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引号000014348/2022-03509
-
发布机构蒙自市教育体育局
-
文号
-
发布日期2022-12-22
-
时效性有效
我市推进学联体办学新模式
为破解蒙自义务教育“城镇挤、乡村弱”难题,充分发挥强校辐射带动作用,努力缩小城乡、区域和校际办学差距,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迫切需要,促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推进市域内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蒙自市积极探索城乡学校联动办学新路径,持续为城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谋篇布局”。
市教体局按照“城乡统筹、校际联盟、共建共享、共同发展”理念及试点先行思路,坚持以优带潜、资源共享、互助合作原则,逐步深化完善推广“1+X”学联体办学模式,以“龙头校+N个联盟校”联建联动方式,积极探索构建共建共享共发展的学校联合体,组建校际间合作互助的共同体,不断拓宽学联体办学内容范围,搭建资源共享平台,健全资源共享机制,发挥优质教育资源的引领、辐射与带动作用,逐步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和市域内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接受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
蒙自市第一小学和冷泉镇中心学校为小学第一学联体。双方学校秉承“合作、交流、共享、发展”原则,围绕“和而不同、各美其美”的思路,牢牢抓住“促均衡、提质量”这一工作主线,以学联体共建为契机,采用互动、互助、共享三大结对帮扶模式,通过各类载体和活动补短板、强弱项,持续推进校际重点工作交流。一是集体研讨促提升。针对发展现状,双方提出制约学校发展的瓶颈问题。两校人员畅所欲言,真诚沟通,结合学校管理经验进行深入研究探讨,从不同视角、不同站位细致查找“症结”,精准开出“处方”,切实做到在分享中获得启发,在启发中收获成长。二是送教下乡助发展。蒙自市第一小学送教团队与冷泉、水田两所学校共同组织开展2022年秋季学期“城乡结对 同心筑梦”送教下乡活动。两校教师以实际课例研究为载体,针对课堂教育教学问题进行深入交流,实现了教学资源整合利用,切实开阔了教师的教学视野,为校际交流学习搭建了良好平台。
蒙自市第二小学和西北勒乡中心学校为小学第二学联体。学校高度重视学联体建设实施工作,及时组织开展专题研讨,将帮扶工作落到实处。召开“蒙自市第二小学与西北勒中心学校学联体帮扶讨论会”,结合两校工作实际共同商定学联体组建及学校工作实施方案等系列工作,共谋学联体发展之道,提炼学联体办学经验,研究教师专业发展问题和困难,统筹安排学联体办学活动。以教研活动为重要抓手,切实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两校结合当前“双减”政策背景及教育教学工作实际,积极组织开展示范课教学观摩活动,从班级日常管理、班干部培养、班风建设等方面对一线教育工作及班主任工作进行深入分享交流,探讨双方学校“内涵发展”,共享城乡交流共建成果,引领教学质量提升。
蒙自市惠民小学和雨过铺中心学校为小学第三学联体。双方深化教学研讨,切实提升专业理论课堂教学质量。蒙自市惠民小学和雨过铺中心学校注重课程内涵建设,共同制定学联体发展规划,共谋学联体发展之道,积极探索课堂教学模式创新。两校教师共聚一堂,组织开展专科课堂教学研讨活动,共叙管理,共话教研,通过课程展示和交流研讨等形式,深入研究教育教学活动中的新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教学工作指导,让教师们在实践和研讨中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方法、探讨新思路、增长新本领,切实引领教学质量提升。
蒙自市银河小学和鸣鹫镇中心学校小学为第四学联体。夯实学校教育教学主阵地作用,引领课堂品质提升。银河小学注重示范引领,在结对帮扶活动中,切实发挥学校骨干教师的引领和辐射作用,积极组织学校骨干教师及教学能手深研教材、详究教法、深入课堂一线,切实引领高效示范教学,以“共建、共融、共享”推动和促进联盟学校管理水平和教育教学高质量发展。
市教体局将强化学联体工作的组织、推动作用,多措并举,持续发力,促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和推进市域内教育优质均衡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