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引号000014348/2023-01947
-
发布机构蒙自市教育体育局
-
文号蒙教体函〔2023〕18号
-
发布日期2023-09-08
-
时效性有效
蒙自市教育体育局对政协蒙自市第四届二次会议第81号提案的答复
徐健翔委员:
你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云南省红河州蒙自市委员会第四届第二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建议》第81号提案,市政府已转交我局研究办理,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市教育体育局历来重视优秀传统文化在教育教学中的重要作用,不断采取多种形式使之得以传承和发扬。结合蒙自市教体系统工作实际,2021年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持续开展经典诵读和戏曲、书法、传统体育等进校园活动的通知》(蒙教体发〔2021〕8号),2022年印发《蒙自市教育体育局关于举办第七届“彩云杯”德育主题活动的通知》等,在全市各中小学校(园)持续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各项活动,进一步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培养青少年儿童对祖国博大精深、灿烂文化的热爱,珍惜民族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传承中华传统美德,更好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一、构建文化环境,培养文化认同
倡导全市各学校重视校园文化环境的构建,发挥环境潜移默化的育人作用,全市各学校将民间文化、中国少数民族、四大发明、京剧脸谱、中国传统节日、二十四节气、书法艺术、十二生肖等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到校园文化环境的创设中,以丰富的材料和鲜活的表现形式,营造出具有鲜明民族特色文化的视觉盛宴,让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从陌生到熟悉,并在感受传统文化魅力的同时,在心中树牢文化自信,培养文化认同。
市教体局注重校园文化建设日常督查,每学期定期或不定期开展中小学校(园)校园文化建设工作指导和检查,督促各校(园)坚持将校园文化环境建设同日常教育教学工作同步开展,更好促进校园文化与优秀传统文化有效结合。
二、强化师资引领,坚定传承决心
一是加强培训,提升素养。
我局注重教师培训,通过举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讲座、说课比赛、组织教师探秘博物馆等,让所有教师掌握一定的专业知识,感受到历史传承及文化底蕴,进而坚定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决心;在全市开展试点园(校)结对教研活动,在活动中广泛交流优秀传统文化的渗透和教育经验;抓教师日常教学,注重加强教师间的沟通与交流。各学校教师开展传统文化主题教研活动,针对学生的发展特点,从学生的需求入手,优化教学设计,在表现内容、资料收集、材料制作等方面均体现出传统文化的教育作用。
二是搭建平台,展示风采。
2022年6月,市教体局印发了《关于开展蒙自市教育体育局第七届“彩云杯”中小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说课大赛的通知》,全市的参赛教师说课内容充分体现出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思想理念、中华传统美德和中华人文精神,并在合适的主题中融入云南本土优秀传统文化内容。
三、坚持活动育人,浸润文化魅力
各学校根据实际,借助“我们的节日”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让学生在丰富的文化活动中体验情感内涵,体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的魅力。
(一)组织青少年在春节元宵期间开展新春佳节送祝福活动。
学校积极开展新春志愿服务活动,蒙自二中、惠民小学、银河小学、蒙自二小等19所学校组织近200余名“书法小能手”为市民书写关于文明家庭内容的春联1500余对、福字5000余个。学生与市民共同进行猜灯谜、游园等活动,将美好的祝福送进千家万户,营造文明、和谐、温馨、喜庆的迎春氛围。学校利用LED屏滚动播放倡导文明过新年,树立新年新风气等标语70余处,悬挂大红灯笼100余对,营造浓浓的迎春氛围。
(二)组织青少年在清明节期间开展清明祭英烈活动。
一是组织开展扫墓活动。在清明节前后,蒙自市第三中学、蒙自市水田乡中学、蒙自市银河小学、蒙自市团结小学等20余所中小学校先后组织学生到蒙自烈士陵园、省一大会址查尼皮、西南联大分校纪念馆等红色教育基地开展“缅怀先烈致敬英雄”“缅怀革命先烈弘扬民族精神”等主题教育活动,参与人数达4500余名。青少年主动向英雄前辈敬礼、默哀、献花,以表瞻仰烈士,缅怀先烈之情,激发青少年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二是开展“网上祭英烈”活动。全市各学校组织“网上祭英烈”活动,组织师生在网上学习英烈事迹和革命历史,积极向革命先烈献花、抒写感言寄语50000余条次,通过寄语表达对英烈的缅怀和敬仰,在网上形成弘扬民族精神、激发爱国热情的主旋律。三是开展“革命英雄在我心中”的主题班(队)会活动。各学校结合实际开展“我们的节日·清明”活动,以“祭拜革命先烈弘扬爱国传统传承民族精神”等主题班队会750余次,弘扬和传承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通过讲述和了解革命先烈为国捐躯的感人事迹,在学生心中厚植爱国主义教育,促使青少年树立人生远大目标,报效祖国的信念。
