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引号000014348/2020-02833
-
发布机构蒙自市文化和旅游局
-
文号
-
发布日期2020-07-16
-
时效性有效
关于对政协蒙自市三届四次会议笫74号提案的答复
陶丽萍、王萍、沈周静等16位代表:
你们在政协蒙自市第三届第四次会议上的第74号(社会类8号)提案《关于落实相关政策推动我市非国有博物馆发展的建议》已收悉,经蒙自市政府研究,已转交我局办理,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充分认识非国有博物馆的公益性质
非国有博物馆是为了教育、研究、欣赏的目的,由社会力量利用非国有文物、标本、资料等资产依法设立并取得法人资格,向公众开放的非营利性社会服务机构。非国有博物馆是社会经济持续稳定发展背景下民众文化需求增长的必然结果,是博物馆事业和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文化产业领域的动力之一。
2017年7月17日,国家文物局下发了《关于进一步推动非国有博物馆发展的意见》(文物博发〔2017〕16号),《意见》指出“非国有博物馆是我国博物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非国有博物馆,
有利于优化我国博物馆体系、填补门类空白;有利于丰富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方式,构建和完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有利于激发社会活力,保护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请各省文物主管部门根据本意见要求,结合本省实际情况制定出台具体措施,抓好贯彻落实工作”。我市将非国有博物馆纳入蒙自市社会发展规划,积极向省、州级相关部门汇报。待省、州出台相关具体扶持非国有博物馆建设的政策和文件后,我市会积极争取努力,尽力支持好非国有博物馆的发展。此外,积极争取工商联、各企业的支持,关心关注非国有博物馆的发展。二、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目前,我州还未出台相关的非国有博物馆的具体政策措施,加之我市财政困难,待有条件时,全力争取给予各方面的支持.2020年6月2日面商后,我局会将非国有博物馆相关经费纳入年底财政预算,积极向上级争取资金和项目,支持非国有博物馆的发展。同时,关于加大对非国有博物馆的经费补助问题,近年来市文旅局每年至少2万元都从文化活动的经费里给予清韵紫陶博物馆补助。此项工作已专题向分管市级领导汇报,争取每年至少5万元的奖励,给予我市非国有博物馆补助,鼓励更多的博物馆群发展,使之能成为蒙自的一张文化名片。
其次,我局作为业务主管部门,正积极协调场地,加快非国有博物馆的发展。蒙自作为滇南中心城市,博物馆发展是文化繁荣的一个象征。为了拓展文化的覆盖面、影响力,我局正与市尼苏小镇相关
部门对接,沟通非国有博物馆入驻条件、程序,加快业态布局,让非国有博物馆“活起来”,加大开放力度。因清韵紫陶博物馆不是纯公益的,带有营利性质,所以政府不可能划拨土地,只能商议后免费或优惠提供场所。6月16日,文旅局分管领导与清韵紫陶博物馆陶丽萍同志到尼苏小镇实地看点,此项工作正在进一步商谈中。同时,我们将清韵紫陶博物馆列入文旅局“两新”党组织的一个点,加强业务的指导、沟通、协调,促进非国有博物馆良性发展。三、加强运营保障
一是在非国有博物馆的文物展示利用方面给予技术支持。市文物局会竭尽所能,配合非国有博物馆做好文物征集工作,积极协调省、州专家帮助给予技术上的指导和帮助。
二是推进国有博物馆对口支援非国有博物馆工作。积极支持非国有博物馆与国有博物馆在合作办馆、藏品借展等方面进行交流合作,帮助邀请州博物馆的专业人员进行指导。
三是进一步推动我市非国有博物馆快速健康发展。积极向上级争取年度预算,对市级范围内非国有博物馆进行扶持。
四是激发非国有博物馆发展活力。积极协调非国有博物馆办馆场地,合理进行业态布局,为城市带来新鲜血液。
五是共同举办系列文化活动、文创产品展示交流活动,为非国有博物馆提供一些外出宣传、展示的平台。比如去年10月米线小镇13天的商品展示活动,清韵紫陶博物馆也参与其中,并且政府免费提供了场地,为非国有博物馆的宣传、展示提供了平台。
六是文旅局主要领导将专题研究调研非国有博物馆发展工作,与委员们共同协商,促进我市非国有博物馆良性发展。
感谢你们对我市文博工作的关心和支持,请在今后对我们的工作多提宝贵意见和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