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 索引号
    000014348/2023-02297
  • 发布机构
    蒙自市农业农村局
  • 文号
  • 发布日期
    2023-08-05
  • 时效性
    有效

对政协蒙自市第四届第二次会议第32号提案的答复

农村林业界别全体委员:
  你们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云南省红河州蒙自市委员会第四届第二次会议会议上提出的《关于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推进乡村振兴的建议》第32号提案,市政府已转交我们研究办理,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发展壮大发村级集体经济是增强农村自我保障和报务群众能力,解决农村集体“无钱办事”问题的根本举措,是提升农村基层党组织组织能力,实现乡村振兴的必由之路。2022年,全市88个村级集体经济总收入12092.21万元,其中,经营性收入8369.36万元。经营性收入全部达到5万元以上,5-10万元的有67个村,10-50万元的有18个村,50万元以上的有3个村。截至2023年7月10日,全市88个行政村村级集体经济总收入1099.80万元,其中经营性收入592.69万元,平均达到6.74万元。无经营性收入的有21个村,有经营性收入的有67个村,其中:经营性收入5万元以下的有35个村,5-10万元的有16个村,10-50万元的有14个村,50-100万元的有1个村,100万元以上有1个村。
  各位代表提出的“解决好角色转变问题、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增强村集体发展基础、鼓励探索村集体经济不同发展路径”这些建议很好。对我市的村集体发展工作有很重要的意义,我们在工作部署和落实中将认真加以采纳。
  一是解决好角色转变问题。组织部门牵头,通过举办培训班、实地考察交流等方式有效促进乡镇(街道)党(工)委实现从“抽鞭子”到“摇扇子”的转变,压实村党组织书记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第一责任职责,树立“一盘棋”思维,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有效促进村党组织书记破除目光短浅的“等、靠、要”思想,树立敢闯、敢试、敢干的新观念,开拓思路,因地制宜、因村施策。2022年10月,蒙自市委组织部组织各乡镇(街道)党(工)委书记赴泸西县考察学习抓党建促乡村振兴,2023年4月,组织全市73名村党组织书记、村委会主任参加全国村党组织书记和村委会主任视频培训班。通过加强培训及组织实地外出考察的方式帮助基层党组织理清发展思路,提振基层党员干部发展信心,充分挖掘本地独有的资源禀赋,探索符合实际的多元化发展模式,因地制宜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全力破解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瓶颈,不断增强村级党组织自我保障和服务群众能力。市农业农村局结合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工作,强化业务培训,提高基层干部和财务人员的管理和业务素质,对乡镇农经管理人员、村组干部及村报账员开展财务管理业务培训16期共1357人次。通过学习、培训,有效促进村党组织书记破除目光短浅的“等、靠、要”思想,树立敢闯、敢试、敢干的新观念,开拓思路,因地制宜、因村施策。压实村党组织书记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第一责任职责,把发展村级集体经济情况作为各党(工)委书记抓党建工作及以及党建建述职评议考核的重要内容。
  二是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优化金融扶持政策,引导金融行业积极支持和参与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市级税务、农业、乡村振兴、工信等有关职能部门,要尝试对村集体企业在税收扶持、农业职业经理人、农创产品开发师、助农电商主播引培等方面给予优惠政策。为解决全市村集体经济组织发展资金不足,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推进壮大村集体经济,蒙自市出台了《蒙自市壮大村集体经济项目扶持贷款实施办法(试行)》《蒙自市壮大村集体经济项目扶持贷款风险补偿金实施办法(试行),2022年,金融机构累计发放村集体经济扶持贷款488万元,解决24个薄弱村无钱发展困局,带动村集体经济创收52万元。截至2023年3月底,村集体经营发展贷款规模986万元;市税务局在优化土地资源配置、促进农业生产、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促进农产品流通等方面给予税收优惠政策;市乡村振兴局在持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振兴有效衔接上,积极探索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如创新“党组织+企业+合作社+农户”和“股金+租金+薪金”等多种模式,围绕蒙自特色小浆果产业,持续推广集体农户双增收的红河佳裕“兜底增收”模式、柒瑞结“致富带头人”模式云科创“孵化家庭农场”模式等。下一步,市乡村振兴局将持续关注农村集体济经发展,围绕农村集体经济联农带农项目,积极协调衔接资金支持。
  三是增强村集体发展基础。摸清家底,盘活现有集体资源;做好发展村集体经济的人才培育;着力推进农村专业合作社深度发展,村两委介入农村合作社,将集体经济与合作经济融为一体,指导合作社进一步规范化生产,提高质量打响品牌,实现资本快速积累,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全市开展了清产核资工作,摸清了家底,盘活了现有集体资源,增加了村集体收入。截至2021年底,全市集体资产总额27.70亿元,其中:经营性资产14.26亿元,非经营性资产13.43亿元。农村集体土地267万亩,其中农用地247.88万亩。农用地中耕地89.31万亩,园地26.55万亩,林地113.29万亩,草地15.73万亩,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用地2.25万亩;养殖水面0.53万亩,其他农用地0.22万亩。建设用地面积6.91万亩,未利用地12.21万亩。盘活现有资源增加集体收入,如文澜街道落龙庄村委会利用办公楼前300平方米的空地,村委会投资19万元,建成300平方米的3间铺面,目前3间铺面获得年租金收入6万元;积极培育干部队伍,继续开展乡镇(街道)村干部素质提升培训,提升村干部领导新时代农村经济发展工作的水平和改革创新的能力,培育造就一批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农村经济发展干部队伍。培养骨干农民,组织开展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积极引导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培养造就一支扎根基层、服务群众、引领农村经济发展的骨干农民队伍;目前部分村两委会与农民专业合作社合作,村两委具有支持政策倾斜、土地资源配置等优势,通过多年的发展,多数农民专业合作社已有自己的销售渠道、品牌优势,两者融合恰好能取长补短、相互促进,实现共赢。蒙自市将着力推进农村专业合作社深度发展,村两委介入农村合作社,将集体经济与合作经济融为一体,指导合作社进一步规范化生产,提高质量打响品牌,实现资本快速积累,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
  四是鼓励探索村集体经济不同发展路径。探索差异化发展路径。因地制宜,立足当地资源禀赋发展凸显地方特色的村集体经济。探索多形态的村集体经济合作模式。发展“党建+村级+”、“党建+村级+国有平台公司+合作社”等合作模式,对村级集体所有的经营性资产,采取村级集体直营、承包、租赁、外租、参股、税收分成、资产置换和BOT模式等有效实现形式,提高村级集体资产利用率。蒙自市在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中,因地制宜,立足当地资源禀赋,用好用活“抱团取暖”、“资源开发”、“实体带动”等集体经济强村“十法”发展村集体经济,采取多种合作模式,由村级集体、承包、租赁、外租、参股模式等有效实现形式,提高村级集体资产利用率,带动农民发展主导产业,千方百计增加集体经济收入。如西北勒乡采取“村+村+企业+党支部+职业经理人”模式,带动696户果农户均增收2万元,集体经济创收89.6万元;草坝镇前进村采取“党支部+合作社+公司+农户”模式,好吃米稻业产销专业合作社共带动1500多户村民种植优质水稻3000余亩,“云恢290”等精品米在全市商超和电商平台销售,每年可带动社员增收6万元。
   感谢你们对我市农业农村工作的关心和支持,请在今后对我们的工作多提宝贵意见和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