四、组织特色活动,加强未成年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一是开展“中华经典诵读”活动。
蒙自市教体局将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纳入语文、历史、思政等课程,读好教材中的论语精典句段、诗词、神话、传说、寓言等传统经典,并开展以“品读经典·传承文明”“我们的节日·精神的家园”等为主题的系列赛诗会、毛笔书法、经典诵读等活动,打造一批“最美读书声”校园诵读品牌,培育未成年人的文化素养和文化自信,传承优秀传统文化。2023年,开展经典诵读等3000余场,25家中小学创新开设“书法思政课”“红歌思政课”“音乐思政课”等特色课程,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融入课程教材。
二是推进“中华戏曲传承”活动。
开展“国粹润童心·经典共传承”戏曲进校园工作,把戏曲艺术纳入中小学美育教学课程,组织专业院团到学校进行表演和学生到剧院观看等活动,推动中小学生艺术实践,形成“一校一品”“一校多品”模式,激发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喜爱,大力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2023年,各学校聘请20余名彝族花灯文化遗产传承人到校授课,邀请京剧艺术院团到学校表演29场次,组织学生50000余人次现场观看。
三是推进“书法进校园”活动。
落实《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各中小学根据各年龄段的学生特点,开足开齐铅笔、钢笔、毛笔书法课程,小学阶段将写字单设成一门毕业测评学科内容,每学期开设12-14课时。2023年,组织开展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书法作品征集活动,共收集967余份作品。邀请书法家进校园开展书法知识辅导讲解29场次,参与人数达39700余人次。
四是推进“传统体育项目进校园”活动。
在校园中形成“一校一品”“一校多品”格局,积极开展中华传统体育进校园活动,草坝中心学校、凤凰小学、雨过铺中学、多法勒中学等开设了中华武术、摔跤、射箭、霸王鞭等传统体育项目。各学校将中华传统体育项目纳入学校运动会、大课间活动。2023年,共有9900余名学生参与中华武术,260余名学生参与摔跤,7500余名学生参与霸王鞭,700余名学生参与射箭。让传统体育成为积极、健康、向上的校园生活内容,优秀民族文化得以代代传承。
五、下一步工作打算
下一步,我局将根据工作实际,充分发挥学校、社会、家庭的协同作用,构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育人长效机制,助推学校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品质提升。
一是发挥阵地优势,深掘底蕴育新人。
充分发挥学校育人主阵地的优势作用,倡导教师在教学中,注重阅读和讲授古典文献,使学生在课堂中系统接受传统文化教育,提升人文素养。倡导在学校中融入传统文化教育回归生活教育,将传统文化教育融入在学生的一日生活中,结合学生的实际需求,选择学生喜闻乐见且接地气的活动,让学生能贴近生活实际,满足学生直接获得感知和亲身体验的需求,增添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使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更加生活化和长效化。
二是构建家校平台,夯实基础抓共育。
多渠道搭建家校共育平台,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园风家风文化塑造中,鼓励家长与学生一起参与各类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活动。如举办一些亲子活动,引导家长到学校,带领学生了解当地的民俗文化、欣赏古代建筑,感受当地的文化魅力,让家长能够正确认识到传统文化对学生发展的积极作用,进而为学生今后的学习和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是整合社会力量,拓展领域强效果。
适时开办“文化大讲堂”,邀请传统文化名家名师到学校开讲,利用州博物馆等作为传统文化教育基地,以课外实践活动的形式达到传统文化的育人目的,增强育人效果。
总之,我局将坚持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学校教育相融合,通过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育人活动,让全市幼儿、中小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得到熏陶、启发和锻炼,在成长中感悟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从而有效地继承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感谢您对我市教体工作的关心和支持,请在今后对我们的工作多提宝贵意见和建议。
蒙自市教育体育局
2023年7月27日
(联系人:彭芳芳,联系电话:3856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