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引号000014348/2021-02983
-
发布机构蒙自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
文号
-
发布日期2021-09-18
-
时效性有效
对蒙自市第三届人大第五次会议 第148号建议的答复
第148号建议的答复
杨炳灿、李保和等七名代表:
你们在蒙自市第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提出的第148号《关于建设新安所石榴田园综合体的建议》,市政府已转交我单位办理,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蒙自石榴历史悠久,有近800年的种植历史,“一大五高”特点显著规模大是全国第二大、全省第一大石榴产区,主要品种为甜绿籽、甜光颜、甜沙籽。种植面积13万亩,产量30万吨,产值11.91亿元,全市种植石榴农户2.2万户10万余人,带动贫困户4300余户,户均增收2.5万元。
出汁率高:蒙自石榴粒大核软,肉厚汁多、渣少味甜,可食率高,经检验百粒重比山东、陕西石榴主产区多18—20克。产量高:定植第3年亩产可达1吨,5年进入盛产期平均亩产达2.6吨,高产果园产量达6吨,平均单果重280克,最高单果重1200克,单株产量可达100公斤。效益高:比山东、陕西等其他石榴产区提前成熟近2个月,采果期长、供应期长,每公斤售价5-8元,平均亩产值8500元,最高亩产值达1.8万元,是蒙自农村家庭的主要经济收入来源之一。微量元素高:充分成熟时,维生素含量高达11.87—12.90毫克/100克,比玉石籽、玛瑙籽石榴维生素含量高出一倍以上。知名度高:蒙自是全国唯一的“中国石榴城”,13万亩连片的石榴园与城市融合发展,形成了全球独有的“果园在城中,城在果园中”独特景观。蒙自石榴通过电商畅销国内全国各地,远销俄罗斯、迪拜、香港、新加坡、泰国等国家和地区,年出口量8万吨,创汇2亿多元。
各位代表,“田园综合体”是于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中首次提出的概念,是集循环农业、创意农业、农事体验于一体,有助于实现一二三产深度融合,实现现有的产业及农庄、农场、农业园区、农业特色小镇等的升级换代,从而实现中国乡村现代化、新型城镇化、社会经济全面发展的一种可持续发展模式。
2018年中共云南省委、云南省人民政府印发了《云南省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提出,到2022年,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乡村振兴取得重大突破,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初步健全;打造世界一流“绿色食品牌”取得重大突破,形成6个千亿元级大产业、2个600亿元级产业;脱贫攻坚成果得到进一步巩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基本达到全国平均水平; 农村基础设施条件持续改善,人居环境显著改善,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初步建立,乡村文化繁荣发展,现代乡村治理体系初步构建。
“十四五”期间蒙自市农业农村整体规划
按照“1125”工作思路,构建“林果乡村、生态家园”建设一批产业强镇和“一村一品”专业村,打造 10 个乡村振兴示范村、10 个乡村振兴示范基地、10户乡村振兴示范企业,创建一批美丽乡村示范村。扎实推进“八镇四基地”建设,确保每个基地引进龙头企业3个以上。
统筹推进乡村振兴建设工作,培育10户乡村振兴示范企业,在巩固提升佳沃、海升蓝莓石榴示范基地的基础上,目前确定新建西北勒苹果示范基地、鸣鹫苹果矮化密植示范基地、草坝数字蓝莓产业扶贫基地、芷村白石岩枇杷示范基地、中国石榴城石榴示范基地、水田千亩林果示范基地等10个林果示范基地,各乡镇推荐14个示范基地、13个示范村,总共27户,正在向上级汇报,处于筛选阶段。督促2020年涉及15个美丽乡村示范点的各乡镇(街道)编制上报“美丽乡村各个示范点建设实施方案”。
石榴公园项目建设情况
蒙自石榴公园提质增效项目建设内容包括一馆、三园、一街、一场、一道、一宿、两站、三中心。项目运作模式为TBOT模式(即:移交、建设、经营、移交),项目总占地面积570 亩,总投资3亿元,计划新增投资2亿元,
