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引号000014348/2022-01452
-
发布机构蒙自市自然资源局
-
文号
-
发布日期2022-06-07
-
时效性有效
蒙自市数据整合解决老房“登记难” 颁发“房地一体”合法“身份证”
6月7日,蒙自老城区年近七旬的钟老先生拿到了“房地一体”不动产权证书,这意味着他住了60多年的百年老宅领到了“身份证”,合法权益得到了保障,标志着蒙自市“房地一体”小宗地产权数据整合登记工作实现质的飞越、零的突破。
“红本子虽薄而轻,分量却沉甸甸。60多年了,没想到在有生之年,还能看到祖宅办下证来,一辈子甚至几代人的辛勤努力成果,得到国家法律的充分保护,这个分量让我收获了满满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多年心结解开后,钟老先生的眉宇之间洋溢着快乐。
钟老先生的祖屋坐落于蒙自老城区早街,为建盖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的土木结构老旧房屋,老宅年份久远,房屋年龄将近百年,共居住14户人家,属大混宗。祖辈家业代代相传,得以延续。祖辈过世后,钟老先生继承了家业,但手中仅有1980年办理的房权证,没有完整的产权证书一直是老人心中的一道坎,因此,于2021年12月向蒙自市不动产登记中心申请办理不动产权证。
不动产单元的空间位置确定是办理不动产登记的前提,由于老宅建设年代久远,宗地信息缺失、房产错综复杂、历史档案信息不齐全,加之房屋密集、居住人口较多,且有些住户长年无法取得联系,测量及权籍调查工作受阻,造成落宗难度较大,老房始终办不下房产证,没有“正式身份”。
蒙自市房地存量数据整合于2022年3月28日顺利通过专家组验收后,为全市建立了空间参考一致、数据关联关系正确、历史信息完整的“城乡、地楼房、图属档一体化”的不动产登记数据库。新问题、新形势下,蒙自市不动产登记中心采取“调研+前期”“汇总+分析”“创新+联动”“分类+整合”等方式,利用原历史登记电子数据、二调测绘成果及为期半年多档案、权属倒查、现场调查核实等方法,在找到二调时该宗地土地分摊表的基础上,凭借数据整合上的技术积累,优化确权办证流程,申请人在业务人员、数据整合工程师帮助下,通过“不动产登记权籍调查成果管理系统”中现场指界找到该户图形数据,签订承诺书,对宗地图位置、范围无异议,同意使用原证面积办理不动产证,实现用该分摊数据三个工作日进行数据整合。通过数据整合确权登记发证,打通“中梗阻”问题,为老宅登上新证、为解决老宅“登记难”的问题划上句号,让房产有了“身份证”。
民生“痛点”在哪儿,数据说了算。通过蒙自市房地数据整合分析,类似情况的有房产证、土地证或无房产证、无坐标的小宗地自建房蒙自市内有1900余宗需消化解决。面对全市老房登记工作“量大、基础弱、历史遗留问题多”等实际困难,蒙自市将沿着规范化、便利化、智能化的路子,严格执行“尊重档案、部门协调、边用边建、先易后难”的数据整理原则,按照批量数据“宗落地、幢落宗、户落幢”与日常权籍调查“来一户、落一幢、清一宗”的作业流程,综合利用内业整理、外业调绘、查档核实、日常权籍调查等手段,以宗地为整理单元,逐幢确定房产登记房屋的空间位置与形状,把落实好房屋规划确认、地籍调查、登记发证作为“一件事”办理,促进全市“一个政策、一个声音、一把尺子”推动房地一体确权登记良好局面,分类型、分批次逐步解决老房子“办证难”问题,真正让“麻烦事”化为“容易事”,争取早日让老百姓领到自家房屋和宅基地的“身份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