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市应急管理局立足实际,牢固树立风险防范意识,全力构建“大安全”、“大应急”体系建设,严防安全事故发生,确保全市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向好。
立足问题,着力构建“大安全”监管体系。一是统筹协调促落实。制定各类专项整治方案12份,组织现场协调会议5次,专项督查检查4次、联合执法14起,召开联席会商会议8次,调查事故10起,“白单”交办4次,提醒工作通知3次。以“六月安全月”为契机,组织开展“安全生产大讲堂”1次,开展安全生产志愿者服务团“五进”宣传372场次,警示教育48场,开设安全科普专栏63个,播放科普短视频、安全提示等346条次,发放各类宣传材料17万余份。二是坚持专项整治促提升。全市开展的各类专项整治行动20余次,各行业监管部门累计检查危险化学品85家,查出隐患145条,整改145条;检查非煤矿山30家,排查出一般隐患45条,整改45条,行政处罚3起,实施处罚30余万元,收缴罚款2.6万元;检查消防项目1013家, 排查一般事故隐患155条,整改155条,打击违法行为8起,行政处罚8起,处罚款5万元;交通运输检查93次,查出隐患91条,整改83条,正在整改8条;重点项目工程检查32次,查出隐患20条,整改20条;检查粉尘涉爆、冶金、特种设备、景区景点等共867次,查出隐患233条,整改225条,限期整改8条,打击非法行为5起,行政处罚4起,处罚款16万元。
立足实战,着力完善“大应急”体系建设。一是针对年初、春节、汛期等重点时段,严格执行领导干部到岗带班和关键岗位24小时值班及信息报告制度。二是建立完善自然灾害应急管理的机制建设。累计收集汇总、发布预警信息106条,下发防控通知34份;三是加强演练,各乡镇(街道)、部门、企业共举办专项应急演练50余场次,2.8余万人参演,共储备600余万元的应急物资。四是组织乡镇(街道)、村(社区)两级干部开展自然灾害防范、火灾防范以及冬季取暖防范等相关知识培训2期,参训140余人次。五是推进全市预案修编工作。市级总体预案已进入专家审核阶段,并在原有24个专项预案的基础上,结合新形势所面临的风险完善至32个专项预案,目前正按程序有序推进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