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引号000014348/2023-02327
-
发布机构蒙自市卫生健康局
-
文号
-
发布日期2023-10-24
-
时效性有效
对政协蒙自市第四届第二次会议第76号提案的答复
张云委员:
你在政协蒙自市第四届第二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应对能力的建议》第76号提案,市政府已转交我们研究办理,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健全、完善机制,发挥疫情防控处置
蒙自市通过开展“1+4+N”紧密型医共体建设,快速提升基层医疗技术水平及服务能力,建立了上下医疗机构间的转诊绿色通道,简化手续、提高效率,落实发热患者基层首诊、双向转诊,落实优先看病、优先检查、优先住院等特殊待遇。蒙自市人民医院作为医共体总院承担各基层医疗机构新冠重症、危重症患者救治工作,医院组建“蒙自市紧密型医共体医疗救治工作群”,市人民医院感染性疾病科、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重症医学科、急诊科相关专家及各乡镇(街道)卫生院、社区卫生中心负责人、负责新冠患者救治的医生均在工作群内,对各基层医疗机构医生提出的问题进行线上解答,对各基层医疗机构收治的新冠患者进行线上会诊,对所需转诊的重症患者开通新冠危重患者就医绿色通道,及时进行急救及转诊。
二、做好基础设施、药品储备
全市乡镇卫生院13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4个,社区卫生服务站4个,行政村卫生室78个。全市13个乡镇(街道)卫生院,经过三轮的不断建设及提升改造,已全部达到标准化卫生院建设要求,78个村卫生室均设置“三室一房”(治疗室、诊断室、公共卫生室、药房);配有听诊器、体温计、血压计、诊查床;至少有一名持有“乡村医生执业证书”的乡村医生提供基本医疗及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达到标准化卫生室建设要求。在疫情期间各基层医疗机构按照要求对防护用品、抗原检测试剂盒、急救药、常用药、基本设备等防控物资进行储备。指夹式脉搏血氧仪每个卫生院不少于20个、每个行政村卫生室至少2个;每个卫生室配备一台制氧机;抗病毒药阿兹夫定每个卫生院至少配备5瓶、卫生室至少1瓶。截至5月底统计用于应急物资剩余防护服:967件,N95防护口罩:8098个,一次性手术衣或隔离衣:676件,医用一次性工作帽:1546个。
三、积极解决人员紧缺问题
我市13个乡镇卫生院应核定编制286名,实有编制240名,在职在编人员207人,空编33名。由于未按标准配齐卫生院编制,导致人员紧缺。近三年来卫生院人才队伍相对稳定无辞职、辞退人员。我局通过多种渠道加大基层人才引进力度:一是出台配套政策,2023年3月我局印发《蒙自市医疗卫生机构工作人员流动调配办法》,建立“能上能下”的人员流动机制,进一步规范人员流动,调入基层医疗卫生单位医生必须具备执业医师及以上资格。起草《蒙自市医疗卫生人才引进培养实施细则(试行)》,出台人才引进优惠政策,加大人才引进力度。二是培养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21人。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通过在医学院系统学习医学知识,毕业后到卫生院工作,然后进行2-3年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成为基层业务骨干。三是实施全科医生特设岗位计划。至今共招聘7人特岗医生服务期四年,6人在职服务期满后转为卫生院编制内人员,逐步解决基层全科医生紧缺和无执业医师等问题。四是事业单位公开招聘、急需紧缺人才招聘等方式引入基层人才,2023年拟计划招聘15名卫生专业技术人员。五是自主招聘临聘人员。各单位制定临聘人员招聘方案,根据单位需求自主招聘后报卫健局备案。退休医务人员大部分到市级医疗单位或民营医院再就业,卫生院因工资待遇和工作环境问题,很难招聘到退休人员。
四、积极发挥医共体作用
我市医共体总院(蒙自市人民医院)根据17家分院的发展方向及发展需求,挑选了17名管理经验丰富、技术水平过硬的科主任担任各分院业务副院长。一是由业务副院长指派相关专科专家或骨干医师到成员单位进行指导,帮助成员单位不断提高医疗技术能力,截至目前,派驻骨干医师向分院提供新技术16项,实现内双向转诊患者合计281人。二是依托信息化平台,实施全方位技术提升指导。在各分院定期不期开展教学查房、业务指导、专题讲座、义诊活动、引进新技术、新项目等。通过各种方式实施技术帮扶,全方面帮助成员单位快速提升诊疗技术水平。同时,各分院根据实际情况安排专业技术人员至总院进修、培训、学习,不断提升专业技术能力及业务管理能力。三是总院结合各分院实际情况制定医共体综合管理考核办法。通过总院同质化培训、带教质控、现场指导等形式,医共体十大中心16个职能部门定期对各成员单位开展质量管理工作,把各项质量控制工作做足做实,提升医疗服务质量。
五、进一步优化基层服务团队
认真贯彻落实《关于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高质量的若干措施》,进一步提高居民对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认同感,为居民群众提供“零距离”医疗服务,确保惠民政策落到实处,共组建签约团队242个,签约医生606名。围绕“保健康、防重症”,落实“四早”要求,各乡镇(街道)建立三级网格管理制度,在城区以街道、社区、小区为单位,农村以乡镇、行政村、村民小组为单位分级划分管控网格,对人员密集的村(居)民小组以楼幢等为单位再划分一级,将全市划分为13个网格片区、357个网格区,配备442个网格员,着力构筑了上下联动、信息公开、行动迅速的防控大网。做好新冠病毒感染“乙类乙管”后各项规定防控措施落实,对重点人群进行健康服务工作,家庭医生团队成员组建到“防重症”巡回诊疗小分队,对54147人进行动态监测,保证家签工作任务落实和群众受益。
感谢你对我市卫健工作的关心和支持,请在今后对我们的工作多提宝贵意见和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