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 索引号
    000014348/2017-09239
  • 发布机构
    蒙自市政府办公室
  • 文号
    蒙政发〔2017〕94号
  • 发布日期
    2017-06-29
  • 时效性
    有效

蒙自市人民政府关于2017年烟叶生产工作的意见

各烟区乡镇人民政府,市级有关部门: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及州、市对烟叶工作的总体部署和要求,推进蒙自烟草产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巩固和提升烟草产业支撑全市财政增长、促进农民增收和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能力。市人民政府对全市2017年烟叶生产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工作目标

  (一)总体要求

  2017年全市烟叶生产的总体要求:深入贯彻落实全国、全州烟叶工作会议精神,按照“控制总量、优化结构、降本增效、完善体系”的指导方针,牢牢把握“四个不动摇”任务要求,以市场、质量、绿色、生态、安全为主线,紧紧围绕年度烟叶工作目标,着力在控制总量、提升质量、创新驱动、精益管理、转变方式、助农增收上下功夫,努力推动全市烟叶生产持续健康发展。

  (二)目标任务

  2017年,州级下达我市烟叶生产收购计划115000担(国内计划106750担、出口备货计划8250担),种植面积42600亩,种植品种K326。

  二、政策原则

  (一)扶持政策

  2017年,烟叶生产扶持经费与种植合同、烟叶交售量挂钩,并按烟叶调拨的实际数量结算。

  1. 化肥补贴。按与烟农签订的烟叶种植合同,每亩供应化肥65公斤(根据肥料配方及施肥量而定),每吨补贴500元。

  2.农药补贴。红大品种按合同签订面积每亩补贴25元、K326品种按合同签订面积每亩补贴20元,云烟87品种按合同签订面积每亩补贴10元。

  3. 预检袋补贴。按每个6元的标准补贴烟农。

  4. 育苗补贴。按合同签订面积在指定购苗点购苗的烟农,每亩补贴15元。

  5. 机耕补贴。对实施专业化大型机械深耕的烟农,每亩补贴30元。

  6. 专业化分级散叶收购补贴。按“谁分级、谁受益”的原则,对实行专业化分级散叶收购的每担补贴50元。

  7. 保险补贴。按照“政府引导、烟农投保、烟草补贴、全面覆盖”的商业保险模式,烟农自愿投保,按每亩最高1000元保值进行投保,每亩保费50元,由政府、烟草公司和烟农共同承担,其中:州财政补贴5元,烟草补贴35元,烟农承担10元。

  8. 滴灌补贴。对推广应用滴灌技术的烟农,每亩补贴150元。

  9. 烤烟土壤保育腐熟农家肥补贴。对达到施用腐熟农家肥验收标准的烟农,每亩补贴15元。

  10. 专业化烘烤补贴。对推行“1+N”模式的,每担补贴15元;推行采烤一体化模式的,每担补贴25元。

  11. 其他常规性产前投入补贴、政策性产前投入补贴和专项产前投入补贴项目严格执行州烟草专卖局(公司)要求。

  12. 基地单元建设补助。州级安排专项扶持资金,用于特色烟叶生产、烟叶基础设施配套、烟叶自然灾害风险防范、科技研发、烟农专业合作社建设、规模化连片种植、标准化生产等补助。要严格按照州级特色烟叶生产扶持补助资金管理办法,以及有关财政资金管理使用规定,加强资金监管,确保资金安全和发挥良好效益。

  13. 各烟区乡镇要在上年度烟叶税收收入中提取不少于5%资金,列入当年度财政预算,专项用于烟叶生产、烟区基础设施建设和管护。

  市财政局、市烟办、市烟草公司按上述补助项目,健全考核制度,完善工作措施,确保各项补助政策落实到位。

  (二)价格调拨政策

  继续执行国家确定的一价区价格政策,按收购计划和签订合同等级收购调拨,照章纳税。

  三、工作要求

  (一)稳定规模、用好政策,保持烟叶生产平稳发展

  严格按照市级下达的种植收购计划安排烟叶生产,做到思想认识不动摇、过程管控不放松、考核奖惩不减弱,重点抓实合同管控,提高合同规范管理水平和执行效率。对因超合同种植而导致发生“烟丰伤农”、损害烟农利益事件的;对因多报少栽导致发生持空合同套购烟叶、扰乱秩序、损害烟农利益事件的,实行一票否决并问责,努力保持烟叶生产稳定协调发展。

