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引号000014348/2022-00122
-
发布机构蒙自市农业农村局
-
文号
-
发布日期2022-08-16
-
时效性有效
对政协蒙自市第四届一次会议第26号提案的答复
赵崇军、陈丹委员:
你们在政协蒙自市四届一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耕地非粮化政策下加快蓝莓产业发展的建议》第26号提案,市政府已转交我们研究办理,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蒙自市在 “十三五”期间不断加大“三农”工作力度,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打造世界一流“绿色食品牌”的决策部署,确立了十四五期间打造百万亩林果百亿综合产值的发展目标,其中蓝莓产业的发展成为实现该目标的重要一环。蒙自市创新工作方法,积极应对,发展蓝莓产业。
一、以“一县一业”为抓手,实施优质蓝莓扶贫产业园建设项目
在雨过铺街道大台子、江水地和马房,观澜街道永宁流转耕地 建设蒙自市“一县一业”优质蓝莓扶贫产业园。总用地面积为2151.09亩(含蓝莓种植面积1990亩,管理区及配套基础设施161.09亩),主要建设内容包括蓝莓种植区、生活管理区以及配套基础设施等工程。其中永宁数字蓝莓扶贫示范园200亩(乡投150亩)、大台子现代农业蓝莓扶贫产业示范园480亩(乡投200亩)、江水地324亩、马房400亩。其中永宁数字蓝莓扶贫示范园200亩(乡投150亩)。2019年完成土地流转,2020年初开工建设,2020年底完工。并与云科创签订固定回报合作收益返还方案;大台子现代农业蓝莓扶贫产业示范园480亩(乡投200亩)。2020年完成土地流转,2020年中开工建设,2021年中完工。并与北归佳源签订合作协议。北归佳源负责生产管理、销售、品牌策划等。马房村、江水地已完成土地流转工作,但因一般耕地使用政策变化及大屯海生态保护红线划定影响,目前暂时不能进行蓝莓种植。
二、充分利用第三次国土调查成果,对全市园地分布进行分类排查,摸清各类果园地情况,为蓝莓产业发展提供用地根据对“耕地非粮化”政策解读,能用于发展林果业的地类只有园地。第三次国土调查成果全市现有园地394635.3亩,其中分布在坝区的新安、文澜、文萃、观澜、雨过铺、草坝共187978.5亩。在坝区园地中,主要种植的果种是石榴、枇杷、鹰嘴蜜桃等,大约有30%左右属于老旧果园,目前处于产量低、品质差、效益低的状态,客观上需要进行更新换代,重新建设新果园。因此可以通过联农带农的方式发展蓝莓产业,以农业龙头企业为核心、农民专业合作社为纽带、家庭农场和种植大户为基础,创新“政府引导、土地集中、龙头带动、群众参与、金融支持”产业投资模式,依托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技术优势,以代耕代管、合作经营等方式,推动散户果园标准化生产;建立农业产业化联合体,用活“龙头企业+村集体+合作社+种植户”模式,引导企业、合作社与农户建立紧密的契约关系,通过签订长期购销合同等形式,保障农户收益、提升生产集约化、组织化水平,带动广大农户发展蓝莓产业。
三、探索受污染耕地用于发展无土栽培常绿蓝莓的可能性
受采矿及各类工矿企业的影响,蒙自全市共分布有受污染严格管控类耕地面积17936.73亩,主要是重金属超标,其中坝区分布有9263亩,主要位于雨过铺、草坝。受重金属污染的耕地,存在种植食用类农产品不符合质量安全标准的风险。在《农用地土壤环境管理办法(试行)》中第四章分类管理第二十四条“县级以上地方农业主管部门应当对严格管控类耕地采取以下风险管控措施:一是依法提出划定特定农产品禁止生产区域的建议;二是会同有关部门按照国家退耕还林还草计划,组织制定种植结构调整或者退耕还林还草计划,报所在地人民政府批准后组织实施,并上传农用地环境信息系统”。当前蓝莓种植采用的是无土栽培常绿蓝莓技术,与传统种植方式相比,做到了种植生产过程与水土隔开分离,在保证农产质量安全的前提下,能充分盘活利用严格管控耕地资源,杜绝环境风险的影响,积极探索出一条严格管控类耕地安全利用新途径。目前市农业农村局正积极与自然资源、生态环境等部门进行沟通,探讨在受污染耕地上种植蓝莓的可行性。
四、在山区试验无土栽培常绿蓝莓的可行性
当前对我市蓝莓产业发展最大的限制因素就是“耕地非粮化”带来的用地困难。山区土地资源丰富,适宜发展林果业。蒙自最早进行大棚蓝莓种植的是鸣鹫镇杨梅坝,种植地海拔1850米,采用常规种植,上市时间是7月左右,蓝莓表现良好。在此基础上,市农业农村局计划安排市果蔬技术推广站选址进行无土栽培试验,探索山区种植与坝区种植的差别,能否实现蓝莓的错峰上市,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五、存在问题
(一)老旧果园流转费用高,抑制了蓝莓发展的速度。
蒙自果树种植经济效益比较高,即便是老旧果园产值也会在6000到8000元,在流转土地的时候,农民的期望值比较高导致流转的费用超出了公司的预期。以2022年深圳诺普信公司在冷泉镇准备流转的果园为例,农民要求每亩的地面附着物的补偿要求24000元/亩,大大超出公司的预期,导致项目目前处于停滞。
(二)联农带农的发展方式宣传力度不够,农户认知度低。
由于蓝莓种植在蒙自种植发展的时间不长,到目前也仅为四年,而且主要是公司在种植且是封闭运营管理,一般农民对蓝莓知之甚少,甚至农业部门、政府工作人员知道的也不多。造成了农民对联农带农能达到的经济效益心存疑虑,阻碍了蓝莓联农带农发展方式的推进。
六、下一步工作
(一)加大对联农带农发展方式的宣传力度
采取公司与政府部门配合的方式,由公司将联农带农的发展方式进行编排,制作成通俗易懂的宣传材料和动画PPT。由政府部门配合公司对这些宣传资料进行发放推广,方式可采取发放纸质材料,或者在村组微信群、QQ群进行推送,加大农民对于联农带农发展方式的认识。
(二)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对接,推动受污染耕地的利用
市农业农村局正积极与自然资源、生态环境等部门进行沟通,摸索在受污染耕地上进行种植结构调整种植蓝莓的流程及可行性。
感谢你们对我市农业农村工作的关心和支持,请在今后对我们的工作多提宝贵意见和建议。
蒙自市农业农村局
2022年8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