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 索引号
    mzstjj/2025-00020
  • 发布机构
    蒙自市统计局
  • 文号
  • 发布日期
    2025-08-08
  • 时效性
    有效

蒙自市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24年以来,在市委、市人民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上下认真贯彻党的二十大及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锚定省委“3815”战略发展目标和州委“337”工作思路。统筹推进稳经济、增动能、调结构、促转型、防风险、保稳定各项工作,全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全年经济运行呈现平稳增长的态势。

一、综 合

初步核算,2024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GDP)485.32亿元,按可比价计算(下同),比上年增长5.6%。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41.97亿元,增长2.5%;第二产业增加值182.19亿元,增长8.9%;第三产业增加值261.16亿元,增长3.8%。三次产业结构为8.7:37.5:53.8。全市人均生产总值(人均GDP)达81532元。

民营经济持续向好。全年全市实现民营经济增加值239.66亿元,比上年增长6.3%,占GDP的比重为49.4%,比上年提高0.3个百分点。

就业形势总体稳定。全年城镇新增就业人数8530人,年末全市城镇登记失业人数5518人。

消费价格呈现平稳态势。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99.6%,比上年下降0.4%,其中:食品烟酒下降1.1%,衣着上涨1.5%,居住下降0.3%,生活用品及服务上涨0.4%,交通和通信下降2.1%,教育文化和娱乐上涨0.2%,医疗保健上涨1.1%,其他用品和服务上涨3.1%。

二、农 业

全年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62.80亿元,比上年增长2.6%。其中,农业产值42.7亿元,增长4.2%;林业产值2.6亿元,增长6.2%;牧业产值14.8亿元,下降2.6%;渔业产值0.8亿元,增长3.2%;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1.9亿元,增长5.2%。农林牧渔业总产值构成为:农业占68.0%,林业占4.1%,牧业占23.6%,渔业占1.2%,农林牧渔服务业占3.1%。

全年粮食种植面积56.86万亩,粮食产量16.22万吨,比上年增长2.1%。其中:夏粮产量2.21万吨,秋粮产量14.01万吨。烤烟种植面积3.56万亩,比上年增长0.3%;烤烟产量0.48万吨,比上年增长0.1%。蔬菜种植面积17.79万亩,比上年增长2.4%;蔬菜产量37.80万吨,比上年增长1.4%。园林水果种植面积34.67万亩,比上年下降0.5%;园林水果产量46.69万吨,比上年下降0.8%。

全年肉类总产量为5.29万吨,比上年下降4.1%,其中,猪肉下降5.1%,牛肉与同期持平,羊肉下降11.0%。禽蛋产量0.77万吨,比上年增长12.3%。期末大牲畜存栏数为9.89万头,比上年下降13.9%。期末生猪存栏27.10万头,比上年下降8.1%。肉猪出栏47.45万头,比上年下降5.7%。牛出栏2.68万头,比上年下降1.6%。

全年水产品总产量3508吨,其中:淡水养殖水产品产量3508吨。

林业生态工程持续推进,全年共完成造林面积625公顷,其中:人工造林面积625公顷。

全年有效灌溉面积18790公顷,水利工程年供水量6089万立方米。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平稳发展。全年全市实现全部工业总产值660.05亿元,比上年增长3.5%,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产值630.87亿元,增长3.7%。全年完成全部工业增加值148.34亿元,比上年增长8.0%。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9.1%。在规模以上工业中,分经济类型看,国有控股企业增加值增长5.6%,股份制企业增加值增长9.1%,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增加值下降5.6%。分门类看,采矿业增加值下降42.7%,制造业增加值增长9.8%,电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加值增长8.3%。

规模以上工业中,农副食品加工业增加值增长0.8%,医药制造业增加值下降3.0%,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增加值下降33.1%,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增加值下降6.9%,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2.1%,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增加值增长9.0%。

工业主要产品产量呈现普遍下降态势。全年十种有色金属产量11.49万吨,比上年下降7.8%。商品混凝土产量85.46万立方米,比上年下降43.9%。水泥产量91.7万吨,比上年下降8.8%。

建筑业稳步增长。全年本地建筑业总产值115.07亿元,比上年增长13.4%。从事建筑业活动的从业人员平均人数为1.45万人,比上年下降22.4%。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全市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增长15.6%。其中民间投资比上年下降3.7%,投资额占全市固定资产投资比重为48.6%;产业投资增长21.8%,占全市固定资产投资比重为62.2%。

分行业看,能源以外工业投资比上年下降32.9%;房地产开发投资比上年下降35.1%。

五、国内贸易和对外经济

全年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26.36亿元,比上年增长3.0%。按经营地分,城镇消费品零售额191.28亿元,增长1.0%;乡村消费品零售额35.08亿元,增长15.8%。按消费形态分,商品零售额185.60亿元,增长2.2%;餐饮收入额40.76亿元,增长7.0%。

