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 索引号
    000014348/2021-00215
  • 发布机构
    蒙自市民政局
  • 文号
  • 发布日期
    2021-02-05
  • 时效性
    有效

蒙自市:利用乡村方言大喇叭 吹响殡葬改革集结号

蒙自市:利用乡村方言大喇叭 吹响殡葬改革集结号

 

为进一步做好殡葬改革宣传引导,确保全市殡葬改革工作深入推进并取得明显成效,蒙自市殡葬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以下简称“殡改办”)结合当前疫情防控需要,及时调整宣传思路,拓宽宣传渠道,在市民政局、市民宗局和市融媒体中心配合下,邀请乡镇(街道)当地的少数民族语言者,分别用当地的3种彝族语言、1种苗族语言(俗称地方语言,简称“方言”)录制了《蒙自市人民政府关于全面推进殡葬改革的公告》,依托全市109个村(社区)“大喇叭”和流动宣传车,将殡葬改革知识直接进乡送村,让全市各族人民家喻户晓、人人皆知。

乡村“方言”“大喇叭”的最大好处是说的人“说清”,听的人听得懂。由于蒙自市的多数农村村寨地处山区、居住分散,且多数是彝族、苗族等少数民族,受教育程度参差不齐,他们大多数人都听不懂汉族语言(俗称“汉话”),更别说能听懂“普通话”了,对网传的不实信息更是缺少辨别能力。所以,亲邻之间的信息交流都用当地本民族的“方言”口口相传。乡村方言大喇叭的出现,不但让许多大道理都本土化、通俗化,让广大村民特别是少数民族乡的村民们在乡情乡音的本民族方言中听得清、听得懂,记得住、想得通。而且能让村民们对蒙自市的殡葬改革政策家喻户晓、人人皆知,真正了解、深入人心,让百姓从心里理解、支持殡葬改革工作。

日前,蒙自市已将录制好的殡葬改革宣传音频资料发给各乡镇(街道),要求各乡镇(街道)根据当地民族需要,将相应的音频资料发到各村委会、村小组进行宣传,并做好播放记录,每天至少用汉族、彝族、苗族3种语言中的两种语言循环播放至少两次,做到殡葬改革“村村响”“人人知”。同时把利用乡村方言“大喇叭”传播殡葬改革宣传信息这一工作形成了网格化、地毯式全覆盖格局,为全市44万人民群众吹响了殡葬改革的集结号,起到了去伪存真、正本清源,使村民们能更好地配合政府部门工作,人人都自觉成为殡葬改革的支持者和参与者的效果。(杨雅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