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引号000014348/2022-00125
-
发布机构蒙自市农业农村局
-
文号
-
发布日期2022-08-15
-
时效性有效
政协蒙自市第四届第一次会议笫36号提案的答复
农工党蒙自市总支部委员会、致公党蒙自市支部委员会:
你们在政协蒙自市第四届第一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加快推进“绿色食品牌”建设工作的建议》第36号提案,市政府已转 交我们研究办理,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和批示指示精神,省第十一次党代会、州第九次党代会决策部署,落实中央、省委、州委、市委经济工作会议要求,提升重点产业链现代化水平,促进全产业链素质整体提升,有力有效推动产业强市建设,按照《蒙自市推行链长制落实“六个大抓”实施方案》,蒙自市农业农村局围绕高原特色农业和绿色食品精深加工全力打造世界一流“绿色食品牌”。
一、发展目标
聚焦水果主导产业,整体衔接推进,优化产业布局,聚集资源要素,延长产业链条,补齐发展短板,推动高原特色农业产业融合发展,提升农业产业链现代化水平,促进农业高质高效,加快推动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有力支撑。围绕石榴、蓝莓等水果和生猪、肉牛养殖加工等重点产业建立健全产业链,力争2025 年,全市农林牧渔业生产总值达到100 亿元。
二、取得成效
2021年全市农林牧渔业生产总值60.3亿元,同比增长10.3%;完成粮食播种面积56.86万亩,完成粮食产量15.73万吨;完成蔬菜种植面积17.45万亩,产量36.75万吨,产值7.5亿元;完成水果种植面积45万亩,产量57万吨,产值31亿元;农产品加工产值完成117亿元;龙头企业销售收入21亿元;招商引资省外到位资金15.14亿元;完成3000万元以上省外新签约项目3个;完成5000万元以上省外新开工项目1个;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7亿元。
2022年上半年完成粮食播种面积56.86万亩;完成蔬菜种植面积14.1万亩,产量20.3万吨,产值4.01亿元;完成水果种植面积45.1万亩,产量11.3万吨,产值18.5亿元;农产品加工产值完成44.3190亿元;龙头企业销售收入9.3713亿元;截至6月,招商引资完成到位资金7.49亿元,其中省外到位资金5.3亿元;完成3000万元以上省外新签约项目2个;完成5000万元以上省外新开工项目1个;截至5月,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1.49亿元。
2021年全市生猪存栏38.37万头;牛存栏7.99万头;羊存栏4.67万只;家禽存笼209.87万羽;出栏肥猪69.42万头、肉牛2.53万头、肉羊4.39万只、家禽310.5万羽;肉类总产量6.4万吨,禽蛋产量8368吨,畜牧业产值24.83亿元。
2022年上半年全市生猪存栏38.88万头;牛存栏9.41万头;羊存栏4.67万只;家禽存笼198.64万羽;出栏肥猪39.36万头、肉牛1.51万头、肉羊2.31万只、家禽160.38万羽;肉类总产量3.63万吨,禽蛋产量0.48万吨,畜牧业产值10.2亿元。
1.经营主体有增量。产业基地建设目标是将基地建成经营主体的基地。2021年底全市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龙头企业 72个,国家级重点龙头企业1个,省级重点龙头企业 15个,农业专业合作社258个,国家级示范社7个、省级示范社43个;家庭农场总数338个。多主体开展土地流转、连片种植实现了将基地建设有龙头。