  1. 优化种植布局。按照“统筹规划、合理轮作、规模种植、提高效率”的原则,以优化烟区种植区域布局、提高适度规模种植、提高烟农户均种植规模、增加烟农户均种烟收益为抓手,综合考虑烟区气候、土壤、轮作、烟农技术水平等基础条件,切实把有限的种植计划集中在种植条件优越、近几年计划完成好、生产水平高、烟农诚信度和工业认可度较高、烟农种烟积极性高的铁杆烟区和种烟能手的手中;逐步淘汰种植条件差、插花性种植、零星种植、完成计划差、生产水平低、市场基础薄弱的烟区和烟农,彻底改变“撒胡椒面”种植布局方式,不断调优布局、稳定烟农,力争全市户均种植面积提高到10亩以上。

  2. 用好扶持政策。切实用好产前投入、烟田基础设施、产业扶贫等各项支农惠农政策,重点加强精准投入,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维护好烟农利益,让有效的资金真正用在刀刃上。同时,要加大资金监管力度,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严格依规按程序拨付和使用资金,确保资金安全和发挥良好的使用效益。

  3. 强化合同监管。充分发挥合同在烟叶生产收购工作中的基础作用,各烟区乡镇要围绕2017年烟叶种植收购计划,统筹评估近年生产实际水平,科学合理确定种植面积,逐级将种植面积和收购量分解落实到烟农和地块,对种烟农户与地块落实、种植合同签订与管理负全责;充分发挥合同在计划落实和组织生产中的主线作用,以控制面积为根本措施,严把计划分解、地块落实、合同签订、育苗供苗、物资供应、补贴兑现、面积核实、合同收购、过程管控、责任落实“十个关口”,做到一环扣一环、全程无缝管控,确保实现收购数量控制目标。

  4. 落实基本烟田保护制度。切实加强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对基本烟田的保护,建立基本烟田、好烟田数据库,实施基本烟田用途变更申请制,做到基本烟田面积不变、连片规模不减,实现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与烤烟发展的有机统一。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对年度烤烟种植规划区的用地、用水等方面给予优先;对重点烟区、“铁杆烟区”的烟区基础设施项目给予倾斜。

  (二)稳步推进、重点发力,引领现代农业发展

  各烟区乡镇要进一步夯实烟区基础设施,着力提升规模化种植水平和烟农职业化水平,提高烟叶生产组织化程度,加快烟叶生产方式转变。

  1. 强化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参与全市高标准农田建设和中低产田地改造,加大以水利和道路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烟区综合生产能力。2017年,全市共规划上报烟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775件,申请烟草行业补贴资金1674.99万元。各烟区乡镇要加强组织领导,协调解决密集烤房建设用地及电力设施配套等问题,落实水源工程政府配套资金,强化项目建设质量、进度和资金管理,确保项目建设稳步推进;要加强基础设施的建后管护,鼓励各级政府积极探索,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拿出一部分烟叶税建立基础设施管护基金,及时修复受损的基础设施,确保设施长久发挥效益。

  2. 适度提高种植规模。以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为契机,依托土地流转中心、村委会和合作社等平台,加快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改变当前农村土地流转规模不大、速度不快的状况,发挥职业烟农、种植大户、家庭农场的示范作用,让分散的种烟农户搭上规模经营的“快车”,着力提高百亩连片率,进一步提高烟叶生产规模化、标准化水平。

  3. 突出烟叶品质特色。严格落实特色品种种植和高端优质烟叶开发,牢牢巩固我市优质核心产区,彰显红河烟叶风格特色,守住我市烟叶优势地位、核心地位。各烟区乡镇要牢固树立抓品种纯度就是抓品质、抓品牌,就是争取市场份额、抢抓话语权的思想,切实加强组织领导。烟草专卖、公安、工商、质监等相关执法部门要积极协调配合,严厉打击和查处非法种子销售窝点,严查烟农自育苗,采取有力措施确保烟叶种植品种纯度,共同打造我市烟叶品牌优势。 

  4. 加快职业烟农培育。各烟区乡镇要按照2017年职业烟农网络培训流程,组织好职业烟农的培训鉴定,开展好职业烟农的星级评价,实施好职业烟农的动态管理和差异化扶持,培育鉴定一批“以烟为主、诚实守信、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种植型职业烟农和“技术精、服务好”的技能型职业烟农,加快构建以职业烟农为基础、烟农专业合作社为纽带、专业化服务为支撑、促进农民增收为根本的烟叶生产组织方式。

  (三)主动作为、多措并举,实现烟农增收

  充分发挥烟草行业优势,依托专业机构、科研院所,增强科技兴烟的创新驱动发展动力,按照主业保增收、辅业促增收的思路,保证烟叶品质,降低生产成本,拓展多元市场,构建多元化经营产业链,拓宽烟农增收渠道。

