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引号000014348/2022-02027
-
发布机构蒙自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
文号
-
发布日期2022-08-17
-
时效性有效
蒙自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对蒙自市四届人大一次会议第3号建议的答复
王全等11位代表:
你们在蒙自市四届人大第一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加强蒙自市人口与人才工作的建议》第3建议,市政府已转交我们研究办理,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全市人口情况根据我国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全市总人口(常住人口)为585976人。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为2.8人,比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减少0.69人。全市人口中,0-14岁人口为107039人,占总人口的18.27%;15-59岁人口为407226人,占总人口的69.49%;60岁及以上人口为71711人,占总人口的12.24%,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为48775人,占总人口的8.32%。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0-14岁人口的比重下降0.4个百分点,15-59岁人口的比重下降2.18个百分点,60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2.58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1.82个百分点。
全市3岁及以上人口中,拥有大学(指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口为99447人;拥有高中(含中专)文化程度的人口为74088人;拥有初中文化程度的人口为164885人;拥有小学文化程度的人口为184762人。
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每10万人中拥有大学文化程度的由8570人上升为16971人;拥有高中文化程度的由9163人上升为12643人;拥有初中文化程度的由27125人上升为28138人;拥有小学文化程度的由42530人下降为31530人。
全市15岁及以上人口中,文盲人口(15岁及以上不识字的人)为10455人,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文盲人口减少6561人,文盲率由4.08%下降为1.78%,下降2.3个百分点。
全市人口中,居住在城镇的人口为430355人,占总人口的73.44%;居住在乡村的人口为155621人,占总人口的26.56%。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城镇人口比重提高15.54个百分点。
二、人才引进培养情况
人才是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第一资源、第一要素,长期以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人才工作,积极推荐人才参与各类人才项目申报评选工作,不断完善政策措施,加强对高层次急需人才引进的政策支持。
(一)成立人才推荐评审委员会,积极宣传开展人才项目申报评选工作。
推荐各类人才参与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国家级百千万人才工程、云南省政府特殊津贴和云南省有突出贡献优秀专业技术人才等人才项目申报评选。目前,从人社部门这条线上报,获批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人、云南省政府特殊津贴2人,云南省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业技术人才4人,云南省科技兴乡贡献奖9人。
(二)积极宣传红河州“8+5”人才系列文件和蒙自市“1+1+7”人才建设文件,认真做好高层次急需人才引进的牵头工作
(1)红河州“8+5”人才系列文件。“8”指2016年10月,州委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南部六县干部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2017年2月,州委、州政府印发了《红河州引进高层次急需人才暂行办法》《红河州引进高层次人才住房保障实施办法(试行)》《红河州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及企业家队伍建设暂行办法》《红河州建设开发开放“人才特区”暂行办法》《红河州引进高层次人才绿色通道服务办法(试行)》《红河州州级领导干部联系专家人才办法》《“红河英才”培养计划》等7个人才系列文件。“5”指州委办、州人民政府办印发《红河产业技术领军人才培养工程实施办法(试行)》《红河首席技师培养工程实施办法(试行)》《红河教学名师培养工程实施办法(试行)》《红河文化名家培养工程实施办法(试行)》《红河拔尖乡土人才培养工程实施办法(试行)》等5个人才培养系列文件。