2.基地规模有提升。为提升农业产业基地规模化程度,蒙自市集中力量、全力攻坚,创造过40天流转8000亩土地的蒙自速度,带动水果产业基地流转土地面积近4万亩,为基地建设提供有力的土地要素保障。2021年全市水果种植面积45万亩,产量57万吨,产值31亿元;2021年全市生猪存栏38.37万头;牛存栏7.99万头;出栏肥猪69.42万头、肉牛2.53万头畜牧业产值24.83亿元。现有红河佳裕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蒙自海升现代农业有限公司、蒙自乡村投资开发管理有限责任公司、蒙自市林产业投资有限责任公司、蒙自温氏畜牧有限公司、红河州民之源食品配送股份有限公司、鹏欣集团等多家种植、养殖加工省级龙头企业,建设了一批规模较大的产业基地。
3.农业生产更规范。我市先后建立了蒙自石榴、蒙自大枇杷种植2个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和西北勒苹果种植1个省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先后制定修改完善了《蒙自石榴生产技术规程》《蒙自大枇杷生产技术规程》《西北勒苹果生产技术规程》等3项红河州地方农业规范,积极发挥了标准对农产品标准化生产技术支撑作用。
4.产品市场有拓展。蒙自市蓝莓依托鑫荣懋的销售平台直接跳过中低端,抢占高端市场,产品远销国内外,国内主要销往江浙沪、粤澳港地区,国外主要销往新加坡、泰国等国。石榴、枇杷分级销售,中高端产品内销往江浙沪、北上广。依托电商示范百佳县在京东、淘宝、天猫等电子商务平台上建有5200多家网店开展线上销售。2021年农产品电商销售量20万吨,销售额14亿。产业基地建设主体与雨露空间、沃尔玛、家乐福、麦德隆、本来生活、盒马鲜生、百果园、乐购、北京物美、华堂等商超开展线下销售,实现线上线下双循环。
5.农业绿色有发展。2021年,绿色食品持证12家21个产品1.9万亩;有机新认证8家1.1万亩,持续认证9家,全部共计34个产品2.1万亩;GAP认证14家18个产品4.7万亩。全市绿色、有机、GAP已认证8.8万亩。
6.农业品牌有集群。2021年度云南省“绿色食品牌”品牌目录入选名单,蒙自市的“蒙自市蒙生石榴产销专业合作社-蒙生牌石榴、红河佳裕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佳沃牌蓝莓、红河五里冲生态茶业有限公司-哈尼水碾牌茶叶、蒙自海升现代农业有限公司-枝纯牌水果、蒙自市南疆水果专业合作社-蒙涯红牌水果”5家省、州级产业基地主体的5个品牌,以及蒙自市果蔬技术推广站-“蒙自石榴”公共品牌入选。2021年度的“十大名品”评选活动,2个省级产业基地主体红河佳裕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佳沃牌蓝莓、蒙自市南疆水果专业合作社-蒙涯红牌水果获得云南省“十大名果”。蒙自石榴成功入选“2021年度受市场欢迎果品区域公用品牌100强”,“蒙自石榴”以24.45亿元的品牌价值稳居云南省第1位。蒙自市获得“中国石榴之乡”“中国石榴城”荣耀称号,实现了“城在园中、园在城中”。
7.农业科技有支撑。种植产业基地积极推广水肥一体化、果园生草免耕、增施有机肥、病虫害绿色防控、基质栽培等绿色有机技术。2021年引进石榴新品种8个、枇杷新品种16个、蔬菜新品种50个,目前共有石榴品种315个、枇杷品种22个,建成全球领先优质蓝莓基地9个,现代化石榴基地1个。拥有曹尚银专家工作站和梁国鲁专家工作站2个专家工作站,进行品种实验推广、农业栽培技术提升。同时企业拥有国内外专家领导的技术团队,支撑农产品基地建设。
三、存在问题
1.设施装备水平低、企业规模小。高端农业离品种专利化、科技现代化、生产智能化、经营网络化、管理数据化、经营企业化、农业机械化、土地流转化还有较大差距。虽然近两年引进不少国际化的龙头企业到蒙自规模化的发展农业,农业产业化经营有不少提升,但国家级龙头企业、省级龙头企业数量少、比重不大,有待于提升。企业实力弱、规模小,无市场竞争力。
