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 索引号
    000014348/2024-01025
  • 发布机构
    蒙自市科技局
  • 文号
  • 发布日期
    2024-03-30
  • 时效性
    有效

蒙自市科学技术局2023年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报告

  2023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引,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充分发挥科技优势,谋划和落实法治政府建设的各项任务,为蒙自市科技事业发展提供法制保障。现将市科技局2023年法治政府建设的开展情况报告如下。
  一、完成情况及取得成效
  (一)高度重视,强化法治组织领导。成立由局长任组长的法治政府建设领导小组,形成了较为完善的主要领导总负责、分管领导和各科室负责人分工负责的依法行政工作体系。年初党组理论学习会中专题研究本年度法治政府建设工作开展思路,领导小组定期研究部署工作,班子会议不定期讨论解决依法行政中的问题,做到法治政府建设工作与全局工作同安排、同布置,切实保证法治政府建设工作顺利推进。
  (二)强化学习,提高依法行政能力。坚持集中学法制度,落实《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21-2025年)》等有关文件精神,结合三会一课、科技大讲堂等形式定期开展领导班子、全体干部职工法治学习。全年开展全体干部职工学法12次,学习内容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技术合同法》等与科技工作和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切实提升干部职工的法律知识、法治思维和依法行政能力。
  (三)健全决策机制,确保权力规范运行。一是坚持重大决策集体讨论决定。严格落实“三重一大”制度,重大资金使用、重要人事任免等重大决策经领导班子会议讨论决定,讨论情况和决定如实记录、完整存档。二是落实法律顾问制度。制定《蒙自市科技局法律顾问工作制度》,明确法律顾问的主要职责、权利和义务等,积极发挥法律顾问作用,将其工作贯穿到机关重大行政决策等日常工作中,为科技创新发展提供专业法律意见建议、合法性审查等,确保政府决策的科学性和合法性。三是严格执行合同管理程序。强化合同档案管理,规范操作流程,严格规范合同形式,与云南技术市场合作,建立了蒙自市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平台运行良好,积极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依法签订科技项目等合同。
  (四)优化服务,推进政府职能转变。一是落实科技政策措施,助力企业发展。认真贯彻落实《云南省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29条措施》《红河州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10条措施》《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云南省院士专家工作站管理办法》《云南省科技型中小企业认定管理办法》《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办法》《云南省众创空间认定管理办法(试行)》《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执行指引》《云南省引导研发经费投入实施办法》等文件精神,理清工作重点及方向,谋划和组织推进高新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申报,对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按减15%的税收优惠;对国家级科技型中小企业根据开展研发活动实际发生的研发费用,给予加计扣除税收优惠。二是强化创新主体培育,产业发展水平有效提升。创新主体培育持续壮大。大力实施高新技术企业“三倍增”行动计划。2023年,全市共有高新技术企业21家、科技型中小企业44家、省级专家工作站3家;科研投入水平不断提高。引导企业加大科研经费投入,享受加计扣除税收优惠。2022年研发投入达4.95亿元,投入强度1.04%;平台资源集聚成效明显。围绕蒙自农业科技园区和产学研协同创新平台建设,不断加大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力度,着力构建完善的科技创新体系,取得了明显成效。10月,蒙自农业科技园区通过云南省农业科技园区评估验收,获优秀等次。目前,园区已建成核心区20万亩,辐射区100万亩;建立红河州首家科技成果转化服务平台,是全州首个专注于服务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数字化平台。平台大数据汇集技术需求158项,科技成果650项,专家180人,入驻企业75家;加大众创空间和科技孵化器培育建设,进一步培优做强科技企业孵化器和众创空间,发挥科技孵化平台在建设数字蒙自中的新引擎、新动能作用。
  (五)惠企政策落地落实,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出台《蒙自“十四五”科技创新规划》《蒙自市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9条措施(试行)》释放政策红利,打出系列政策“组合拳”;抓实“千企万商大走访”活动,结合工作实际开展“服务企业 助力发展”集中走访,深入90余家科技企业精准推送政策。全年走访企业200家次,开展政策宣传320余次,签订招商引资协议2个,资金达2.8亿元。
