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引号000014348/2022-00081
-
发布机构蒙自市乡村振兴局
-
文号
-
发布日期2022-01-19
-
时效性有效
蒙自:土地流转焕发乡村振兴新活力
为促进农业生产规模化经营、实现土地资源和劳动力合理配置促农增收致富,近年来,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蒙自市雨过铺街道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把服务农村土地流转作为党建工作的突破口,抓住农村土地流转的新机遇,积极探索“党建+土地流转”新模式,有效盘活土地资源,培育发展特色产业,促进农民增收,焕发乡村振兴新活力。
耕地连片“活”土地资源
雨过铺街道党工委多次召开会议进行研究,通过组织工作组进村入户召开党员会、群众会等形式,大张旗鼓宣传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让广大村民转变思想观念,充分认识到土地流转的好处——土地经营权有偿出租,土地性质不变,又能让村民增加收入。
截至目前,街道完成土地流转12233亩,集中连片引进9个上规模的企业入驻经营,还有家庭农场34个,打造出了高原特色农业亮点和产品品牌,盘活土地资源,企业发财,村民有经济效益。
“村里的党员、干部积极宣传政策,做好亲朋好友和邻里思想工作,率先签订土地流转合同,带动群众流转土地。”街道农业综合服务中心赵忠林介绍。田心村委会小寨村村民马宁说:“2021年,我把村民的20亩耕地租过来种番茄,每亩租金1500元,共支付给村民租金30000元,租地种番茄的收入预计不低于60万元。”
一村一品“兴”特色产业
工作中,雨过铺街道全面创建“一村一品”示范村,最终经州政府评定入围的有马房村委会、观音村委会、田心村委会、雨过铺居委会。
街道积极招商引资,引进红河佳裕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进入大台子居委会龙头寨村,流转土地481.2亩,建设蓝莓旅游观光示范园;田心村委会厂房村引进蒙自拾里同晨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流转土地257亩种植蓝莓;新光村委会新寨村引进红河上农农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流转土地594亩种植蓝莓……最终广泛打造“一村一品”示范村。
目前,街道正在帮助村民打造地标产品。通过土地流转,有效盘活土地,基本形成种植业的“一村一品”,吸引周边村民前来务工,不仅盘活了土地资源,还解决了农民就业问题,带动农村第三产业发展,促进了乡村振兴。
“今年我家流转5亩土地,租给蒙自乡村投资开发管理有限责任公司经营,每年每亩租金2300元。该企业每年付我11500元租金,还让我在公司打工,每月另付我3000元工资。”大台子村村民李成红激动地说:“土地流转,使我取得了双份收入,给我们带来了真正的实惠。”
增收致富 “焕”乡村活力
雨过铺街道坚持以发展高原特色现代农业、致富群众为目标,以“依法、自愿、有偿”为原则,以不改变土地农业用途、不损害农民利益、不破坏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为前提,强势推进土地流转和适度规模经营,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谈到土地流转,红河佳裕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管理人员周云中表示,该公司和蒙自市政府共同打造了近500亩高标准现代蓝莓种植示范基地,每年按期支付地租,一年一付。公司优先择用土地流转农户和贫困户参与新基地建设的基础性管理工作和蓝莓采摘、加工等,让当地农户变成了田间地头的管理工作者,不用远离家乡就能就近务工,取得稳定经济收入,“蓝莓大量成熟的产季,预计每户农户每年平均收入增收3至5万元,有效解决了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问题,也有力助推了乡村振兴焕发新活力。”
街道党工委书记李叶飞表示,加快土地流转、回收闲散土地,是提高农业效益、增加农民收入和集体收入的重要途径,街道通过探索运用“党支部+合作社+基地+种植户”新型土地流转经营模式解决村集体发展难题,有效提高了土地连片经营效益,保证了农民增收和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全面推进乡村产业振兴,“我们正以深化‘担当实干 争先跨越——提升蒙自首位度’大讨论活动为载体,发动机关党员领导干部每周到村、社区现场办公,帮助基层理清乡村振兴思路,解决思想束缚,推动乡村综合治理,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