人次,为乡村振兴贡献职教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