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我市护航优化自然资源领域营商环境“走新”更“走心”

来源:蒙自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发布日期:2022-02-28 浏览次数:

市自然资源局以党建引领业务提升,树牢“办事小窗口、服务大作为”的服务理念,聚焦痛点、堵点问题,在便民、高效、减负上下功夫,把“坐堂”变“跑堂”,加快“裂变发展”,全力打造审批流程少、办事效率快、服务水平优“服务助党建,党建促服务”的自然资源不动产登记服务新格局。2021年以来,办理不动产登记证书35445本,全年平均办理时长0.81工作日,登记数量居全州第一,登记耗时居全州第三。

强化党管综合窗,筑牢服务主阵地。整合一个窗口,夯实基础。实施“一件事一次办”无忧服务,推行一窗式办理,将房产交易、税务征缴、不动产登记等8个窗口整合为不动产登记综合服务窗口,发挥“党员先锋模范岗”“青年文明岗”传帮带作用,实施岗位AB角工作制,充分调动党员政务服务工作积极性,做到“让信息多跑路,让企业和群众少跑腿”。严格落实人员管理、标准化服务、考评激励三项机制,推动工作人员规范履职,积极参与比放权、比效率、比质量,提高服务满意度“三比一提高”活动,不动产登记综合服务窗口被评为“红旗窗口”。不动产登记中心3人分别被评为“微笑之星”,2人登上“文明礼仪红榜”。

采取党建+服务提效,优化服务“一条龙”。聚焦精准,无缝对接需求。运用问题分类机制,提供“量体裁衣”服务。制定《蒙自市“交房即交证”改革实施方案(试行)》,全力打造“接件即办理、交地即动工、交房即交证”服务模式;以项目化推动全天候绿色通道、送证上门服务、“互联网+不动产登记”、快递到家、二手房交易“隔日可取”等特色保姆式服务,让服务有速度有“温度”,2021年共通过互联网+平台受理登记15件,办理“一件事一次办”不动产登记(商品房)3500件,“跨省通办”58件。聚焦高效,精简办事流程。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全省首家将抵押前置于银行,在16个金融机构设置了“不动产抵押登记银行服务点”,登记时限压缩到3个工作日之内,实现“不见面审批”。对在我市未设立网点的其他县市贷款机构,推出24小时办结制,一天之内完成抵押登记并颁发不动产权证明。全州首创不动产登记“立等可取”,将“立等可取”登记时限压缩到40分钟内,自实施“立等可取”以来,共登记发放不动产权证书19份、证明共882份。实施容缺受理、预告登记制度,二手房交易证件不全或双方不能同时到场实行“容缺受理”,允许三个工作日内补齐补正。全面实施预告登记,已完成文澜原著等19个楼盘18521套房屋预告登记权籍调查数据入库,317套房屋所有预告登记,22套抵押权预告登记。全市不动产转移、首次等一般登记办理时限压缩到5个工作日,绝大部分低于3个工作日,部分“立等可取”。

突出党建+作风转变,利企惠民“零距离”。下重拳、出铁腕,清理“历史旧账”。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需求导向和效率导向,着力破解“玻璃门、卷帘门、旋转门”等中梗阻问题,按照“一区一策”“一户一策”“一事一议”等方式精准把脉,积极协调房管、税务、住建、消防等部门,分门别类妥善化解天德中兴、金岸品城等5个小区2500余户不动产登记历史遗留登记难问题,集中解决了一批历史“欠账”问题。优服务、提速度,抓实两项活动。以“千企万商大走访”活动为契机,将优化营商环境作为“一把手”工程,成立工作专班,将省、州、市会议精神以工作动员会、推进会、问题交办会等多种形式迅速传达落实,实施局党组班子成员包保认领制度,对标对表市级转交27项问题,明确工作重点和完成时限,坚持“一线工作法”,积极主动为企业和群众办实事解难题。扎实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不动产登记中心延时错时服务30次,提供咨询服务300余人次;预约办证服务8次,加班服务2次;上门服务6次,解决疑难问题13件,先后有5家单位、企业送来感谢信和锦旗。(市自然资源局 骆海云、张朴)