一馆:中国石榴文化博物馆。硬装修工程已完成。开展布展资料收集、制作等工作。上海富地广告有限公司为制作“中国文化博物馆”牌匾测量尺寸。
三园:一是中国石榴品种科普园。引进石榴品种307个,品种科普园内T型格架已安装完毕,Y型架钢线还在纠正,苗木的嫁接膜已完全解除。与锡都影视协商品种标志牌的制作与安装。二是多福采摘园。多福采摘园规划设计方案已调整完,待报批。多福采摘园内续继拉碎石料铺石榴图形轮廓人行步行道基础,儿童戏沙八卦沙池进行硬化基础,移除园内死树重植,砌变压围墙。三是多籽采摘园。前规划图已完成,地上附作物已清理完毕,正在进行迁坟和平整土地工作。市农业农村局对设计规划中的石榴品种和种植模式提出相关建设性建议。同时,绿之源公司请云南农业大学李文祥老师参与设计规划的审核工作,并到实地进行考察,李老师对建设工作也提出了相关指导意见。
一街:红河旅游美食步行街。目前用地和建设设计方案已报市自然资源局待审批。土地平整已完成,停车场已完工;停车场公厕主体已完工,正在进行室内装修;石榴公园1号、2号新牌坊大门已完成主体建设,正在对安装的斗拱涂漆,其上的木质装饰部分也全部完工,多籽路上两个公交站站台已建设完工;多籽路两侧辅道已建设完毕;原“万福广场”两侧已装好两个50方灌溉用不锈钢水塔;1号停车场和盆景园的多籽路一侧已支砌好档墙。
一场:中国石榴福文化广场。广场原有树木已挖除,按规划做出直径为16.16米的圆形场地,石榴福文化广场地面铺设工作已经完成。
一道:石榴公园步行观光道。目前道路正在施工中,已完成道路两侧挡墙支砌及路基压实工作。
一宿:蒙自榴宿·鎏园民宿。已完成项目用地报批,待市自然资源局审批后开展下一步工作,目前土地平整已完成。
两站:一是朱有勇院士工作站;二是曹尚银教授工作站。市人民政府与中科院郑州果树研究所已签订框架协议,市农业农村局与曹尚银教授签定协议,目前“中国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石榴专家工作站”“曹尚银石榴专家工作站”已在石榴公园挂牌。对专家工作站办公室进行规划装饰。按照方案和计划开展好下一步工作。
三中心:一是中国石榴博览宴会中心。目前用地及设计方案已报市自然资源局待审批。二是云南石榴盆景交易中心。目前已完成3条排水排污管道的铺设,已移植盆景400余株。盆景园区裸露地面已完成大面熟土客土培园,并用小型挖掘机进行松土工作,并混播入黑麦草和狗牙根两种速生草种,同时在种草区域安装上简易喷灌管袋用于草坪灌水,目前草已发芽;上游水体景观内沿支砌工作和中间钢筋混凝土灌注工作已完成,园区内继续在局部进行土层铺垫,并拉来数车大块山石准备进行景观建设,目前山石景观支砌已完成;盆景园多籽路侧金属围栏安装完成。三是蒙自石榴公园接待中心,项目正在按计划进行实施。
蒙自石榴基地项目建设情况
一、创建目标
优质石榴基地:建设3万亩石榴核心示范基地;2万亩的石榴新植基地;10万亩石榴提质增效示范基地,15万亩优质石榴基地建设。
二、项目建设规划及具体内容
项目建设期限为三年,即2021年-2023年
(一)优质石榴基地
1.建设地点:新安所镇、草坝镇、文澜街道、文萃街道、观澜街道、雨过铺街道
2.具体内容:紧紧围绕蒙自建设“一城、两园、三中心”为重点,“一城”: “中国石榴城”,围绕蒙自市环城主干道、犁江河(23公里)和沙拉河(11公里),打造“一环两河”生态石榴产业带,建设约30公里的石榴产业带,建设约42公里的石榴主河流;“两园”:中国石榴公园、中国石榴古树园;“三中心”:中国石榴博览宴会中心、云南石榴盆景交易中心、蒙自石榴公园接待中心。统一规划、分步建设,利用3年时间,建成15万亩的优质石榴基地。优质石榴示范基地建设主要建设内容为:
(1)新植2万亩的石榴基地建设
主要在芷村镇、冷泉镇适宜种植石榴的地方重点建设新植石榴基地,在新安所镇、草坝镇和文澜、文萃、观澜、雨过铺四个街道办事处进行新植石榴基地建设,形成与原有的石榴园连片,起到连接的作用。
(2)建设3万亩的优质石榴示范基地建设核心示范基地
在永宁、就能、大郭西、小红寨、龙潭,高标准建设5个优质高效现代石榴综合示范基地,搭建蒙自石榴智慧农业示范及产品全程可追溯系统,形成3万亩优质石榴核心示范基地。
(3)10万亩石榴示范基地提质增效
