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 索引号
    000014348/2024-01806
  • 发布机构
    蒙自市教育体育局
  • 文号
  • 发布日期
    2024-08-02
  • 时效性
    有效

蒙自市教育体育局关于2024年度乡村学校从教15年以上优秀教师推荐人选公示

    根据《红河州教育体育局关于评选奖励2024年度乡村学校从教15年以上优秀教师的通知》要求,按照转发通知、组织宣传、组织推荐乡镇候选人、市级汇总学校推荐人选、资格审查、征求纪检监察部门和人社部门意见,确定市级候选人。组织校长、学科专家、教师代表各2人,德育和监察审计科、教科所、人才科负责人,共9人。组成评审会,对市级候选人进行遴选,等额推荐出蒙自市2024年度红河州乡村学校从教15年以上优秀教师8名。现予以公示,公示期为5天( 2024年8月2日- 8月8日)。若对推荐人选有异议,请在公示期内向蒙自市教育体育局反映。
    联系电话:人才科0873-3856911
    德育和监察审计科0873-3690809
    附件:1. 蒙自市关于红河州2024年度乡村学校从教15年及以上优秀教师人选公示名单
          2.推荐人选基本情况及主要事迹
蒙自市教育体育局
2024年8月1日


孔凡娇基本情况及主要事迹
    孔凡娇,女,彝族,本科学历,高级教师。自2008年9月参加工作以来,15年如一日扎根山区,任教过小学各学段学科教学,任过班主任及完小政教主任、食堂管理员等工作,任劳任怨为山区教育教学默默奉献。15年的山区教育教学工作中,曾获得乡级“优秀教师”“优秀中队辅导员”“先进教育工作者”荣誉称号;荣获“第七届全国中青年教师(基教)优质课大赛”二等奖;“第13届全国中青年教师(基教)论文大赛”二等奖;荣获“老寨苗族乡小学科学课堂竞赛”三等奖。
    她不仅是一名全身心投入教育的老师,更是学生的朋友、亲人。课堂外,孩子们总是亲切地称她为“孔姐姐”。大雪天,学生在窗户破损的教室上课太冷,她会把学生带到宿舍里上课,给孩子们煮糖稀饭驱寒;逢年过节她都会给学生一些小惊喜,和学生们建立了深厚的感情,毕业出去的学生还会带着礼物来看望她。多年来,她所教的班级的学生成绩多次名列前茅,受到了学生的尊敬,家长的喜欢和信任。
    从教15年来,她一直以红烛精神点燃着自己心中的誓言,在教育这片真诚的土地上奉献着自己的青春和热血。怀着对教育事业的追求,不断地探索和实践,模范履行职责,无私奉献,热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以高尚的师德严格要求自己成为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

杨菊梅基本情况及主要事迹
    杨菊梅,女,汉族,群众,1979年10月出生,大专学历,高级教师,1998年9月参加工作,教龄25年,自工作以来,一直在乡村学校任教,任教过小学各学段学科教学,担任过班主任,尽心尽责为山区教育教学默默奉献。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在教书育人这个平凡的岗位上,辛勤耕耘,努力工作,喜获硕果。2006年4月在校级语文课堂教学竞赛中荣获三等奖;2007年9月荣获乡级教学质量突出三等奖;2009年9月被评为乡级优秀教师;2010年6月被评为校级优秀中队辅导员;2011年9月荣获乡级突出贡献教师奖;2012年6月,论文《浅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第六届全国当代基础教育系统论文大赛中荣获一等奖;2018年6月被评为校级优秀班主任;2019年3月,论文《语文教学中开展课前三分钟朗读探究》在云南省教育科研论文竞赛中荣获三等奖;2019年6月被评为校级优秀班主任;2020年10月在冷泉镇中心学校举行的多媒体应用教学竞赛中荣获二等奖。从教25年的教书生涯中,她始终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时刻以一个优秀教师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关爱学生、团结同事,深受学生、家长、同事的好评。

郑兴成基本情况及主要事迹
    郑兴成,男,汉族,1983年3月出生,2008年9月参加工作,高级教师,现任教于蒙自市鸣鹫镇中心学校。
    任教16年来,一直扎根于农村教学第一线,热爱自己的事业,把全部的心血倾注到教育教学中。热爱学生,团结同志,踏实工作,赢得了同事们的尊重,学生的爱戴。 陶行知先生说过这样一句名言:“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凡是要求学生做到的,我先做到,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用自己的一言一行去影响、教育学生。
精心备课、认真上课。课前,我反复研读教材,精心打磨课件。为上好每一节课做好充分的准备。课上,根据学生的年龄和身心发展规律,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让学生更容易接受所学的知识。把学生当作自己的孩子,关注孩子身心健康。 在学校里,当学生需要帮助时,我会像他们的父母一样关心、爱护他们。陪他们聊天、游戏,解开他们的心结。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一如既往地踏实、努力工作,为教育事业贡献自己应有的力量。

