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引号000014348/2018-02055
-
发布机构蒙自市财政局
-
文号
-
发布日期2018-04-24
-
时效性有效
蒙自市农业开发多措并举 挖掘乡村发展潜能
蒙自市十六年农业综合开发,走出了一条推进高原特色农业产业发展之路,建设后的项目区路相通、渠相连、旱能灌、涝能排、科技新、效益高,农业基础设施、科技贡献率、综合生产力显著提高,为推进高原特色现代农业发展,丰富滇南中心城市“菜篮子”、“米袋子”、“果盘子”作出了积极贡献,为蒙自发展“林果乡村·生态家园”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是坚持高标准农田建设与发展“林果乡村·生态家园”相结合。蒙自农业综合开发通过以财政投入为主的高标准农田建设、生态综合治理,立足项目区资源优势,夯实项目区产业基础设施,提高农田种植环境条件,使过去的“雷响田”变成了可以四季种植的高产、稳产、优质农田,农业生产效益大幅度提高;通过积极发展水利工程建设、田间交通运输、进行土地平整、土壤改良、防护林营造、推广优良品种、先进技术推广等等,夯实项目区优势特色现代农业发展基础,为项目区农村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二是坚持“基础设施建设+乡村产业培植”相结合。立足资源条件发展农业优势特色产业,高标准农田建设后,项目区良好的基础设施条件吸引大量工商资本、民间资本向农业转移。通过采用财政补助、财政贴息等形式,吸引社会资金,加大农业综合开发投入,进行经济林及设施农业种植基地、养殖基地建设,农产品加工、农产品流通设施建设、以及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等等,坚持把“地方小特色产业做成大产业”,推进项目区涉农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家庭农场、种植大户提高产业效益,发展扩大项目区域,促进地方产业结构调整,推进优势特色粮、蔬、果、特色农产品加工、营销等等,实施企业与农户进行“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基地+合作社+农户”等的经营模式连接;促进项目区土地有序流转、规模化种植基地不断形成,促进地方经济迅速发展。
三是强化高新科技对乡村产业发展的支撑。蒙自市农业综合开发在规划连片、整体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的同时,充分利用大专院校、农科院所、涉农企业等的技术优势,搞好先进适用技术的组合配套,从作物选育、品种更新、栽培耕作新技术示范推广、病虫害普查及专项病虫针对性监测防治、昆虫性诱杀新技术、新型农机农械推广应用等方面入手,加大对农民培训力度,新技术推广应用力度,努力把项目区建设成高新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区,提高高新科技带动农民增收致富的能力,强化高新科技对乡村产业发展的支撑。
四是坚持“以产业开发”为重点,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蒙自农发十六年大规模农田整治,项目区逐渐形成由单纯追求农产品增产、高产向农产品提质增效转变。项目区充分开发利用光热资源优势、不断发掘粮、蔬、果优势特色产业开发,产业结构优化、农产品提质增效、有力促进蒙自石榴、大棚辣椒、大枇杷等优势特色农产品品牌认证、产地认证;以及精品蔬菜、苹果、鲜食葡萄、金丝枣、金花茶等优势特色农业产业基地培植,实现以“产业脱贫”为目标,形成融合农业综合开发、乡村振兴、脱贫攻坚、林果乡村·生态家园等项目建设统筹实施,为实现农业强、产业旺、农村美、农民富的乡村振兴目标搭建良好平台。
五是激活乡村发展潜能,促进农民持续增收。通过综合治理、资金重点投放,培育壮大项目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推进农业发展转型升级,提升项目区科技含量,实现项目区“土地增值、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产业兴旺”的开发目标。草坝镇农业综合开发前地租最高500元/亩,建设后的项目区地租达到2000元/亩;建设后发展优质大棚蔬菜、大棚鲜食葡萄、金丝枣、甜瓜等精品水果,亩均盈利在1万元以上;实现开发后优质稻亩均增收100~200公斤,冬早蔬果亩均增收500公斤等等,农发项目的实施,有力促进项目区农业生产可持续发展,激活乡村发展潜能,促进农民持续稳定增收,成为产业脱贫效果最显著的基础性工程。
(蒙自市财政局 孙文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