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引号000014348/2023-02040
-
发布机构蒙自市民政局
-
文号
-
发布日期2023-09-13
-
时效性有效
蒙自市民政局对政协蒙自市四届二次会议笫100号提案的答复
王萍、高旭芳、龙红燕、肖龙、李青、荣利娜、雷竞业等7位委员:
你们在政协蒙自市四届二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创新社区安全体系建设的建议》第100号提案,市政府已转交我们研究办理,我局收到你的建议后,局领导高度重视,认真研究,分析研判。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以党的建设为引领,强化保障,增强后劲
把增强全民法治观念作为平安建设的基础工程,将平安蒙自、法治蒙自创建同安排、同部署,通过强化组织保障、经费保障、制度保障,形成以法治促平安,以平安铸法治的良性循环。强化政治引领,以城市基层党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为依托,积极推进社会治理、平安建设“五治”融合。将平安创建工作作为“一把手”工程来抓,强化经费保障,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专项经费、平安创建经费等按每年不低于255万元的标准列入财政预算并全额保障,有力推动全市平安创建工作,实行“一岗双责”责任制,形成“党委领导、政府负责、民主协商、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科技支撑”的社会治理体系。
二、建立健全多方参与机制,形成共建共治格局
2023年4月10日,经市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工作领导小组会议研究审议后印发《蒙自市创新党建引领“五社联动”机制提升社区治理效能实施意见》,建立健全以社区为平台、社会企业为载体、社工人才为支撑、社会组织为辅助、社区志愿者为补充的“五社联动”社区治理机制,推动形成共谋共建共治共享共评“五共协同”社区治理新格局。建立健全多方参与机制,整合街道“党建联盟”、社区“大党委”成员单位、社区社会企业、社会组织、社区志愿者、社区居民等社会力量,共同参与社区治理,服务居民群众。引导社区居民关心社区事务,建立健全事由民议、策由民定、效果民评的长效机制,组织动员居民群众变被动为主动,积极推动居民主动自发解决公共议题、协调矛盾纠纷。2022年7月20日印发了《培育发展社区社会组织专项行动实施方案(2022—2023年)》以及《蒙自市社区社会组织备案管理办法(试行)》,积极培育在开展社区治安巡逻、安全管理、法律服务、社区矫正、纠纷调处等活动的社区事务类社会组织,积极动员社区社会组织要协助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推动社区居民有序参与基层群众自治实践,依法开展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等活动。同时,社区社会组织要积极预防化解物业纠纷、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家庭纠纷、邻里纠纷等矛盾纠纷,参与群防群治、社区矫正、社区戒毒、刑满释放人员帮扶、防灾减灾、精神障碍社区康复等工作,助力平安社区建设。我市高度重视城乡社区综合服务设施中志愿服务站(点)建设工作,现全市共建有志愿服务站点109个。各志愿服务站点着力推动各街道平安促进会发挥社区志愿服务队伍重要作用,加强社会治理理念、模式、手段创新,解决好市域社会治理顽症难题。创建“蒙城义警”联防联巡联治队伍,在全市范围内推广“基层义警”联防队伍建设,基层综治维稳队伍建设实现新发展;全力推进平安细胞工程创建,深入开展市乡村三级“平安乡镇”“法治村”“和谐村”等多种形式的基层平安创建活动,基层平安创建工作实现有抓手有延伸。
三、以群众平安需求为导向,打防并举,综合治理
始终坚持以打促防、打防并举的原则,构建点线面结合、网上网下结合、人防物防技防结合、打防管控结合的立体化治安防控体系。围绕群众急难愁盼反映强烈、社会关注度高的“两抢一盗”“网络电信诈骗”等突出治安问题开展集中攻坚专项整治,加大街面巡逻力度,确保白天见警察、夜间见警灯,不断提升群众安全感。以基层基础建设为重点,重心下移,固本强基。积极推进“警区”改革,警力向街道社区一线倾斜,加强“警区”与社区的互联互动,探索组建了“警社110”,提升警情处置效率;先后完成关爱工作站、武警蒙自市中队“智慧磐石”项目,综治维稳基层基础规范化建设实现新突破。全面加强交通秩序管理工作,维护道路交通安全畅通,开展醉驾醉驾专项行动217次、乱停乱放专项行动352次、无牌改装非机动车专项整治32次、大气污染联防联治专项工作73次、“雷霆2023”联合清查专项工作9次、摩托车严重交通专项行动工作42次、“减量控大”集中攻坚专项工作214次、货车非法改装专项整治工作51次、“一盔一带”专项行动141次、边境管控“百日攻坚”专项行动30次、深化打击整治枪爆违法犯罪专项行动7次、开展“昆仑2023”专项行动3次。共查处交通违法行为221052起、无证驾驶1894起、饮酒醉酒后驾驶740起、客运机动车超过核定乘员4936起、非机动车21498起、违法停车63505起、警告90094起、收缴非法装置69起。以社会治安重点地区排查整治为契机,深入推进“缉枪治爆”专项行动,不断加强炸药、雷管、汽油等易燃易爆物品管理整顿和寄递物流行业安全监管,确保综合治理久久为功。大力实施“雪亮工程”建设,先后投入资金8300余万元建成蒙自市“雪亮工程”,建设各类高清摄像头1606个,图侦大数据融合平台1个,确保技防物防不断完善。
