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河州生态环境局蒙自分局建设项目环评信息公开表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程序及信息公开要求,经审议,我局你对以下项目作出审批意见:
联系电话:0873-3807083
通讯地址:红河州生态环境局蒙自分局
邮 编:661199
项目名称
| 蒙自兴隆新型墙体材料厂技术改造项目
| 建设地点
| 云南省红河州蒙自市草坝镇大落就村
| 建设单位
| 蒙自兴隆新型墙体材料厂
|
环评文件类型
| 报告表
| 环境影响评价机构
| 湖南青橙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项目概况
|
项目名称:蒙自兴隆新型墙体材料厂技术改造项目
建设性质:技术改造
建设单位:蒙自兴隆新型墙体材料厂
建设地点:云南省红河州蒙自市草坝镇大落就村
建设内容:项目总占地面积5333m2,建筑面积3790m2,主要建设内容为新建原料棚1500平方米,新增1台破碎机、1台筛分机。
生产规模:年产免烧砖3100万块。
|
主要环境影响及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
|
内容
要素
| 排放口(编号、
名称)/污染源
| 污染物项目
| 环境保护措施
| 执行标准
| 大气环境
| 有组织粉尘
| 颗粒物
| 3个集气效率为70%的集气罩+1台风量为15000m3/h的风机+1个除尘效率99%布袋除尘器+1根内径0.3m,高15m排气筒。
| 《砖瓦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29620-2013)标准
| 无组织粉尘
| 颗粒物
| 原料堆棚、废料堆棚设置为半封闭式堆棚,原料堆棚、废料堆棚共安装3台雾炮机进行洒水降尘;放料仓设置为半封闭式,进料口一侧安装洒水喷头进行洒水降尘;搅拌过程中加水搅拌,搅拌机上方设置布袋除尘装置;仓顶设置布袋除尘装置;原料加工棚设置为封闭式车间,棚内安装1台雾炮机进行洒水降尘。
| 食堂
| 油烟
| 经抽油烟机(净化效率为40%,风量为2000m3/h)处理后引至楼顶1.5m排放
| 《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GB18483-2001)
| 垃圾桶、化粪池等
| 异味
| 项目垃圾及时清运、定期打扫、大气自然扩散等。
| 《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93)中二级标准要求
| 地表水
环境
| 职工生活
| COD、BOD5、氨氮、SS、总磷
| 食堂污水经油水分离器(0.5m3)预处理后经pvc管和办公区生活污水一起排入化粪池(4.5m3),收集沉淀后,由周边农户定期清掏用作农肥。
| 综合利用,不外排
| 初期雨水
| /
| 1个58.8m3的初期雨水收集池,进行一般防渗,渗透系数为≤10-7cm/s。
| 回用于搅拌工序,不外排。
| 声环境
| 生产设备噪声
| 噪声
| 主要产噪设备安装减震垫、厂房隔声。
| 《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中2类要求
| 电磁辐射
| /
| /
| /
| /
| 固体废物
| ①生活垃圾经厂区设置的垃圾桶(5个)收集后自行清运至大落就村垃圾集中收集点。
②厨房泔水、隔油池废油脂经设置的泔水桶2个(一备一用)收集后委托住建部门清运处置。
③化粪池污泥由周边农户定期清掏用作农肥。
④残次品、除尘灰、沉淀池底泥收集后回用于生产。
⑤项目废料分拣将其中钢筋分拣出收集后外售废品回收站。
⑥废机油、废油桶经收集后暂存于危废暂存间(1间,10m2),最终委托有资质的单位清运处置。
| 土壤及地下水污染防治措施
| ①危废暂存间已进行防渗设计并设置围堰,防渗层为2mm厚高密度聚乙烯,门口设置警示牌等。
②严格按照危险废物的管理要求,对废机油进行收集、贮存,并委托有资质的单位进行处置。
③化粪池、沉淀池、初期雨水收集池等池子已按照一般防渗的要求进行防渗(防渗系数≤1.0×10-7cm/s)。
| 生态保护措施
| 加强绿化管理,严格控制用地范围。
| 环境风险
防范措施
| ①废机油应储存于危险废物暂存间,危废暂存间应符合《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01)及其2013年修改单要求。
②项目区按照消防管理要求配备相应品种的消防器材。
③强化禁火区域安全管理,严禁烟火,将生产、储存装置区域列为禁火区,区内加强火源管理,严禁吸烟。
④应制定制定风险事故应急预案,并定期组织员工进行演练和培训,确保风险事故状态下能够做出正确处理。
⑤危险废物应由具有《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并可以处置该类废物的单位进行处理处置,并严格执行危险废物转移联单制度,在危险废物转移前三日内报告移出地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并同时将预期到达时间报告接受地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严禁将各类废物转移给没有相应处理资质及能力的单位。
| 其他环境
管理要求
| 建立环保档案,包括环评报告、环境保护竣工验收监测报告、污染源监测报告、环保设备运行记录以及其它环境统计资料,掌握企业排污情况的污染现状,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汇总、编报环保年度计划及规划并监督、检查执行情况,定期向当地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汇报。
控制和预防污染,加强生产设备的管理与维护,严防事故工况的发生,确保环保设施正常运行,并指定专人负责对环保设备的管理、检修。
认真对待和组织突发性污染事故的善后处理,追查事故原因,杜绝事故遗留隐患,并参照企业管理规章,提出对事故责任人的处理意见。
|
|
公众参与情况
|
无
|
建设单位或地方政府所作出的相关环境保护措施承诺文件
|
无
|
拟审批意见
| 同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