2.产业链条短、产业融合深度不够。产业融合程度不高,农业现代化发展缓慢。基础产业、传统产业占比仍然很大,仍属于原料输出地,未全面形成产业链聚群效应。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发展出处于起步阶段,引导农业、文旅企业等社会资本参与美丽休闲乡村建设力度不够,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不深。
3.品牌效益不明显,农产品附加值低。许多农业生产者经营的核心仍然是产品而不是品牌,企业、产品、品牌处于一种弱弱联合的状态,品牌附加值、影响力、竞争力相对不足,没有形成较强的规模效应和品牌效应,品牌带给经济效益不明显。比如蒙自石榴,作为全国第四大石榴产区,口感在国内首屈一指,也发展了很多的品牌,但是由于宣传力度不够,品牌效益并不明显,没有形成好产品、好价格,尤其是这两年随着突尼斯软籽石榴的逐步上市,受到的市场冲击更大。
四、下一步工作任务
(一)全力巩固农产品生产
围绕高原特色农业产业链,加大农业基础设施投入,全力巩固农产品生产。力争到“十四五”末,全建成优质果蔬种植基地、标准化畜禽养殖基地。
(二)加强园区集群建设
加强产业园区规划引导,优化产业园区布局,建设集高效现代农业、农产品精深加工、冷链物流、互联网销售、休闲旅游、创业孵化等为一体的综合性产业园区,制定入园企业、项目的准入标准,持续优化入园企业结构,引导农产品精深加工企业形成产业集聚,打造功能完善、布局合理、资源节约、特色突出的现代食品产业园区。加快推进园区水、电、路、气等基础设施建设,千方百计做好项目用地、资金、规划、审批等要素保障,为高原特色农业产业链招商提供重要载体保障。
(三)提升农产品精深加工水平
围绕水果、畜禽,强化科技体系建设,加快打造一批产业链条完整、带动作用明显、品牌效应显著、利益联结紧密的全产业链链主企业,进一步完善农产品初加工、精深加工和综合利用等加工体系,支持建设产地分选、清洗分级、烘干储藏、预冷保鲜等初加工设施,鼓励开发休闲食品、功能性食品、生物制品,重点支持产品研发、技术创新、设备改造,培育壮大一批农产品加工骨干企业、领军企业,建设一批农产品加工技术集成科研基地和农产品加工园。
(四)大力实施品牌战略
打造安全放心的“金字招牌”。引导农业经营主体强化品牌意识,从品质、功能、外观、包装等方面进行全方位打造企业品牌、产品品牌,以品牌引领发展。树立“大产业、大基地、大品牌”理念,培育地理标志农产品,积极创建与培育区域公用品牌,促进地理标志农产品与产业带建设协同发展,不断提升蒙自市农业区域品牌、企业品牌、产品品牌集群的影响力和知名度,加强品牌形象塑造与宣传推广。引导支持名牌名企共享品牌经济效益,鼓励优势品牌企业利用资金、技术、设备和市场营销等优势,采取参股、控股、兼并、收购等方式,开展行业整合,强强联合、品牌资源共享,不断提升企业产品品牌价值。
(五)加大链上企业招商引资力度
形成联动招商、以商招商、精准招商的工作保障机制,围绕“延链、补链、强链”工作要求,紧盯全国500强农业企业,结合蒙自产业发展实际,组建招商工作小组,每年确定 15个以上重点企业和招商引资项目,加强与产业承接县市和园区、链主企业和州投资促进局紧密联动,制定招商计划,针对目标企业,研究制定配套保障措施,加快补齐产业链发展短板。
(六)持续培育市场主体
积极引进培育“新主体”,引进国内大型涉农企业落户红河,同时着力扶持本土企业做大做强做优。围绕“大项目”培育“新主体”,实施家庭农场培育计划,把农业规模经营户培育成为有活力的家庭农场,推进农民合作社质量提升,加大对运行规范的农民合作社扶持力度。鼓励农业企业、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种养大户等新型经营主体创新经营模式,健全利益联结机制,促进小农户走现代农业发展路子,积极发展壮大农业专业化社会化服务组织,将先进适用的品种、技术、装备及时导入农业企业。
