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引号000014348/2020-02834
-
发布机构蒙自市文化和旅游局
-
文号
-
发布日期2020-07-16
-
时效性有效
关于对政协蒙自市三届四次会议笫114号提案的答复
靳晓滇、周静、谢庆华、赵明、王萍、高娅萍,陶丽萍委员:
你们在政协蒙自市第三届四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重新命名天龙湖湿地公园的建议》第114号提案,市政府已转交我们研究办理,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接到靳晓滇等七位委员《关于重新命名天龙湖湿地公园的建议》提案后,我局高度重视,组织相关人员开展关于此提案建议内容的调研工作。首先组织办理人员对该提案进行学习研讨,认为靳晓滇等委员的提案主要意见集中在几点:一是“天龙湖”(现名)湿地公园是政府花巨资打造的公园,应该产生相应巨大的经济效益,其取名很重要,应该取一个好名字;二是独有的名字能够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现名“天龙湖”与其他地方湖泊重名较多,不具惟一性。应充分发挥名字惟一性及取名活动的宣传效应,推动天龙湖、碧色寨及蒙自的建设开发,从而带来巨大经济效益。
为此,4月29日,我局专门组织文化馆、草坝镇、碧色寨项目部等相关人员前往“天龙湖”一带进行调研,调查了“天龙湖”一带的历史文化及“天龙湖”名字的由来。“天龙湖”面积约2000余亩,位
于蒙自坝子西北角,因地势低凹成泽,该区域内有一落水洞,十里铺、北平村发洪水流到此处泄走,历来是蒙自坝子洪涝季节的重要漏洪口。“天龙湖”原与长桥海相连,水面延至马街哨脚,滇越铁路通车后建成水运码头,上世纪20、30年代,有舢船往返于马街哨与大屯海之间运输滇越铁路进出口物资,每天有成百上千艘舢船经过,曾是货运繁忙通道。2016年政府修泽为湖,“天龙湖”修建后,因湖边有一座山叫蜈蚣山,蜈蚣又名天龙,故取名“天龙湖”。6月6日上午,市文化和旅游局召开了提案办理人与提案者靳晓滇、王萍、高娅萍等委员见面会。提案办理人员向参加面商的委员汇报了“天龙湖”实地调查情况。双方围绕“天龙湖湿地公园”的历史文化背景和蒙自的开发建设诸方面及现名“天龙湖”名字的优劣进行了广泛讨论,充分交换了意见,委员也给取名提出了许多好建议。现对提案答复如下:
第一、充分采纳委员建议,继续组织开展“天龙湖湿地公园”一带地理及历史文化调查,深入挖掘人文内涵。同时把“天龙湖”取名与碧色寨的开发建设结合起来考虑。
第二、结合委员的建议,不惟取名而取名,把取名活动与宣传蒙自活动相结合,推广蒙自的文化与旅游产业发展,以达到事半功倍效果。
集思广益,协调或配合有关地名命名部门(市民政局),组织有关专家进行取名。对现名“天龙湖”另取既有一定地域文化
特色又具惟一性(仅限百度搜索无重名)的参考名如下:1、花灯湖。该湖临近彝族花灯之乡永宁村,永宁人能歌善舞、尤好花灯,村里青年男女常相约到“天龙湖”一带谈情说爱,崴花灯、跳土风舞,故取名“花灯湖”。取该名可在景区营造花灯等民族民间传统艺术特色,打造地方文化特色景区。
2、碧色湖(或“米轨湖”“寸轨湖”)。因靠近碧色寨而取名,碧色寨为山,碧色湖为水,山水相傍,碧色寨景区增添灵气。碧色湖内重点打造大锡船运( 包括滇越铁路和个碧石铁路内容)为核心的历史文化,作为碧色寨景区的拓展。
3、芳华湖。因电影《芳华》在碧色寨取景拍摄而取名,借《芳华》网红效应可快速提升湖泊的知名度。景区则以《芳华》元素为核心营造。
作为文化部门,我们集思文化人的建议,提供一些名称,也会积极配合地名命名部门( 市民政局)共同商议,按程序报请市委市政府研究决定。
感谢你们对我市地名命名工作的关心和支持,请在今后对我们的工作多提宝贵意见和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