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 索引号
    000014348/2022-02028
  • 发布机构
    蒙自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 文号
  • 发布日期
    2022-08-17
  • 时效性
    有效

蒙自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对蒙自市四届人大一次会议第25号建议的答复

李敏代表:  

    你在蒙自市四届人大第一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高铁开通对蒙自经济的机遇与挑战的建议》第25号建议,市政府已转交我们研究办理,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蒙自作为滇中城市群副中心城市、云南省区域性中心城市之一,坐拥国家级蒙自经济技术开发区、红河综合保税区两个开放平台,是中国(云南)自由贸易试验区红河片区的“腹地”,对外开放具有坚实的基础。城市建成区面积达33.63平方公里,城镇化率达75.19%,建成区绿地覆盖率36.01%,空气优良率97.5%,森林覆盖率47.39%。随着红河综合交通枢纽等一批重点项目、重大工程稳步推进,滇南中心城市建设生机勃勃。

    一、抢抓机遇,提升城市品位

    (一)完善基础设施网络,夯实城市发展基础

    面向打造滇南首位城市的建设需要,结合现代化产业体系构建和生态水韵湖城打造,持续完善以交通、水利、能源、物流和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为主的基础设施网络,为蒙自百万人口之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和保障。一是加快推进城市立体综合交通体系建设。公路方面,扎实推进蒙屏高速、建元高速蒙自立交区建设。围绕基础设施补短板,加快推进农村公路新改建及道路硬化工作。加快推进蒙自综合交通枢纽对外联接道路建设。铁路方面,加快推进弥蒙高铁建设,筹划蒙文、蒙普铁路和蒙河高铁。力争蒙自-文山、蒙自-河口城际列车开通。航空方面,加快推动蒙自机场建设,力争十四五时期正式通航。滇南中心快速通道络建设方面,打造内外两个环线,打通连接蒙自市、雨过铺街道、大屯街道、个旧市、鸡街、沙甸、开远市、大庄乡、羊街镇、草坝镇、新安所镇、文澜街道的互联互通的半小时滇南中心城市内环线;打通连接草坝镇、西北勒、鸣鹫、老寨、芷村、期路白、水田、冷泉、新安所、文澜的互联互通的一小时滇南中心外环快速通道。最终构建蒙自“高速+高铁+航空”三位一体的内联外通的立体化交通体系,着力打造“一刻钟生活圈、半小时通勤圈、一小时滇南经济圈、二小时滇中经济圈”的“四圈”快速便捷通道,助推滇中与滇南城市群综合交通一体化,把蒙自建设成为面向东南亚的滇南枢纽城市。二是加快推进能源保障网建设。加速推进城乡电网改造升级,推进科学高效智慧电网建设,努力提升电网自动化水平。加强油气运储保障能力建设,推进云南能投集团开远—文山蒙自支线、雨过铺—老寨天然气管道建设,进一步扩大天然气使用范围和在工业生产中的使用比例,完善蒙自市城市燃气网络。完善成品油物流配送和加油网点布局,确保满足全市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加大新能源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力度,适度超前规划分散式充电桩建设。加快与红河州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对接,有效解决垃圾围城困境。

    (二)城市更新行动和新型城镇化协同推进,促进城市高质量发展

    推进海绵城市、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城市防洪排涝排水管网、城市停车场等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一是城市更新行动加快推进。坚持“保老城、建新城”的理念,重点建设“三区五道”(一街区东大街历史风貌街区一小区阁学忆老旧小区一滨湖区环湖路景观风貌提升和五条城市景观大道龙井路、联大路、人民路、义正街、海关路提升改造),以打造集滨湖景观空间、历史文化保护、公共文旅服务、城市新家园为一体的滇南中心城市新名片为目标,以场景化“微更新”为主的“维护修缮”模式,对南湖北片区进行改造。该片区共2.54平方公里,现有总建筑面积160.35万平方米,项目总投资23.69亿元,共包含8类16个子项目。截至目前,已开工建设5个,其他11个子项目计划今年内开工建设。二是城市管理水平不断提升。构建“一网统管”治理模式,提高城市智慧化管理水平。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积极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建设活动,培育社会文明新风,提倡人人遵纪守法,遏制乱贴乱画、乱吐乱扔等不文明行为,全面提高市民文明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鼓励争创国家文明城市和国家园林城市,提高城市吸引力。三是城市面貌显著改善。建成区面积达34.6平方公里,五年累计实施棚户区改造14个、改造老旧小区166个,建成保障性住房6165套,城市生活污水处理率达97%。新建公园9个,建成绿道92.5公里,人均公园面积达12.02平方米。