王宏玲基本情况及主要事迹
    王宏玲,女,彝族,1982年8月出生,大学本科学历,一级教师,2007年11月参加工作,现于蒙自市期路白苗族乡武警希望小学任教。
    从教十六年以来,王宏玲同志一直扎根在农村学校的教育一线,期间多次担任班主任工作,热爱教育,爱岗敬业。在工作上,总是率先垂范,为人师表,给学生树立了良好的形象。在教学上,热爱自己的本职工作,也为之付出大量的心血和汗水。喜欢教书,尊重、信任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营造轻松活泼的气氛,展现课堂的无穷魅力,深受学生的喜爱。教研方面,多次参加课题研究,不断总结经验,探讨教法。曾多次被评为“优秀班主任”、“优秀教师”,2023年9月被评为蒙自市“骨干教师”。时刻不忘教育初心,最重要的是奉献!从她选择教师职业的那天起,她就选择了奉献。在奉献中,不求回报,不图功利,为苗乡的教育事业贡献绵薄之力是她最大的心愿。

陈发聪基本情况及主要事迹
    陈发聪,男,彝族,中共党员,生于1975年9月10日,本科学历。2005年2月通过考试到元阳县俄扎中学工作,2009年9月调入蒙自市芷村镇中学工作至今,在乡村学校从教19年。
    从教至今,任教初中数学,共担任了6年班主任,2年年级主任,1年教务副主任,3年教务主任,4年教学副校长,2年党支部副书记,一直扎根乡村学校任教,用一点一滴的行动去履行一名党员教师的职责,任教班级近三年成绩山区同类学校前列,19年的教育教学工作中11次履职考核为优秀,其余都合格;11次被评为镇(校)级优秀教师;2次被评为县级优秀教师,2次被评为市级乡村骨干教师和市级骨干教师;曾获过师德标兵、优秀共产党员,优秀校长称号。

祝静基本情况及主要事迹
    祝静,女,苗族,1980年3月出生,群众,本科学历,高级教师,现任蒙自市草坝镇中学办公室主任。自2006年11月参加工作以来,一直在蒙自市草坝镇中学任教,曾获得镇级“优秀教师”的荣誉称号;校级“优秀教师”、“优秀教育工作者”的荣誉称号。
    从教17余年以来,祝静同志一直扎根在农村教育的第一线,秉承对学生用爱心、对工作用真心、对同事用实心的原则,始终怀揣着对教育的热爱和对学生的关怀。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通过娱教式学习、合作学习、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等,以提高教学效果。对于所任教班级中的每一位学生,她都关怀备至,无论是在校生还是已经毕业出去的学生,都能有效地帮助学生解决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困惑和问题。她具有较强的团队协作精神,能够与同事、家长和社会共同参与学生的教育和培养。今后的日子里,她将继续以她的热情,在乡村教育事业上发光发热。

刘洪仙基本情况及主要事迹
    刘洪仙,女,1982年4月出生,本科学历,高级教师,现任蒙自市草坝镇中心学校大落就小学教导主任,2008年9月参加工作,在多年的乡村教育生涯中,她时时以一个优秀教师的标准来衡量自己。
    她在课后之余观看各种名师教学视屏,翻阅《小学教研论坛》等等,先后参加过班主任、特级名师教学研讨会、骨干教师等各种培训共达10余次,为了抓好学校的教学工作,她积极投入到学校开展的“青蓝工程”中。指导青年教师茁壮成长,多次组织校内外线上线下教研、听评课活动,2024年3月为了让学生快速进入上课模式。她组织全校开展了学生“课前准备”评比活动,使学生以最饱满的热情来学习。
    近年来所在学校连续多年教学质量考核稳居全镇第一。近三年来所任教班级成绩在全镇分别排名第三、第五、第四名,3篇论文分别荣获省级一、二、三等奖,1篇课件荣获市级一等奖,连续两年指导教师赛课荣获市级一等奖,曾被评为市级骨干教师,先后多次被评为“师德标兵”、“优秀班主任”、“优秀教师”、“优秀中队辅导员”“最佳辅导员”、“教学能手”等。面对今后的工作,她会继续坚守在乡村教育一线,用心用情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董树梅基本情况及主要事迹
    董树梅,女,彝族,1984年9月出生,自 2007 年投身工作起,便坚守乡村教育前沿阵线长达 17 年。她对教育事业满怀热忱,任劳任怨,爱生如子。
    17 年来,董老师秉持最初的政治信念与崇高理想,深深扎根于乡村教育这片广袤无垠的土地。她不仅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更重视学生的身心健康与全面发展。经过她的不懈努力,学生的学习成绩显著提高,各个方面都获得了全面发展。2016 年至 2022 年的六年间,她所教授班级的成绩极为优异,在草坝镇名列前茅,还多次荣获“优秀班集体”称号。她指导学生在各类赛事获奖,本人获“优秀教师”“骨干教师”“优秀班主任”等诸多荣誉,论文也屡次获奖,学生家长还为她和学校送上锦旗。2021 年 3 月,她在蒙自电视台新闻“植物科普进小学,主题班会促节约”的录制中承担了主题班会部分的工作。
    她发挥骨干教师的引领示范作用。她经常参与校内公开课和教学研讨活动,分享经验和心得;带领学校语文老师申报市级课题;利用“希望工程快乐美术”项目配置的美术器材建了一个“快乐美术教室”,并开展“校园美术节”活动,让 10 名喜爱绘画的孩子获得了美术工具奖;她还主持了学校多个文化墙的建设。
董老师用行动诠释责任与担当,激励更多教育工作者投身乡村教育。相信她将继续培养优秀学生,为乡村教育事业发展做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