全年完成外贸进出口总额13050万元(人民币)。全年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180万美元。

六、财政和金融

财政收支压力加大。全年实现财政总收入17.81亿元,比上年下降10.0%。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0.98亿元,比上年下降7.0%,其中:税收收入7.87亿元,下降10.1%;非税收入3.11亿元,增长2.1%。全年完成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32.24亿元,比上年下降11.0%。

金融市场运行平稳。年末全市金融机构存款余额658.35亿元,比年初增长5.4%,其中:储蓄存款余额349.42亿元,比年初增长8.8%。金融机构贷款余额651.16亿元,比年初增长3.7%。

保险行业发展较快。全年保险公司实现保费收入1.56亿元,支付各类赔款0.58亿元。

七、交通和邮电

交通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年末全市公路通车里程达2357公里,高等级公路229公里。年末公交线路总数达75路,实有公共汽车运营车辆274辆,完成公共汽车客运总量1022万人次。年末实有出租汽车377辆,完成出租车客运总量1220万人次。

邮电业稳定发展。全年快递业务量5536.01万件,快递业务收入6.28亿元,邮政行业寄递业务量9271.36万件。全市移动电话用户72.19万户,固定电话用户1.38万户,固定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25.07万户。

八、科技和教育

全年专利授权量339件,发明专利52件。

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年末全市共有各类学校232所,在校学生117656人,其中:中等职业教育学校3所,在校学生6659人,专任教师221人;普通中学23所,在校学生37406人,专任教师2688人;普通小学69所,在校学生52278人,专任教师2882人;幼儿园在园幼儿21313人。学龄儿童入学率108.4%,初中学龄人口毛入学率104.0%,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巩固率114.8%。

九、文化旅游和卫生

文化事业蓬勃发展。年末全市共有公共图书馆1个,纸质藏书量11.88万册,其中:纸质文献11.87万册、订阅纸质期刊33种、报纸17份。此外,电子图书182596册。图书馆总阅览座席88个,全年免费开放366天,到馆读者人数14387人次。广播人口覆盖率99.91%,电视人口覆盖率99.96%。

全年共接待国内外游客1927.17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2.1%,其中:国内游客1924.93万人次,增长12.0%;国外游客22415人次。全年游客旅游总花费235.39亿元,比上年增长9.6%。

医疗服务水平持续提高。年末全市有卫生机构346个,卫生机构床位数5329张,卫生技术人员7542人。

十、资源、环境和安全生产

年末全市有水库27座,水库库容量17757万立方米。全市有自然保护区1个,自然保护区面积494公顷。年末森林面积5.9万公顷,森林覆盖率27.18%。

全年平均气温18.8℃,平均降水量993.9毫米。城区空气质量优良以上天数为363天。

年末城市生活污水处理率为98.77%,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100%。城市建成区面积35.93平方公里,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46.55%。

万元GDP能耗比上年增长6.6%。

全年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为4人,亿元GDP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为0.01人。

十一、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年末全市常住总人口为59.54万人,其中:常住城镇人口45.30万人。全市城镇化率达76.08%,比上年提高0.09个百分点。全年人口出生率8.40‰,死亡率8.23‰,自然增长率0.17‰。

年末全市户籍总人口为47.68万人。其中:城镇人口30.01万人,乡村人口17.67万人。男性23.39万人,女性24.29万人。

城乡居民收入和生活水平稳步提高。全年全市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48455元,比上年增长4.2%。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2853元,比上年增长7.1%。城镇非私营单位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达115426元,比上年增长2.4%。

社会保障体系逐步提升。年末全市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人数19.58万人,征缴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金额3701万元,支付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金额9625万元。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人数36.26万人。城乡医疗救助134039人次,救助金额达2729万元。参加失业保险人数6.47万人,全年征缴失业保险金额5320万元,支付失业保险金额3002万元。参加工伤保险人数7.93万人,全年征缴工伤保险金额2571万元,支付工伤保险金额2043万元。参加生育保险人数5.43万人,支付生育保险金额4247万元。

社会福利事业稳步推进。年末全市有福利院2个,敬老院6个。全年享受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为893人,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支出达561万元。享受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为7234人,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支出达3008万元。

注释:

1.本公报数据均为初步统计数,最终统计数据以各部门正式年报数据为准。

2.地区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根据国民经济核算制度和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结果,2023年蒙自市地区生产总值修订为460.03亿元;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41.86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168.01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250.16亿元。

3.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是指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以上的工业企业。

4.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是指计划总投资大于或等于500万元的单个固定资产投资项目,不包括农村私人建房和购买固定资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