(七)加快农产品流通系统建设
以鲜活农产品主产区、集散区、特色农产品优势区为重点,布局建设以水果、蔬菜为主要品类的节能型通风贮藏库、机械冷库、气调贮藏库等农产品仓储保鲜设施,形成冷链物流网络,从源头加快解决农产品出村进城“最初一公里”问题,提高农产品商品化处理和错峰销售能力。推进现代物流中心、大型批发交易市场和田头市场建设,支持农产品市场改造提升。加快建成“粤港澳大湾区”蔬菜直供基地,畅通跨州、跨省、跨国贸易渠道,大力发展跨境电商和进出口贸易。
(八)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
完善电商服务体系,加快建设县级电子商务园区、物流集散中心,乡镇电商物流配送服务站、村级服务点。做好农产品供应链建设,建立“基地(专业合作社)+加工企业+电商企业(平台)”电商供应链模式,让更多产品上线销售。鼓励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电商企业帮带等方式,加强农村电商培训,引导农业生产基地、农产品加工企业、农资配送企业、龙头物流企业应用电子商务,带动更多中小微农村电商主体发展,成立直播村播学院,培育新农人主播,支持和鼓励电商龙头企业构建“一企带多村”“一店带多户”“一人带多人”“你种植我包销”的利益联结机制,全面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
五、发展重点
(一)水果全产业链
围绕石榴、枇杷、蓝莓、苹果等重点产业以石榴、蓝莓的园区化、设施化、数字化种植为基础,加快基质蓝莓基地建设,抓好山地蓝莓种植示范,新植 20000 亩基质蓝莓,力争建成世界最大小浆果生产基地。在东部和北部山区建设枇杷、苹果产业带和规模化种植基地。配套发展精深加工和仓储物流业,全面建成果蔬冷链物流园区。实施“抓有机、创名牌、育龙头”三年行动计划,提升蒙自市高原特色现代农业的质量、品牌、影响力。打通水果产业链条从培育种苗-基地种植-分拣加工-冷链物流-市场销售-品牌打造-文化展示,实现一二三产融合。
1.依托已建成的1个石榴品种资源圃,引进国内外石榴品种307个品种及保护本地3个优质品种(甜绿籽、甜光颜、甜沙籽)。依托佳沃集团的全球资源,引进和驯化适宜蒙自种植的蓝莓品种9个。依托“梁国鲁”专家工作站引进7个枇杷品种;至2025年推广新培育水果品种,完成低效果林全替代。
2.鼓励红河佳裕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蒙自海升现代农业有限公司、蒙自乡村投资开发管理有限责任公司、蒙自市林产业投资有限公司等24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争创国家级、省级重点龙头企业,带动水果产业规模化发展;蒙自市蒙生石榴产销专业合作社、蒙自市南疆水果产销专业合作社等56家示范社联结带动农户种植。至2025年内引进、培育农业产业化省级、州级龙头企业10户,带动40000余户农户从事石榴、蓝莓、枇杷、苹果等水果产业。
3.依托新安所公共分拣线、芷村公共分拣线、西北勒公共分拣线3条分拣线,企业、合作社和农户多条人工分拣线实现水果规格全分级,引进先进水果分拣加工设备和技术,2025年实现80%水果分级小包装。公共仓和企业、合作社自有仓库,实现新鲜水果全打冷,延长产品运输和保存时间。
4.蓝莓依托鑫荣懋的销售平台直接跳过中低端,抢占高端市场,产品远销国内外,国内主要销往江浙沪、粤澳港地区,国外主要销往新加坡、泰国等国。石榴、枇杷分级销售,中高端产品内销往江浙沪、北上广,低端外销往泰国、越南、马来西亚,实现国内国外双循环。依托电商示范百佳县项目建成82个村级电商服务点,自建电商平台2个,全市已注册农产品电商企业518个,开展电商业务的农业企业484个,在京东、淘宝、天猫等电子商务平台上建有5200多家网店开展线上销售。与雨露空间、沃尔玛、家乐福、麦德隆、本来生活、盒马鲜生、百果园、乐购、北京物美、华堂等商超开展线下销售,实现线上线下双循环。至2025年实现线上销售收入10亿元。