四、进一步明确社区消防管理责任主体
社区居委会主要负责人具体负责组织本社区消防安全工作;社区确定1至2名专兼职消防管理人员,开展本社区消防安全管理日常工作。社区物业服务企业、产权单位或其物业管理部门负责管理区域内的日常消防管理工作。无物业服务的住宅小区(楼院)的日常消防管理工作,由社区确定的小区(楼院)消防安全管理“网格长”负责。每个社区已建立了1个微型消防站,队员不少于6人,设站长1人、队员5人,由受过基本灭火技能训练的保安员、治安联防员、社区工作人员等担任,结合办公场所设微型消防站址和器材室,配备必要的消防器材。社区内有多个住宅小区的,每个设有管理部门、物业服务的住宅小区应建1个微型消防站。规范执勤训练。实行24小时值守制度,分班编组值守,每班不少于3人。定期组织队员开展培训、训练、演练,使其熟悉本社区基本情况,会熟练使用消防器材、会处置初起火灾、会引导人员安全疏散。开展巡查宣传。结合日常工作,安排队员开展防火巡查,向居民群众宣传普及消防常识,尤其应加强夜间防火巡查和家庭防火常识宣传。实行联勤联动。将微型消防站纳入当地公安消防部门调度指挥体系,接受业务指导,开展联勤联训,接到出动指令,能够做到“1分钟响应、3分钟到场处置”。
五、关于电动车缺乏集中充电点方面
市住建局在老旧小区改造过程中,对有条件安装集中充电点的小区由有资质的施工单位到现场制定改造方案,经征求小区业主意见,并取得大多数业主同意后实施,在建设完成后由市质监站、城建档案室共同验收。目前大部分老旧小区改造项目都增设了电动车集中充电点,并增设了相应的消防设施,以缓解电动车充电压力,极大的减少了私自拉线充电的情况。如:千福园小区、翠康小区、园丁小区等。
六、关于物业管理质量方面
市住建局为进一步规范物业服务行为,提升物业服务水平,提高城市精细化管理程度,创建小区和谐有序的居住和生活环境,推行《蒙自市物业服务履约考评制度》,推动物业服务企业在物业服务区域显著位置设立物业服务信息监督公示栏,如实公布并及时更新物业项目负责人的基本情况、联系方式以及物业服务投诉电话、物业服务内容和标准、收费项目及标准、电梯和消防等设施设备维保单位和联系方式、公共水电费分摊情况、物业费和业主共有部分经营收益、收支情况、电梯维护保养支出情况等信息,做到物业服务透明化,接受业主及相关部门监督及考评。通过履约考评加强我市物业服务企业之间的交流学习,提升物业服务的整体水平,推动物业行业态势的向好发展。为进一步规范蒙自市物业服务行为,提升物业服务水平,依据住建部、政法委、发改委、公安部、财政部、人社部、应急部、市场监管总局、银保监会等部门联合发文,建房规〔2020〕10号《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等部门关于加强和改进住宅物业管理工作的通知》文件精神,建立物业服务企业红黑名单制度,推动物业小区创文“红黑榜”考核工作。截至2023年3月,通过“今日蒙自”、“文明蒙自”等平台公示“红榜”小区五期共20个小区(南湖荟·第壹城、创泰华景、塞纳公馆·云水围、文路小区、创泰一品等);公示“黑榜”小区三期共14个小区,其中:通过物业服务企业及时整改已移除“黑榜”小区7个(怡景花园、电力小区、金苑小区等);未移除“黑榜”小区7个(青年名盘、明宇小区、红河雅苑等)
七、小区智慧安防建设方面
为不断提升公安机关立体化治安防控体系管理服务质量和效能,蒙自市公安局结合实际,组织牵头指导企业投资约100余万元完成了馨悦尚品、西湖水岸(一区)、悦馨湾、洲际华府世玺、龙泉富苑、缙赜云间阙府、凤凰郡、阳光天悦府、金盆农都汇、金茂首府、云海花都二期、御景园、翡翠园等76个小区智能安防小区建设,小区实时数据已导入市公安局应用平台和住建局房管平台。对于新建小区,市住建局已建议房地产开发商选择可靠的智慧安防系统。对于已建小区,在原有安防设施设备损坏的情况下,大多会申请住宅专项维修资金进行维修、改造。在维修改造过程中,市住建局在指导过程中建议小区业主委员会可选择目前较为可靠的智慧安防系统,通过住宅专项维修资金的使用扩大小区智慧安防的覆盖面。
八、以创新社会治理为突破,创新引领,破解难题
以为群众解决“急难愁盼”为先导,组建蒙自市数字管理服务中心,实现对非警务警情的分流、交办、督办、反馈,自蒙自市数字管理服务中心营运以来,累计分流办理城市治理各类问题26.52万件次。建立平安建设“街乡吹哨、部门报到”“全民吹哨、多元响应”机制促进部门统筹联动,开发“智慧蒙自——随手拍”小程序,激发公众参与社会治理和平安建设的热情;关心关爱未成年人,成立了青少年“关护基地”、青少年违法犯罪“一站式取证中心”;继续推进重症精神病人“零费用”救治和监护人的以奖代补管理模式,在特殊人群服务管理上务实效;织密基层社会治理网格,全市划分网格12970个,配备网格员13442名,切实对基层矛盾纠纷开展排查化解。构建“一采集双代办”制、“一日双巡”制、“每周见面”制、“错时工作”制等工作模式,在网格化服务管理上下足功夫。
感谢你们对我市民政工作的关心和支持,请在今后对我们的工作多提宝贵意见和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