    (三)多举措促房地产平稳发展,为人才提供住房保障

    随着弥蒙高铁开通,在一定程度上可吸引外来人口至我市购房,同时,通过走出去、引进来、带起来,以点带面扩大销售辐射面,打造蒙自房源名片,扩大宣传辐射面,面向全国推广楼盘,吸引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东三省等外来人口或候鸟群体到我市购房居住、投资置业,降低销售成本,缓解我市库存压力,促进房地产销售,可带动我市房价的提升。在高铁开通的基础上,拟制定《蒙自市促进房地产业平稳健康发展措施》,一是从积极支持购房人贷款需求及购房奖补政策等方面,鼓励购房,提振市场信心;二是引进人才,保障人才在蒙安居。通过提供住房、购房补助的方式,为各类人才提供住房保障。

    二、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推动高质量发展

    (一)蒙自市“十四五”现代产业发展目标

    按照蒙自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重点发展制造业、有色金属及新材料产业、现代物流业、文化旅游业、高原特色农业等百亿级支柱产业和数字经济、生物医药与健康服务、金融服务、房地产、绿色能源十亿级优势产业,力争到2025年GDP实现776亿元,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30.3%,制造业增加值占GDP比重27.6%,电子信息、冶金、装备制造、新型建材、食品加工、生物医药产业分别实现产值300亿元、200亿元、150亿元、100亿元、12亿元、10亿元以上;民营经济增加值占GDP的比例超过60%,现代产业体系骨架基本形成。

    (二)扬长避短,做高端产业

    (1)高起点抓好产业园区建设。发挥龙头企业优势,围绕各园区主导产业,开展补链延链强链工作。通过招商引资,引入配套企业和项目,让好项目、好企业在产业园区集聚,填补产业链上下游空白,形成产业链闭环。对产业集聚、税收贡献、科技创新能力提升快的园区或企业,给予政策支持、要素倾斜,发挥重点企业的核心和辐射带动作用,完善产业链条,培育一批创新链核心、产业链高端的主导产业。

    (2)紧盯品牌打造。依托蒙自石榴、米线等特色食品,培育打造优质食品加工龙头企业,提升“中国·蒙自过桥米线美食文化节”和“中国·蒙自石榴节”品牌,扩大蒙自食品品牌知名度。支持企业与各级广播电视台、报纸、杂志、网络等媒体深化合作,大力实施“蒙自品牌”提升工程,提高广大群众对蒙自食品的知晓率、认同感。

    (3)突出人才资源优势。充分利用有红河学院、红河职业技术学院、云南红河技师学院、云南锡业职业技术学院等大中专职业院校人才资源相对集中的优势,接续给各产业链输送专业型、技术性人才,为做大做强高端产业提供人才基础。

    (三)做强园区产业

    (1)完善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园区道路通、供水通、排水通、电力通、电信通、供气通、供热通、场地平整“七通一平”重点基础设施建设,对产业要素集聚发展形成有力支撑。加强环保基础设施建设,促进资源消耗小、经济效益好的高新企业集聚发展。开展园区循环化改造、资源综合利用等,解决结构性污染问题,保障区域生态平衡。

    (2)探索发展“园中园”模式。采取市场化运作模式,引入社会资本组建合资公司参与园区建设,建成有色金属冶炼示范园、再生金属循环利用产业园、冶金新材料产业园3个产业“园中园”。“园中园”充分利用社会资本和蒙自矿冶等企业产业发展需求进行招商,形成产业上下游协同关系,促进产业抱团发展,达成“招一个、引一串、带一片”的实效。

    (3)推动园区智能化发展。把智能制造作为深化两化融合的主攻方向,加快推进有色金属及新材料产业信息化、数字化与制造技术融合发展。支持采矿、选矿、冶炼企业完善基础自动化、生产过程控制、制造执行、企业管理四级信息化体统建设,全面开展生产企业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和评定工作。探索智能制造新模式,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全市智能制造路线图。