  1. 依靠提升质量保增收。抓住制约烟叶生产整体水平提高的关键环节,抓实平衡施肥、适时集中规模移栽、烟叶烘烤降损、专业化分级、烟叶原收原调等工作,通过落实措施提高烟叶质量,实现烟叶生产提质增效、促农增收。一是抓死时间节点、落实技术措施,完成好各项技术指标。组织好商品化育苗供苗,保证大田移栽用苗;加大植烟土地轮作力度和机械化耕作力度,确保全市完成轮作面积90%以上、机耕面积85%以上;继续深化小苗膜下抗旱节水移栽技术,确保移栽面积达到95%以上;把握好“4月10日至5月5日适时集中移栽、8月25日至10月15日完成收购”两个时间节点,确保在最佳节令内完成大田移栽和烟叶收购工作;继续在平衡施肥、封顶打杈上下足功夫,着力解决由于施肥不当、封顶不当造成的“憨烟”和“倒伞型”烟株;提前做好往年高发地区病毒病、黑胫病以及根结线虫病的防控;切实加大有机肥施用的推广力度和科学烘烤网络化管理的推进力度,积极推行“1+N”专业化烘烤模式和采烤一体化模式,推进新能源烘烤技术应用示范工作,从队伍建设、成熟采收、精准烘烤等重点环节入手,力争烘烤损失率控制在8%以内。二是坚持烟叶收购质量标准。切实抓好专分散收、原收原调等工作,严格执行烟叶收购等级质量标准,严禁压级压价损害烟农利益、严禁提级提价损害国家利益。严肃执行烟叶收购政策,按照烟叶收购流程,平稳有序推进烟叶收购工作,维护国家和烟农利益。

  2. 依靠减工降本、多元经营促增收。充分发挥规模种植在促农增收中的基础作用,为提高专业化服务需求、促进烟叶生产减工降本创造条件;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在减工降本方面的优势作用,在膜下小苗移栽、蚜茧蜂生物防治、绿肥种植与秸秆还田、清洁能源烘烤、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节水滴灌、地膜回收利用等清洁生产技术方面下功夫;充分发挥合作社建设在促农增收中的重要作用,引导烟农合作社综合利用烟用基础设施、农机具、土地、劳动力等资源,转变单一的生产品类,转变单一的设施利用,转变单一的服务内容,将烟农合作社作为烟区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桥梁。

  3. 依靠精准扶贫助增收。继续做好产业扶贫和“挂包帮”、“转走访”精准扶贫工作。各烟区乡镇要对辖区所属贫困烟农建立健全到户到人的精准扶贫机制,做到因户施策,确保挂钩脱贫攻坚对象如期脱贫,在全市精准扶贫方面做示范。

  (四)同心协力、服务大局,形成强大工作合力

  烟草产业是全市经济发展的“稳定器”,全市各级各部门要统筹协调,积极作为,营造有利于烟草产业发展的环境,帮助烟草企业和基层解决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凝聚全市烟草产业发展的强大工作合力。各烟区乡镇要切实加强对烟叶工作的领导,主要领导亲自抓、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负直接责任。各级政府、各有关部门要加强协调,密切配合,全力以赴推进全市烟草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为确保我市烟叶工作扎实有效开展,顺利完成各项目标任务,市政府继续对各烟区乡镇实行目标责任管理,与各烟区乡镇签订烟叶工作目标责任状,并实行责任分解到人、考核到人。各烟区乡镇要进一步强化烟叶生产工作保障措施,建立完善工作考评机制,层层签订目标责任书,把指标分解到基层,任务落实到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形成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良好工作局面,圆满完成年度烟叶生产各项目标任务。


  附件:蒙自市2017年烟叶种植收购计划表

  

  

  蒙自市人民政府

  2017年5月26日

附件

 

  

    

蒙自市2017年烟叶种植收购计划表

    

单位:亩、担

    

  序号

乡(镇)

种植

面积

收购计划

合计

国内

计划

出口备货计划

1

芷村

14620

39460

36630

2830

2

西北勒

8700

23490

21800

1690

3

鸣鹫

8400

22680

21050

1630

4

冷泉

7700

20790

19300

1490

5

新安所

1140

3080

2860

220

6

老寨

1000

2700

2510

190

7

文澜

480

1290

1200

90

8

水田

300

810

750

60

9

期路白

260

700

650

50

小计

42600

115000

106750

8250

新华

3100

8430

7830

600

和平

800

2170

2020

150

小计

3900

10600

9850

750

合计

46500

125600

116600

9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