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自市民政局检查指导乡镇社会救助工作
为熟练掌握低保政策和社会救助工作,做到尽保尽保、应退尽退、精准施保。2月2日,蒙自民政局社会救助科科长张振聚,低保中心主任王会云深入芷村镇检查指导社会救助工作。
在芷村镇,张振聚一行首先来到60年代精减退职职工张云富(83岁)和张应辉(83岁)两位老人家中,走访看望和了解了两位老人的身体状况和家庭生活情况,并与老人亲切交谈,倾听他们的心声和诉求。同时提醒芷村镇民政协理员杨龙要随时掌握和了解老人的生活动态情况,并定期进行上报。
随后,张振聚一行来到芷村镇民政所了解民政所的工作情况。他们在听取民政助理员陈思雨和民政协理员杨龙的工作情况汇报后,还认真查看了放在门口的宣传材料和该镇的低保、临时救助、特困供养等上报审批材料,并对材料上的凝点和难点问题进行了耐心细致地讲解。
通过检查,张振聚对芷村镇民政所的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希望他们再接再厉,把社会救助工作干得更好!同时就各乡镇(街道)如何开展下一步的社会救助工作?提出4点要求:一要严格把关,按政策办事。在社会救助工作中,各乡镇(街道)民政助理员、协理员一定不能徇私舞弊,防止评议、公示工作走过场,对低保的纳入要100%进行入户调查,要甄别精准,精确纳入,不要再出现“关系保”“人情保”、骗保、错保等现象的发生。上报材料更是必须真实、可靠,要经得起纪检监察机关的督查和历史的检验;二要对救助对象做到该救尽救。临时救助是解决城乡困难群众突发性、紧迫性、临时性基本生活困难的救助。因此,各乡镇(街道)在开展临时救助工作中要充分发挥临时救助的灵活性。目前,市民政局已给每个乡镇(街道)各配备了3万元的临时备用金,但是,乡镇(街道)民政所在审批时每笔最高权限只有1000元。因此,各乡镇(街道)要充分发挥临时救助金的灵活性,只要把所有临时救助金都用在“刀刃”上,备用金用完还可再配备。三要尽快筛选出特困人员中的精神病人。要认真落实《红河州民政局关于做好特困人员中精神病患者集中收治工作的通知》精神(红民发【2021】10号),不断完善特困人员分类救助和多形式照料,扎实抓好集中收治工作,提升精神病特困救助供养患者照料服务水平,切实保障精神病特困救助供养患者的基本生活权益;四要及时化解矛盾和解决问题。要认真做好来电来访工作,把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同时要对60年代精减退职人员进行定期与不定期的走访看望,随时掌握他们的思想动态,对他们提出的困难和要求,我们能帮尽帮,能做尽做,要让每一位精减退职的老同志切身感受到国家和民政部门对他们的关怀和关爱,同时把国家和民政部门的温暖与关怀送到每一位精减退职老人的家中,让他们能安享晚年!(王会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