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是‘校长为你广播’时间。请同学们尊重劳动成果,不浪费粮食,爱护自己的衣服和物品。”
9月8日,记者来到蒙自市团结小学,广播里传来该校校长赵春的声音。据悉,每周赵春都要在广播里为学生讲述勤俭节约的常识。
在行政楼一楼的楼梯间一角,摆放着两排衣架,上面整齐地挂着大小不一的校服。“有的学生热了脱下外套随手一丢,有些衣服找不到就不要了,太浪费了。”赵春说,学校想了一个办法,设立这样一个“失物招领处”,将学生丢失的餐具、衣服和学习用品放在这里,由学校少先队大队部负责摆放整齐。前来认领的学生经过核实,签完字就可以领走。
前几年,这里的衣架和柜子里的物品都放得满满的,每天由老师带领学生来整理,现在情况有了明显的改善,赵春觉得,学生们勤俭节约的习惯逐渐养成。
教室里,电灯开关处张贴着“随手关灯、节约用电”标识;卫生间的墙壁上,“节约用水”标识非常显眼;“请双面打印”,打印室里的打印机上贴着这样的小纸条,前来打印的老师需要在登记本上写清楚用途和张数。
“同学们,今天你们喜欢吃哪个菜?”“酸菜炒肉丝”“红豆汤”。每天中午,学生吃饭的时候,管理食堂的许汝亮和李芳两位老师都要到每个教室,询问同学们的吃饭喜好,学校会根据学生的口味喜好来确定第二天选购的菜品,减少浪费。
学校实行分餐到班制,如果有同学浪费了粮食,不但要受到批评,学校还会对班级考核扣分;如果不够吃,学校有备用餐食,可以由老师来加菜。在食堂里,不管是桌子上还是墙壁上,“爱惜粮食”标语随处可见。“养成节约习惯需要一个过程。”许汝亮说,通过每周升旗仪式和班会上的宣传,浪费现象改善了很多,一年多以前,每天倒掉的泔水大约有8桶,现在只有2桶。
“拒绝舌尖上的浪费,每人节约一粒米,全校4800多名师生共同努力,让节约之风吹遍校园。”赵春说。(来源:红河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