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草原扑火工作实行发动群众与专业队伍相结合的原则。林区所有单位都应当建立群众扑火队,并注意加强训练,提高素质;国营林场还必须组织专业扑火队。
森林、草原防火期内。在林区禁止野外用火;因特殊情况需要用火的,必须严格申请批准手续,并领取《野外用火许可证》。
经批准的用火单位和个人,在用火时必须做到“五不烧”指什么?
防火路不合格不烧;防火人员及扑火工具未到位不烧;天气干燥三级风以上不烧;上山火不烧;四级(含四级)以上天气不烧。
森林、草原火险等级分为五级。一级为难以燃烧的天气可以进行用火;二级为不易燃烧的天气,可以进行用火,但出可能走火;三级为能够燃烧的天气,要控制用火;四级为容易燃烧的高火险天气,林区应停止用火;五级为极易燃烧的最高等级火险天气,要严禁一切里外用火。
什么是森林、草原防火期?我州的森林、草原防火期规定在什么时间?
一般把森林、草原容易发生火灾的季节,规定为森林、草原防火期。根据气候特点和森林、草原火灾的发生规律,红河州本轮森林、草原防火期为2021年12月1日-2022年6月15日,其中森林、草原高火险期为2022年3月1日-5月31日。
扑救森林火灾的基本原则是“打早、打小、打了”。打早是指及时扑火;打小是指扑打刚刚发生的为;打了是指扑火的彻底性。既要扑打明火,又要清理暗火,消灭一切余火。
1、扑救森林火灾不得动员残疾人员、孕妇和儿童直接参与扑火。
3、遵守火场纪律,服从统一指挥和高调度,严禁单独行动。
5、扑火人员需配备必要的装备,如头盔、防火服、防火手套、防火靴和扑火工具。
6、密切注意观察火场天气变化,尤其要注意午后扑救森林火灾伤亡事故高发生时段的天气情况。
7、密切注意观察火场可燃物种类及易燃程度,避免进入易燃区。
8、注意火场地形条件,扑火队员不可进入三面环山、鞍状山谷、狭窄草塘沟、窄谷、向阳山坡等到地段直接扑打火头。
9、扑救林火时应事先选择好避火安全区和撤退路线,以防不测。
10、一旦陷入危险环境,要保持清醒的头脑,积极设法进行自救。
11、扑救地下火时,一定要摸清火场范围,并进行标注,以免误入火区。
12、扑火队员体力消耗极大,要适时休整,保持旺盛的体力。
在无河流、小溪、道路为依托时,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使用点火器点顺风火、扑火队员跟火进入火烧迹地避火,并用手扒出地下湿土,紧贴湿土呼吸或用湿毛巾捂住鼻防上一氧化碳中毒。
当点火或其他条件不具备时,切忌顺风跑,要选择已经过火或杂草稀疏,地势平坦的地段,用衣服蒙住头部,快速逆风冲越火线,进入火烧迹地即可安全脱险。
在点火解围来不及,就近有河流(河沟)、无植被或植被稀少的迎风平坦地段时,用水浸湿衣服蒙住头部,两手放在胸部,卧倒避烟(火)。卧倒避烟(火)时,为防止烟雾呛昏窒息,要用湿毛巾由捂住口鼻,并扒个土坑,紧贴湿土呼吸,可避免烟害。
发现大火袭来,人力无法控制时,只要时间允许,迅速转移到安全地带,避免发生伤亡。
(1)、不迎火头接近火场,要从火尾、火翼接近火场。扑打火头时,应从火头的两翼接近火场。
(2)、不从山上向山下、翻越山脊、鞍部接近火场,要从山下或绕过山去接近火场。
(3)、不从上山火的上方和山脊线部位开设隔离带,要在山的背坡开设隔离带。
(4)、开设隔离带时,要确定或开设安全避险区域,并明确撤离路线。
(5)、开设隔离带后,必要时,可以有计划、有组织地延隔离带内侧边缘点放迎面火,加宽隔离带的宽度。
(6)、火场附近有河流、小溪、公路、小道、铁路时,在统一组织下也可以此为依托点放迎面火灭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