    三、聚焦“链长制牵引”,强化产业链招商

    (一)大力推进先进制造业产业链建设。充分发挥现有绿色新型建材、稀贵金属冶炼等本地企业的带头作用,鼓励企业开展以商招商实施“建链”“补链”“延链”“强链”,引导企业通过校地合作、科研创新等方式提升产品科技含量。聚焦重点产业、精准对接目标企业,力争2022年向“两区”推送共享招商引资项目信息8个以上,引进有色金属产业链项目、绿色新型环保建筑材料产业链项目、包装包材生产项目等绿色制造业重点项目4个以上,推动10kt/a超细活性锌粉制备产业化、年产50吨高纯铟制备等项目建设。

    (二)全面提升高原特色农业现代化水平。按照“大产业+新主体+新平台”发展思路,依托蒙自石榴、枇杷、蓝莓等特色水果种植规模和鹏欣肉牛、温氏生猪等项目,引进特色水果精深加工、过桥米线等特色食品精深加工,肉牛养殖及肉制品精深加工、饲料加工等绿色食品产业链重点项目2个以上;推动冷泉镇鹏欣标准规模化肉牛育肥养殖示范场、鸣鹫镇舍所坝纯种肉牛示范场投产达效。

    (三)大力推动现代物流业迈上新台阶。依托滇南交通枢纽区位优势及蒙自经开区、红河综保区、中国(云南)自由贸易试验区红河片区平台优势,借助国家将红河州设为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的政策机遇,将蒙自建成滇南生产生活性物流基地和贸易消费中心,打造成中国-东盟重要的果蔬聚散地、滇南现代化农产品交易中心、跨境电商示范区和现代化物流产业示范区,力争2022年引进跨境电商、区域化农产品交易中心等重点项目2个以上。

    (四)大力发展生物医药与健康服务业。围绕滇南医疗中心建设,整合用好气候、特色食品等康养资源,发展中草药、民族医药和养老、健康服务等大健康产业,打造“健康生活目的地牌”。对接滇南医疗中心配套服务需求,着力引进检测、体检、护理、消杀等社会医疗服务产业;围绕小黄姜、白芨、重楼等中药材种植规模,发展天然药物和中药饮片、配方颗粒、中成药、仿制药的研发生产;加快石榴、枇杷等食药同源生物资源科研开发,用好东南亚植物资源,积极研发植物提取的保健品、香料、化妆品、染色剂等产品;结合滇南中心城市核心区建设规划,全力打造享誉全国的全季式医疗康养中心,将蒙自建设成为滇南大健康中心和大健康产业引领区。力争2022年引进生物医药与大健康产业招商引资重点项目2个以上。

    (五)培育蒙自文化旅游品牌。充分挖掘中共云南一大会址查尼皮、滇越铁路碧色寨车站、西南联大蒙自分校等蒙自独特的历史文化元素,擦亮“百年滇越铁路”“百年开埠通商”“百年过桥米线”名片、串珠成链,引进和打造独具蒙自魅力的文化旅游项目。紧盯知名文旅企业寻求合作,持续推广“中国∙蒙自过桥米线美食文化节”和“中国∙蒙自石榴节”等重要节庆品牌,紧紧抓住国家体育总局文化发展中心与蒙自市战略合作机遇,积极推进“体育+健康+旅游”融合发展。2022年重点聚焦“文、游、医、养、体、学、智”全产业链,引进生态康养、休闲度假、游乐场、高品质酒店及精品民宿等文化旅游及相关配套服务重点项目3个以上。

    (六)打好“营商环境”组合拳。坚持“市场主体需要的就是我们要做的”,多管齐下、破立并举、软硬兼施,全面优化政务环境、法治环境、城市环境,切实增强产业发展的吸引力和竞争力。

    感谢你(你们)对我市经济发展、产业发展工作的关心和支持,请在今后对我们的工作多提宝贵意见和建议。

  

 

                    蒙自市发展和改革局 蒙自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2022年6月23日

 

(联系人:杨欢,联系电话:0873-38120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