  (六)推动校地企深度融合,互利共赢协同发展。与红河学院合作开展枇杷枝干褐腐病防治研究项目,分离枇杷枝干褐腐病病原菌,并筛选出有效的生防木霉植株。为蒙自缤纷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红云作物研究所、蒙自润健农业科技有限公司3家企业牵线搭桥,分别与云南省农业大学、云南省农科院、红河州农科院、四川农业大学签订农业技术合作协议,承担新品种、新技术的试验示范,有效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应用。
  (七)深化产学研用合作,科技成果转化进展加快。一是科技成果转化成效逐步提升。云南红河浩志橡胶有限公司研发出的高强力输送带,代替了昆明中铁从德国进口的产品。杭萧钢构公司正在研发的高效数控生产系列设备和配套项目代替原有产能低下的传统生产设备,大幅降低员工的劳动强度。瀛洲水泥厂的余热发电,年节能量达1.28万吨标煤。云南信通药业有限公司建立通关藤的科研基地,保障药材质量,确保南京圣和药业通关藤(消癌平)制剂产品的生产需求。二是科技创新支撑发展不断增强。以“政府搭台、部门推动”的方式,引导企业主动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开展科技合作,拓展“智能+”,为制造业转型升级赋能。在采矿冶金、制造、建筑服务等各个行业的生产力水平逐年提高。蒙自矿冶公司在与昆明理工大建立合作关系的基础上,培养本地人才,提高了科技合作质量。蒙自瀛洲水泥有限责任公司长期与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总院合作,以工业固废利用为主攻方向,自主研发冶金废渣复合矿化剂工艺、工业固体废弃物混合材生产等技术,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三是科技成果助力乡村振兴逐步扩大。科技部门牵头组建科技专家及科技特派员,分赴13个乡镇(街道)开展农业种植技术、农村饮水工程、医疗健康卫生等实用技术培训,帮助农户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难题。2022年通过百名农科专家下基层活动以及与红河学院、红河州农校联合等多种方式,积极开展水果蔬菜无公害标准化生产技术、新品种新技术的推广应用,解决果蔬种植中所遇的各种技术问题,组织开展水果、蔬菜技术培训工作,先后共举办技术培训51期,共培训3650人次。其中水果技术培训30期,培训2600人次。主要培训内容是枇杷、石榴、苹果、桃、柑橘、李等的标准化栽培管理技术和病虫害防治等。2023年完成蔬菜培训21期共1050人次。培训内容有大棚蔬菜、露地蔬菜种植管理、蔬菜嫁接技术等。充分发挥58(蒙自)数字农业示范基地、红河鑫果佳源农业有限公司、蒙自天安果业有限公司、蒙自春晓高原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和云南思农蔬菜种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红河分公司的科技引领示范作用,在园区内开展水果和蔬菜新品种、新技术的引进和示范,引进蔬菜品种10余个,建立石榴、苹果、葡萄新品种示范基地,用科技助推产业转型升级,推进蒙自农业现代化的可持续发展。对11家企业或单位给予项目扶持资金共50万元。
  (八)积极开展科普宣传,增强科技创新氛围。2020年、2021年、2022年、2023年连续四年,组织举办“红河州科技活动周”和“红河州第四次科普讲解大赛”“蒙自市首届科普讲解大赛”。30家州市级单位、15家企业代表、全州16名科技特派员和参展的45家单位和企业就自己工作领域中的科技成果进行了展示,对科技知识进行了宣传,重点展示了抗疫知识,5G技术、科技强警、智慧城市、禁毒防艾等。向社会群体展示了蒙自市警员力量装备、抗疫物资和技术等。同时,严格依法依规受理信访案件、人大建议、政协提案,根据职责分工迅速落实到责任科室,认真组织研究,及时做好回复,自觉接受监督。2023年共办理人大政协提案议案1件。深入开展法治文化进群众活动。结合“科技活动周”“科技下乡”等活动,深入农村、企业一线宣传新宪法、信用体系建设等有关法律法规知识,为企业提供研发投入建账、项目申报等科技政策咨询和培训,加深群众对相关法治职权及科技便民服务工作的理解,提升法治文化在群众公共文化生活中的影响力。2023年共举办企业政策宣讲、全市科技政策专题培训班4次,开展科技下乡活动6次,实地走访服务企业140余家次,现场解决企业遇到的项目申报、政策咨询、校企对接等问题120个。
  二、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制定和完善科技依法行政工作制度,结合科技工作实际情况,明确责任分工,并制定具体的依法行政工作计划。围绕市科技局重点工作,深入开展多层次多形式法治创建活动,进一步推进依法行政工作,努力提高依法行政工作水平,创造良好的科技法治环境,促进我市科技事业高质量发展。
  (二)强化学习,提高水平。健全领导干部学习培训、集中学法等制度,着力提高领导干部应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推动科技创新发展的能力和水平。加强全体干部职工学法用法及对法治科技建设工作的重要性认识和责任感,将法治观念与日常工作相结合,不断提升机关整体依法行政的水平,为群众和企业提供更优服务。
  (三)强化宣传,培育典型。不断创新工作载体,利用好新媒体渠道开展形式多样的法治宣传活动,面向社会、企业以及重点普法对象做好《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等科技政策和法律法规的宣传,提高企业和群众的法治观念和法律素养,营造良好的普法氛围。
  

 

  蒙自市科学技术局
  2024年3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