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蒙自:创文固卫“红利”助爱国卫生运动起飞

来源:市卫健局 发布日期:2021-03-17 浏览次数:

融合发展风生水起,综合转型浪起浪推。蒙自市坚持“城市综合体”发展理念,“一盘棋”高位推进爱国卫生专项行动与“一创一固”,对标“清垃圾、管厕所、勤洗手、净餐馆、常消毒、管集市、众参与”七个专项行动,全方位激活创文固卫“红利”,“两城带一市”,以全面融合发展为爱国卫生运动搭建起飞跑 道,集一城之力打造高质量的爱国卫生专项行动示范市。

激活一线工作法,爱国卫生运动多元化。坚持把爱国卫生专项行动作为一项重大的政治任务和“一把手”工程,成立工作领导小组,设专项行动“一办五组”专班,制定整体与分项系列方案,以村(居)委会为爱国卫生的基本单元,指挥部靠前设置,全方位激活“组织、动员、宣传和推进”社区“一线”工作法,以创文固卫构建的“全民参与”格局和“智慧蒙自”平台为依托,深度整合“吹哨报到”新模式和“三色清单”办理落实机制,全面形成“街道吹哨、部门报到,社区(小区)吹哨、党员报到,市民吹哨、全员报到”的爱国卫生专项行动多元化工作格局。

整合人力资源,爱国卫生运动网格化。充分整合由63名精干“指挥员”“排查员”“协调员”“落实员”组成的创文固卫“四员”,以及由1336名交通文明劝导员、社区文明宣传员、城管卫生监督员组成的创文固卫“三支队伍”,快速组建爱国卫生专项行动“一线”队伍,通过将全市划分为187个网格片区包保,有效推动爱国卫生运动全覆盖。

发挥环境效应,全民参与总动员。充分利用创文固卫期间打造的宣传高地,以蒙自市融媒体中心电视台、广播电台为“主阵地”,播放中国居民健康素养66条知识和饮酒有害健康、烟草危害知识公益广告,进一步树立健康文明生活新风尚,全面普及健康理念,稳步提高人民群众的健康知晓率和健康知识水平;以耗资3万余元打造的南湖公园、州政府园林公园、文澜公园3个健康主题公园,以及全市各部门、单位、社区的健康支持性环境布置为“堡垒”,全面营造“众参与”氛围,引导群众改变不良生活方式,培育健康文明的生活习惯。

激发环卫效能,垃圾清理常规化。在创文固卫过程中,为加强城区生活垃圾处置与收运,蒙自市投入315万元安装果皮箱1000只、拆除破损的垃圾桶及果皮箱720余只、安放垃圾桶1040只,投入50万元采购20套四分类的智能果皮箱投放使用,投入30万元对公共区域垃圾箱进行维修和喷漆、喷字,投入约400万元对垃圾中转站提升改造,投入56万元增设三轮电动挂桶车14辆,投入约200万元为凤凰中转站增配25吨勾背车2辆、压缩站4套、除臭除尘系统1套、智能门禁和监控系统1套。爱国卫生专项行动启动以来,蒙自市充分运用这些环卫设施,实施建成区主要道路大清洗工程,通过每天1次冲洗,每条道路洒水2-5次、洗扫2次,有效减少道路扬尘。同时,实行重点区域卫生巡查保洁,针对土官村路口、雨过铺赶集路段加强人员保洁,及时清理龙井路路段、马站停路段、北京路北延路段渣土车辆泼洒路面的泥土、砂石,对贲古路、天龙路、学府路、通站大道等重点路段进行日常冲洗。截至目前,共出动洒水车11辆、用水935吨,清理重点路面130余次,出动1457人次进行薄弱点卫生突击清扫,机械作业率达到70%。

深化“厕所革命”,公厕管理人性化。在投入160万元对城区现存14座通槽式公厕进行提升改造,对70座直管公厕进行维修和改造,新修残疾人无障碍通道19个、安装残疾人座便器12个,配套无障碍设施30套的基础上,蒙自市增设完善城区道路边公厕指示牌510块,并对城区70座厕所投放绿化植物、薰香等改善厕所环境,同时加强公厕保洁员业务培训,实行干部职工“一人一厕”公厕包保制度,压实公厕管理责任,持续提升公厕保洁管理质量和服务质量,全面打造人性化公厕文化。

抓实整改点位,餐饮服务标准化。继续将“不达标就整改、不整改就停业”的餐饮管理准则贯穿始终,执法力量深入一线,紧紧围绕周边环境整洁、就餐场所干净、后厨合规达标、仓储整齐安全、餐饮用具洁净、从业人员健康、配送过程规范“七个达标”的规范要求,靶向瞄准整改点位,开展“1+N”专项检查及“1+N”专项整治,着力强化餐饮服务单位主体责任,加大从业人员培训力度,为消费者竭力创造一个良好的餐饮业服务就餐环境,确保餐饮消费者吃得放心、安心、舒心。

融入文明元素,集市管理制度化。在升级改造农贸市场的基础上,蒙自市将农贸市场文明指标体系融入“管集市”专项行动,以有完善的硬件设施、有严格的管理措施、有卫生整洁的场容、有安全放心的商品、有井然有序的周边环境“五有”为标准,着力整治农贸市场垃圾乱扔、污水乱排、摊点乱设、货物乱摆、周边乱象“五乱”等不文明现象,全面推进净化、美化、规范化、精细化、标准化“五化”市场建设,着力解决农贸市场环境“脏乱差”的突出问题,健全完善集市运行长效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