一是在新安所镇、草坝镇和文澜、文萃、观澜、雨过铺四个街道办事处石榴种植区域实施10万亩石榴园灌溉和交通基础设施改造,包括新建灌排渠道23条长63.411公里,铺设灌溉管道15条长23.06公里,完善田间道路106条长221.72公里等,打造10万亩旱涝保收、高产稳产的高标准石榴园;二是培训推广“两减一增三基本”、水肥一体化等绿色防控技术,建设蒙自石榴绿色产品生产体系,开展10万亩石榴基地绿色认证,全面提升蒙自石榴产品质量和产业效益。
三、保障措施
(一)领导重视
1.制定、出台产业发展政策
蒙自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石榴产业的发展,在石榴产业的发展过程中,先后出台了一系列的优惠政策,如蒙发[2004]15号《中共蒙自县委 蒙自县人民政府关于加快特色农业产业培植的意见》,蒙政发[2009]52号《蒙自县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商标品牌战略发展规划的通知》,蒙发[2011]《中共蒙自市委 蒙自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培育壮大农业龙头企业的实施意见》、蒙政发[2010]149号《蒙自市人民政府关于实施标准化发展战略的意见》,金融扶持模式创新,全力推进农村金融改革创新“双驱动”,持续推进 5+5+2 金融改革,给予政策上和资金上的扶持。
2.招商引资
为促进林果产业从传统生产模式向现代生产模式转变,实现蒙自林果产业提质增效,蒙自市委、市人民政府结合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提出了建设“林果乡村,生态家园”的目标,引进海升集团和佳沃集团落地蒙自,着力推动蒙自石榴产业从传统向现代、从种植向加工、从初级向高端,从食用价值向多元价值转换,让800年的石榴重新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
3.争取发展项目
从早期的争取的引进世界银行贷款、蒙自列为云南省“九五”水果(石榴)基地县,蒙自被列为全国第四批农业(石榴)标准化示范区和蒙自市“一县一业”示范创建项目,打造世界一流“绿色食品牌”,紧紧围绕“一城、两园、三中心”发展思路,积极银资金项目,加快推进蒙自市石榴产业升级融合发展。
(二)实施品牌战略,持续品牌推广
当今水果业的竞争实际上是品牌的竞争,品牌果业可以影响人们的生活观念,从而为果业带来丰厚的经济效益,为促进我市石榴产业的持续发展,申报注册了蒙自石榴原产地标记和蒙自石榴证明商标,蒙自石榴获云南省著名商标,获2015年“中国果品区域公用品牌50强”称号,2018年“蒙自石榴”认定为中国果品区域公用品牌,价值18.86亿元,蒙自石榴获评“2020果品区域公用品牌”,品牌价值20.55亿元,促使农产品质量的提升与产品出口。
(三)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加大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政策扶持力度。加大特色水果规模型农产品生产示范基地的投入;加快农业“走出去”步伐,加强对“走出去”企业、合作社的政策扶持和技术指导,不断提高农业“走出去”水平。对“四基地”规划中的重点项目,在安排用地指标、规划立项上要优先考虑并给予倾斜;对各类企业进入主要农产品生产基地、休闲观光农业、农业生态建设、农产品加工、流通等领域,在土地、税收、信贷等方面给予优惠政策,审批环节上简化程序。
(四)增加农业投入,加大融资力度
强化土地保障,实现土地、资金、技术、劳动力等农业生产素的优化组合。加大财政支持力度。继续完善“5+5+2”和金融联络员的金融改革蒙自模式,整合“一部手机云企贷”“银企桥”“金融动力小站”等融资服务平台以及土地流转补助、奖励、退耕还林补贴、企业水电价格等优惠政策,为示范园区建设提供全要素保障。
大力引导社会投资,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适当运用经济、政策的手段,积极吸收社会资本,加大招商引资和金融机构融资力度,吸引国内企业资本投资枇杷业生产、加工等领域,实现果品基地和企业共赢发展,推动蒙自市石榴产业融合发展。积极整合中央省州市支农项目,加大整合发改、扶贫、农业、水利、生态环境、文旅等部门项目的投入。
(五)强化科技服务体系建设
