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引号000014348/2024-01079
-
发布机构蒙自市教育体育局
-
文号
-
发布日期2024-03-27
-
时效性有效
落实“11241”工作法,助推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校创建工作出实效、见长效
蒙自市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围绕“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总目标,始终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将民族团结进步教育融入立德树人全过程,把维护发展平等、团结、互助的新型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教育作为爱国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和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全面落实“11241”工作法,助推蒙自市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校创建工作出实效、见长效。
强化一个引领,凝聚民族团结进步力量。
始终坚持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强化党建引领,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充分发挥党组织举旗定向作用。健全完善教育工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科室各负其责、学校执行落实的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工作机制,加强学校党组织建设,提高学校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创造力,结合各学校工作实际,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市委教育工委、教体局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局机关党支部、直属事业单位党支部、教育工委所辖各学校基层党组织以“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形式,深入学习领会党的二十大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切实丰富广大党员干部民族理论知识,凝聚教体系统民族团结力量。截至2023年12月,开展民族团结理论政策学习共计115场次。
站稳一个阵地,抓实民族团结教育学科融入。
站稳课堂教学主阵地,抓严抓实学科共融。严格落实《深化新时代学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指导纲要》课时要求,小学高年级、初中阶段民族团结进步专题教育课各学段不少于12课时。根据各学科的特点,组织教师学习民族团结教育相关内容,开展专题研讨和集体备课,充分挖掘学科教学中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因素,在各学科教学中有机融入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内容。市教科所每年组织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说课比赛”,持续提升教师教学能力。2023年9月,蒙自市文萃小学张倩老师代表蒙自市参加云南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说课比赛获一等奖。深入发掘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渗透点。各学校充分挖掘现有资源,开设剪纸、刺绣等课程,在音乐课堂上教授民族器乐、民族舞蹈、戏曲等,在美术课堂组织学生画民族风情画、做民族特色手工艺品,在体育课堂开设同心鼓等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在历史教学中讲述各民族英雄人物的故事、各民族风土人情和文化习俗,真正做到让民族团结教育进学校、进课堂、进学生头脑。
打通两个渠道,增强师生民族团结进步意识。
打通校园文化熏陶主渠道,营造民族团结宣传教育活动氛围。学校充分发挥环境育人的作用,把德育渗透到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多渠道引导学生感受、体验、理解民族团结教育深刻内涵。开辟校园文化长廊、宣传栏、板报墙报等民族团结教育专栏,让墙壁“说话”,使墙壁成为“课堂”。通过校园广播站、微信公众号、美篇、悬挂各类宣传语等渠道,让广播“发声”。利用班级主题班队会、少先队活动、国旗下讲话,全面展示民族文化常识,讲好民族团结进步故事,营造“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良好民族团结氛围。打通“双语”宣讲活渠道,拓展宣传辐射范围。组建“小火炬”“小蜜蜂”志愿服务队,以“双语”宣讲的方式,在学校、到社区、进乡村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故事大家讲”主题宣讲活动,不断提高各族群众知晓率,营造人人关心民族团结进步、个个争当民族团结模范的社会氛围。每年1、11月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宣传活动。截至2023年,开展宣讲105场次,发布户外宣传广告146余条,发放宣传资料6800余份。2023年3月,新安所中心学校200余名学生走进“新安所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听老党员张建生爷爷讲“红色故事”,学习“红色文化”,加深学生的历史责任感和民族使命感。
抓实四项活动,提升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效果。
抓实教育实践活动。以“光辉思想照边疆,红河儿女心向党”等为主题开展班队会、演讲比赛系列教育实践活动,牢固树立民族共同体意识。抓实教育引导活动。通过制作手抄报、绘画、师生观看影片,了解各民族舞蹈和乐器、分享民族团结小故事等形式,开展民族团结教育活动共计144场次。抓实社会实践活动。有序推动各类交流、研学、社会实践活动有效开展,促进各民族青少年交流交往交融。组织100名学生开展“圆梦蒲公英,乡村学生看县城”公益研学实践活动,36名师生参加“红土地 两岸情”——蒙自台湾地区少数民族文化交流活动。54名汉族、苗族、彝族、哈尼族学子到红河学院开展蒙自市“团结筑梦,青春同行”各族青少年交往交流参观活动。组织1723名学生到红河州教育实践基地参加集中综合实践活动。抓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坚持“一校一特色”的发展理念,在各学校开展弘扬民族优秀文化教育活动。雨过铺中学的彝族刺绣、蒙自一小京剧等多种形式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传承。各学校依托文明校园、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校创建工作,建立校园民族同心广场、民族同心室、民族文化长廊等活动场所,开设民族团结主题宣传板报、宣传栏,生动形象地展示了各民族的民风、民情和民俗,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爱国主义教育、传统文化等知识贯穿于校园文化、区角文化、教育主题文化等环境文化中,让师生深刻认识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各民族文化的集大成者,提升师生民族自豪感,增强民族凝聚力。
强化一种规范,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强化“推广普通话、写好规范字”这一语言文字规范,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各中小学、幼儿园全面加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教学,认真开展好每年一届的推普周活动,全力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举办“云岭杯”中华经典诵写讲大赛系列活动,各学校通过演讲、美文朗诵、才艺展示等方式开展纪念“世界读书日”活动,开展语言文字规范化达标创建,将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作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举措,共209所学校被认定为蒙自市语言文字规范化达标校(园),共43个行政村(社区)成功建设为语言文字普及村,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奠定了扎实的社会基础。截至目前,我市共创建省级民族团结示范校8所、州级示范校19所、市级示范校22所,共创建州级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校4所,市级示范校9所。蒙自市机关幼儿园被纳入省级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校拟公示名单。
蒙自市将持续高举民族团结进步的伟大旗帜,有重点、分层次、有针对性地加强民族团结教育新方法,强化爱党爱国思想教育和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有机融合,进一步增强师生维护民族团结进步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共同各民族团结进步、繁荣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