5.打造山地蓝莓、碧色蓝韵、北归翡翠、枝纯牌蓝莓等蓝莓品牌。培育打响“蒙自石榴”“蒙自大枇杷”农产品公共品牌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保护利用好“蒙自石榴”,新申报“蒙自枇杷”“西北勒苹果”区域公共品牌地理标志产品;打响“蒙生”石榴、“蒙涯红”石榴、“佳沃”蓝莓等云南省“十大名品”。充分发挥获得中国石榴城、中国石榴之乡等荣誉称号,提高蒙自石榴品牌价值;筹办好第四届全国石榴博览会、第十一届全国枇杷博览会。至2025年新增绿色有机认证面积10万亩,围绕蓝莓、苹果、枇杷、葡萄、枣、桃子开展5个地理商标认证,绿色食品认证46个产品,有机认证40个产品。新增云南省“十大名品”3个,石榴品牌价值实现25亿。
6.全面建成石榴公园、石榴展览馆、古树石榴园等石榴文化展馆,展现蒙自800年石榴种植文化,至2025年每年参观人数突破5万人次。
(二)山地牧业全产业链
按照“大产业+新主体+新平台”发展模式,由政府引导、市场化运作、“市属国有企业+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金融”的方式,重点发展肉牛产业,以“生产+加工+科技”打造种养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加工集群化、科技集成化、营销品牌化的全产业链并进的格局,实现一二三产业融合。以鹏欣、温氏等大集团为龙头的生猪、肉牛规模化养殖,建设南部以冷泉镇为中心和北部以鸣鹫镇为中心的两大畜牧业基地。以蒙自市鹏润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蒙自乡村投资开发管理有限责任公司为建设主体,加快推进 3 个标准化肉牛良种繁育示范中心、30 个标准化肉牛育肥养殖场(小区)、饲草饲料中心建设,积极推进肉牛食品加工中心、活牛交易中心(现代化肉牛电子交易中心)建设,建成全国最大纯良种肉牛繁育中心和安格斯核心种源基地、中国南方最完整的肉牛全产业链、粤港澳大湾区最大的肉牛供应基地和营销中心,创建国家级现代农业肉牛产业园促进一、二、三产绿色融合发展。2025年年存栏肉牛50万头,出栏生猪100万头。
打通肉牛产业链条从进口培育纯良种牛-基地育肥-饲料加工-粪肥还田-活牛交易-屠宰冷链-肉牛食品加工,创建国家级现代农业肉牛产业园促进一、二、三产绿色融合发展。2025年年存栏肉牛50万头,出栏生猪100万头。
1.生猪从蒙自城区周边逐步退出,避开人口经济密集区和生态敏感区,向坝区边缘部和山区乡镇转移,在冷泉进行重点布局。建设3个现代化种猪场、8个集群化生猪养殖示范基地。
2.肉牛重点布局在山区、半山区,利用丰富的耕地资源种植饲料作物实施种草养牛,发展粮畜、果畜一体化循环农业。在冷泉、鸣鹫重点布局。一期完成冷泉镇老哈都示范牧场建设任务,2022年内完成鸣鹫镇舍所坝肉牛繁育示范场建设,并开工建设水田乡木梳坎繁育示范场,同步做好标准化肉牛育肥养殖场(小区)建设,新增能繁母牛存栏6万头。二期项目在冷泉镇、鸣鹫镇、老寨乡开展项目建设,规划可利用面积2400亩,设计养殖规模4.1万头。
3.在文澜、新安所建成畜禽屠宰加工冷链物流园区。打造成集生猪、肉牛贸易、仓储、分割、食品加工、物流为主的畜禽产品专业平台。
4.在红河综保区,由鹏欣公司自建进口饲料加工中心,打通东南亚饲料原料进口瓶颈。
5.在国家级蒙自经济技术开发区,建成活牛交易中心暨现代化肉牛电子交易中心,推广牛活体及牛制品交易、网上交易和网络结算,构建形成辐射全省的市场营销网络,实现肉牛交易电子化、网络化。
感谢你们对我市农业工作的关心和支持,请在今后对我们的工作多提宝贵意见和建议。
蒙自市农业农村局
2022年8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