加强与省内外大中专院校及科研机构的合作,依托“蒙自农业产业专家基层服务工作站”,中国园艺学会等,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积极开展与省内外的交流,强化我市科技服务体系的建设,开展品种的优化改良,提高管理技术,加强病虫害防治。组建一个专家工作站,引进农业、工业、旅游业等各领域的专家,通过平台,加强校地合作、人才交流和技术引进,探索建立绿色现代农业,健全产业链,加快石榴产业升级转型,切实提高蒙自石榴产业发展的质量。
四、效益分析
(一)经济效益
通过项目的实施,一是增加面积,增加总产值,二是提高优质果率,提高销售价格,从而提高经济效益。通过标准化技术、提质增效的推广应用,提高优质果比例,每年优质果提高5%。与常规生产模式相比,减少化学农药防治次数2—3次,减少化学农药用量30%,农药利用率提高20%。虫口为害率控制在5%以下,降低生产成本。其中万亩蓝莓园,年可贡献产值10亿元,实现收入3亿元,可贡献利税1.5亿元。
(二)社会效益
项目是以佳沃、海升等龙头企业为主、群众参与共同构建的、以产业发展为主的新型市场化产业推广发展平台,将加速蒙自水果产业的规模扩张和产业聚集,降低政府推动产业发展的风险和成本,不仅对于新型产业培育具有示范意义,也会对蒙自水果产业的发展产生深远的社会意义。本项目的建设是实施贫困地区“一村一品”“一县一业”产业推进的行动,项目的兴建和运营对当地社会产生积极的影响,这种影响不仅表现在项目建设的本身,更重要的是它可以产生长期性的积极效益。通过项目的建设,将拉长农产品生产的产业链,提高农产品的产出效益,项目区土地产出率也将大大提高。同时,促进项目区农业结构调整,增加社会有效供给,进一步增强适应市场的能力。通过发展特色产业,促进贫困地区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增加就业机会,实现农村劳动力的非农就业转移和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及优化,辐射和带动周边农业生产水平的提高,从而增加群众经济收入。
(三)生态效益
通过项目建设,提高水果的市场价值,进一步提高土地利用率,水土流失面积进一步减少,蓄水能力进一步加强,使生态环境进入良性循环,形成人与自然高度和谐的良好局面。同时也利于保护生态环境,维护生态平衡,利于绿色品牌的创建。
蒙自市将紧紧抓住“一县一业”示范创建这一历史性机遇,充分发挥“大产业+新主体+新平台”这一最关键的举措和途径,积极加快产业规模发展,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推动蒙自石榴这一传统产业升级再造。
各位代表,在当今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下,优良的农业产品、农业景观地区,需要依托特色农产品、乡村文化等本土特色,以创新创意为核心、以乡村休闲度假为内核、以体验田园生活方式为特色,集乡村休闲、田园娱乐、养心度假等为一体。将农业生产与乡村旅游、文化创意、康体养生、科普教育深度融合,实现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农业文化旅游整体推进,拉动各行各业协调发展,培育现代农业发展新动能。我们相信,蒙自石榴产业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在全市60万蒙自人民的共同努力下,蒙自石榴产业将会向利民、利社会、利生态的方向发展。
当前,全市上下正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全面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紧紧围绕“滇南中心•国家门户”目标,突出“服务中心、示范引领、率先跨越”主线,推动转观念、转方式、转作风,坚决打赢对外开放、产业培育升级、新型城镇化、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生态文明建设、脱贫攻坚“六大战役”,实现与全国全省全州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感谢各位代表对蒙自市石榴产业及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工作的关心和支持,希望各位代表在今后工作中多提宝贵意见。
蒙自市农业农村局
2021年7月6日
(联系人及电话:王春祥、137086314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