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引号000014348/2022-00128
-
发布机构蒙自市农业农村局
-
文号
-
发布日期2022-07-25
-
时效性有效
对政协蒙自市第四届第一次会议第45号提案的答复
民建蒙自支部:
你们在政协蒙自市第四届第一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夯实生态基础深化发展绿色高质高效生态农业的建议》第45号提案,市政府已转交我们研究办理,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蒙自市农业全面推广节水、节肥、节能技术发展绿色生态农业措施和产业结构调整(2020年至2025年)主要做法:
一是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工作:农业种植污染防治水平有待提高,存在不合理施用化肥、农药利用率不高、农膜处置不当等现象。推广有机肥、测土配方等力度,增强农村面源污染防治工作进展。
采取措施:(1)结合化肥使用量“零增长”行动,在技术方面综合采取“精、调、改、替”四项措施,推进化肥使用减量化2021年化肥总使用量折纯2.59(25869吨)万吨,施用量较2020年2.72万吨减少6.9%,主要农作物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覆盖率达到90%。肥料利用率为40%。;(2)加大对基层农技人员、农业生产经营者的培训,加快有机肥、测土配方的推广力度,每年开展技术培训150次,培训技术骨干90人,培训群众4600人次,发放技术资料8000份。逐步改变不合理、过量使用化肥的现状;(3)推广水肥一体化技术,减少水和肥料的用量,利用喷灌、喷带,在蔬菜、水果上推广水肥一体化面积12万亩;(4)做好试验、示范,大力推广配方肥和缓控释肥。以蔬菜、枣、石榴、枇杷等作物为主推广有机肥(堆肥+商品有机肥)施用量21万吨,施用面积40.64万亩,其中商品有机肥施用量1.7万吨,使用面积12.4万亩。逐年增加推广面积。(5)化肥减量增效工作情况。2021年,通过在两海(大屯海、长桥海)五里冲周边的雨过铺街道、观澜街道、期路白乡开展化肥“零增长”和“减量增效”工作,大屯海片区化肥施用量(折纯)为249.25吨,长桥海片区化肥施用量(折纯)为540.66吨。五里冲周边化肥施用量(折纯)为199.51吨。
二是部分集中式饮用水源地管理不到位:蒙自五里冲水库周边畜禽养殖污水排放、农业种植化肥农药过度施用导致面源污染问题较为突出,存在环境隐患。
采取措施:从2020年开始,在库区周边十个村民小组指导种植粮食作物、经济作物的农户推广使用控释肥配方,改变传统施肥技术,以控释肥料替代常规化肥,控制面源污染,改多次施肥为一次施肥。粮食作物一次施肥,经济作物一般两次施肥。
三是建设化肥减量增效示范区,推广果园生草技术、三新技术(肥料新产品、施肥新机具、施用新技术)。
采取五种方式推进化肥减量增效:一是技术集成驱动,重点是推广新型肥料、转变施肥方式;二是有机肥替代推动,重点是通过绿色种养循环农业试点推广粪肥还田、减少化肥用量;三是新型主体带动,重点是培育一批专业化服务组织,开展肥料统配统施社会化服务,鼓励农企合作种养推进测土配方施肥,强化绿色高质高效生态农业推进。四是依托基层农技推广补助项目积极推动绿色高效技术模式,围绕推进农业转型升级和质量兴农、效益兴农、绿色兴农等要求,加大绿色高效技术推广力度,加快促进绿色高效技术快速进村、入户、到田,推动农业优质绿色高效技术转化应用。将果园生草覆盖免耕技术模式面积增加到20000亩以上。五是在两海和五里冲水库周边实施了膜下滴灌水肥一体化示范种植200余亩、测土配方技术应用1000亩和三新技术应用(新技术、新产品、新机具)10000亩。至2025年,所有耕地实现全覆盖。
尤其是“三海五河”周边,蔬菜等大水大肥作物种植面积大,复种指数高,采用以上措施能有效解决农业面源污染问题,深化绿色生态品质提升。
四是产业结构调整。
水果产业布局: 石榴,布局在蒙自坝子内,以石榴古树园为核心,以文澜镇、新安所镇和草坝镇为重点区域。苹果,主要布局在北部山区,以西北勒苹果小镇为核心建设“西北勒-鸣鹫-老寨”苹果产业带。枇杷,布局在东部和东南部半山区,以查尼皮枇杷小镇为核心,以芷村镇为重点、期路白和新安所为支撑的早熟枇杷基地。蓝莓,重点布局在蒙自坝子北部缓坡地带,以蓝莓小镇为核心,建设“草坝—雨过铺”蓝莓基地。
蔬菜产业布局:以蒙自坝为主体,利用良好的水土、气候条件和经济技术条件,发展精细菜和冬早蔬菜。重点在草坝、雨过铺和文澜等坝区乡镇(街道)进行布局。东南部山区利用丰富的土地资源和夏季冷凉气候发展高山喜凉蔬菜。重点在鸣鹫、老寨、冷泉和期路白四个山区乡镇进行布局。
药材产业布局:中药材种植在全市11个乡镇(街道)均有分布,“十四五”期间逐步调整,向半山区和山区坡耕地资源丰富、有一定灌溉条件、生态环境相对较好的区域集中,重点建设冷泉2万亩中药材基地。
生猪产业布局:进一步明确禁养区、限养区和适养区设置,促进生猪养殖从均衡分散分布状态转变为相对聚集状态,从蒙自城区周边逐步退出,避开人口经济密集区和生态敏感区,向坝区边缘部和山区乡镇转移,利用温氏、鹏欣等大集团的力量推进规模化、区域化布局。以打造畜牧小镇为契机,在冷泉进行重点布局,建设规模化种猪场3个,种猪存栏4万头,生产仔猪100万头。在全市各乡镇适养区建设标准化猪舍250栋,年生猪存栏50万头,出栏100万头。
肉牛产业布局:重点布局在山区、半山区,利用丰富的耕地资源种植饲料作物实施种草养牛,发展粮畜、果畜一体化循环农业。坝区粮菜主产区适度布局,配套粪污综合利用项目。在冷泉、鸣鹫建设3个种牛繁育场,在冷泉、新安所、芷村、鸣鹫、期路白、水田等乡镇建设8个千头肉牛养殖场,建设20个存栏500头标准化养牛场,建设养牛示范村100个,配套建设牧草饲料种植基地8万亩。
加工冷链物流业布局:在新安所建设以石榴为主的水果、蔬菜大型综合性冷链仓储物流园区,在雨过铺建设综合性物流园区,实现加工商贸物流一体化发展。在西北勒建设以苹果为主的果蔬冷链仓储基地,在东部山区芷村建设以枇杷为主的冷藏运销基地,在草坝—雨过铺一带建设以蓝莓为主的加工冷链物流基地。在文澜街道西侧建设100万头生猪、10万头肉牛1000万羽家禽、5万只肉羊的畜禽屠宰加工冷链物流园区。
感谢你们对我市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工作的关心和支持,请在今后对我们的工作多提宝贵意见和建议。
蒙自市农业农村局
2022年7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