(2)蒙自市“1+1+7”建设文件。2018年5月,蒙自市对应州级文件,制定出台了市“1+1+7”人才建设文件:《中共蒙自市委办公室 蒙自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认真贯彻落实州委、州政府< 红河州引进高层次急需人才暂行办法>等四个人才建设文件的通知》(蒙办发〔2018〕55号),《中共蒙自市委 蒙自市人民政府印发< 蒙自市市级领导干部联系专家人才办法>< “蒙自英才”培养计划>的通知》(蒙发〔2018〕12号),《中共蒙自市委办公室 蒙自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 蒙自市产业技术领军人才培养工程实施办法(试行)>等六个人才建设文件的通知》(蒙办发〔2018〕58号)。
上述文件的制定为我市开展高层次急需人才引进提供了政策支持。文件明确高层次急需人才指在国内外有重要影响的国家级和省级有突出贡献的各类专家、学者,以及拥有领先专利技术和科研成果、能推动全州重点产业技术突破、能带动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和金融服务业发展的各类高层次急需人才。主要包括国内外顶尖人才、国家级领军人才、省级领军人才、其他急需紧缺人才。高层次急需人才的引进坚持党管人才,按照“引人与引智并举,用人与用智并重”的原则,通过“政府引导、单位自主、契约管理、鼓励创新”的方式,吸引聚集国内外各类优秀人才参与本地经济社会建设。
引进的高层次急需人才根据相应条件,可享受《红河州引进高层次急需人才暂行办法》、《红河州引进高层次人才住房保障实施办法(试行)》和《红河州引进高层次人才绿色通知服务办法(试行)》所规定的一次性安家费、科技成果奖励、资金扶持、住房保障、配偶随迁、子女入学等优惠政策。蒙办发〔2018〕55号在落实保障措施中明确:“四个文件”中明确高层次急需人才引进由州级财政支持保障的,人员引进到蒙自市级单位后,市级财政按照州级标准的50%给予额外增补。
根据责任清单,蒙自市人社局负责引进高层次人才工作牵头落实,2018年5月我局在人才市场管理办公室设立了引进人才服务窗口,明确工作职责和责任人,并设专人负责此项工作,提供“一站式”窗口服务。积极宣传统计上报引进高层次急需人才计划、海内外高层次人才引进和柔性引进高层次人才需求信息,蒙自虽然是州府所在地,但作为一个县级市,客观条件对高层次急需人才的吸引力明显不足,加之高层次急需人才较少,引进难。至今高层次急需人才引进数还是0人。
(三)不断优化政策环境,加大资金支持力度,完善人才措施
从市委组织部人才办得知,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州委人才工作会议精神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才工作的重要论述,全面实施人才强市战略,市委市政府正借鉴云南省 “兴滇英才支持计划”、红河州“红河奔腾”人才计划,围绕全市中心工作谋划人才工作,围绕重大发展项目推进人才工作,围绕特色优势产业推动人才工作,围绕社会重点领域开展人才工作,统筹推进各类人才队伍建设。完善工作体系,优化服务环境。组织部门牵头抓总,其他部门和单位相互配合,形成合力,构建科学的人才工作体系,协调做好人才工作的各环节事务。在借鉴其他地区先进经验的同时,坚持外引和内培相结合,结合我市的实际情况,制定了蒙自市“十四五”人才规划,出台了《蒙自市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9条措施(试行)》,正积极研究制定“智汇蒙自”行动计划、蒙自市人才公寓管理办法、蒙自市优秀人才评选实施方案等人才及相关政策措施,加大人才工作资金投入,充分发挥资金对人才储备、引进、培养、开发和奖励的导向作用。从目前草拟的“智汇蒙自”行动计划中的青年人才“青蓝计划”、高层次人才“领航计划”等计划来看,传递着很强的即将上演“抢人大战”信号。
(四)提升职业教育办学层次
蒙自市委市政府提出了打造滇南教育中心的战略部署,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滇南教育中心的实施意见》(蒙发〔2021〕8号),明确了职业教育发展方向,加快职业教育转型升级,打造特色鲜明的职业教育。一是积极支持高等教育发展。支持红河学院提升办学层次,建成高水平应用型大学,支持红河卫生职业学院和红河职业技术学院发展。适时引进高水平大学在蒙自创办分校、研究院或职业学院,促进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合理增长,有效支撑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人才和智力需求。支持高等院校建设专家工作站和院士工作站,鼓励有条件的职业院校招收周边国家学生,把蒙自建设成为南亚、东南亚国家留学的首选地。加大校地合作力度,通过人才共享、学术论坛、合作互助等形式推进“产、学、研”协同创新,鼓励和支持高校构建与蒙自乃至红河州重点产业发展、新型城镇化建设、乡村振兴、民生改善需求相适应的学科体系、科技创新体系,提升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二是构建全民终身教育学习体系。建立有利于全市劳动者接受职业教育和培训的灵活学习制度,服务全民学习、终身学习。2021年,在蒙自市职业教育中心成立蒙自市社区教育学院,强化职业教育学校的继续教育功能和社会培训服务功能,把各类中职学校建设成为市民终身学习的平台和开放性学校;开展多种多样的职工继续教育;扩大社区教育资源供给,加快发展城乡社区老年教育,推动各类学习型组织建设。形成以网络教育、社区教育、职业教育、老年教育、家庭教育、农民学校等为一体的滇南教育全民终身学习网络体系。不断提升全民受教育年限,保障全民受教育权利,提高人口综合素质。
感谢你们对我市人才工作的关心和支持,请在今后对我们的工作多提宝贵意见和建议。
蒙自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蒙自市教育体育局
2022年6月20日
(市人社局联系人及联系电话:杨敏,3723307;市教育局联系人及联系电话:卢宇,3856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